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饿鬼六和四恩法源定性空解加护不净八还三宿恋业空慈光入灭大身静悟
《國語辭典》:饿鬼(餓鬼) 拼音:è guǐ
1.形容饿极了的人。如:「狼吞虎咽,简直像个饿鬼。」
2.骂人口馋或贪得无厌。《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
3.佛教宇宙观中,一类处在极度饥渴状态的众生。属三恶道之一。饿鬼由于过去所造的罪恶,视水如脓血,食物入口如炭火。所以恒处于饥渴中。《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如饿鬼女白目莲云:『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也称为「薜荔」。
《漢語大詞典》:六和
(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郑玄 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 孔颖达 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 郑 注系据
《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南朝 梁 沈约
《需雅》之二:“五味九变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黄庭坚 《仰山简和尚真赞》:“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漢語大詞典》:四恩
佛教语。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见
《心地观经》。又指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施主恩。见
《释氏要览》。前者泛指世人当报之恩,后者专指僧徒当报之恩。
《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更愿七祖先之,离苦生天,地狱罪苦,悉皆解脱,以此不尽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有。” 唐
义净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伤其不幸聊题一绝》:“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漢語大詞典》:法源
佛教语。法海真源,法性。 清
姚鼐 《重宿幽栖寺》诗:“南山东面最孤鶱,拄杖时攀问法源。”
《國語辭典》:定性 拼音:dìng xìng
1.固定心性、个性。如:「做事要有定性,不要见异思迁,才会有成就。」
2.稳定心神。《西游记》第二九回:「国王定性多时,便问:『猪长老、沙长老,是那一位善于降妖?』」
3.测定物质包含的成分和性质。
《漢語大詞典》:空解
佛教语。谓悟入空义,得到解脱。 宋
叶适 :“隐者 刘君 ,名 愈 ,字 进之 ,学佛得空解,自称无相。”
《國語辭典》:加护(加護) 拼音:jiā hù
保佑、保护。《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天龙数数垂加护,贤圣频频又赞扬。」南朝梁。
陆倕 〈〉诗:「便似隔天涯,玉躬子加护。」
《漢語大詞典》:不净
(1).不干净,肮脏。 汉
王充 《论衡·雷虚》:“夫人食不浄之物,以不知有其洿也。”
(2).指心有秽杂之念。
《晋书·谢重传》:“卿居心不浄,乃復强欲滓秽太清耶!”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你凡心不浄,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堕落。”
(3).佛教语。指贪欲之类不清净的行为。 唐
王梵志 《饮酒是痴报》诗:“情知有不浄,岂不岸头行?”
《漢語大詞典》:三宿恋(三宿戀)
佛教语。:“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 宋
苏轼 《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金
元好问 《望崧少》诗之一:“结习尚餘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恋,就公新治乞
《坛经》。”
《漢語大詞典》:业空(業空)
佛教语。谓身、口、意三业之性皆空。:“以为宅生者缘,业空则缘废。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 李善 注:“《维摩经》注曰:‘诸法之生,本乎三业,既无三业,谁作诸法。’”
《漢語大詞典》:慈光
佛教语。诸佛大慈之光明。
《赞阿弥陀佛偈》:“慈光遐被施安乐。”
《漢語大詞典》:入灭(入滅)
佛教语。谓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指僧尼死去。
《坛经·付嘱品》:“ 法海 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明
宋濂 《金华安化院记》:“﹝ 嵩头陀 ﹞创伽蓝於 莱山 ,已而西入 金华 ,建 龙盘寺 以及今院,后入灭於 龙丘 。”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佛学时代》:“后祖受鉢,前祖随即入灭。”
《漢語大詞典》:大身
佛教语。谓满虚空之大化身,对丈六之小身而言。
《观无量寿经》:“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唐
王维 :“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漢語大詞典》:静悟
佛教语。谓于静定中领悟。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静悟空有,同观贞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