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专行
心猿
观法
二边
六通
电影
七佛
空心
慧眼
三师
大戒
识心
香严
受具
苦苦
《漢語大詞典》:专行(專行)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杜预 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 翬 兵权在手,伐 郑 伐 宋 ,专行无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3).独特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 林氏 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漢語大詞典》:心猿
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唐 罗隐 《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 清 李渔 《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 心猿意马 ”。
《國語辭典》:心猿意马(心猿意馬)  拼音:xīn yuán yì mǎ
佛教以猿马性喜外驰来形容众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缘外境。《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后用来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也作「意马心猿」。
《漢語大詞典》:观法(觀法)
(1).观察法度。《荀子·成相》:“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梁启雄 释:“他观察法律问题能在法律范围以外注意,因此,他所见到的事物能远达,深入到常人看不到的境域。”
(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 唐 湛然 止观大意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二边(二邊)
佛教语。谓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和无、断和常等。固执于片面之见,均为妄想。见中论卷四。百喻经·摩尼水窦喻:“离断、常二边,处於中道,於此中过,可得解脱。”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一道出死生,有无离二边。”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 六通四辟 ”。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汰法师 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飞锡起金池,潦倒沙弥,六通五藴见□迷。”参阅《俱舍论·分别智品》
(3).谓通解六试题。宋史·仁宗纪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宋史·选举志一:“凡《三礼》《三传》《通礼》每十道义分经註六道,疏义四道,以六通为合格。”
《國語辭典》:六通四辟  拼音:liù tōng sì pì
顺应天时,任物性自然。《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后比喻四面八方无不通达。也作「六通四达」。
《國語辭典》:电影(電影)  拼音:diàn yǐng
1.电光。唐。杨师道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诗〉:「电影入飞阁,风威凌吹台。」
2.依照剧情,把人物的动作、言语摄制成影片,利用强光映射在银幕上,以供人观赏。
《國語辭典》:七佛  拼音:qī fó
佛教将释迦牟尼之前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合称为「七佛」。《长阿含经》卷一:「七佛精进力,放光灭闇冥。」也称为「过去七佛」。
《國語辭典》:空心  拼音:kōng xīn
篮球运动用语。投球命中,球直接穿越篮网,未碰到篮板或篮圈。如:「他篮球打得好,投篮时屡屡空心。」
《國語辭典》:空心  拼音:kòng xīn
没吃过东西的肚子。《金瓶梅》第四○回:「拣壬子日,人不知,鬼不觉,空心用黄酒吃了。」《红楼梦》第五一回:「吃些东西,受了冷气,也不好;空心走来,一肚子冷风压上些东西,也不好。」
《國語辭典》:慧眼  拼音:huì yǎn
1.佛教用语。指能照见一切现象皆空的眼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有慧眼否?如是也善!如来有慧眼。」
2.敏锐的眼力。如:「慧眼识英雄」。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大智度论卷三三:“菩萨摩訶萨欲得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藴终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五眼周视,四魔怖慑。”
《漢語大詞典》:三师(三師)
(1). 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
(2).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
(3).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杜预 注:“三国之军在 戴 ,故 郑伯 合围之。”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唐 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为不请之乎?可準三师而请。”参见“ 三师七僧 ”。
《漢語大詞典》:三师七僧(三師七僧)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时须三师七僧。”
《漢語大詞典》:大戒
(1).大法则。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成玄英 疏:“戒,法也。”
(2).重要的鉴戒。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 秦 以酷急亡, 王莽 亦以苛法自灭,臣以为大戒。”
(3).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 中国 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漢語大詞典》:识心(識心)
(1).知道心意。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出自幽谷,及尔同林。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2).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宋书·少帝纪:“德业冲粹,识心明允。”《坛经·惠能童子问答惠能作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明 李贽 《答周西岩书》:“或有或无,自是识心分别,妄为有无,非汝佛有有有无也明矣。”
《漢語大詞典》:香严(香嚴)
佛教语。香洁庄严。《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楞严经》卷五:“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宋 黄庭坚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之一:“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徧参。”
《漢語大詞典》:受具
佛教语。“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入 太行山 ,削髮受具。” 宋 沈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 永安 禪师名 崇智 , 吴 人 张氏 子,初受具,即出游诸方。”
《國語辭典》:苦苦  拼音:kǔ kǔ
1.不厌其烦,执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爹娘见儿苦苦要去,不免与他数两金银,以作盘费。」《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2.痛苦、忧苦。《董西厢》卷一:「莺莺泣谢曰:『今当改过自新,不必娘自苦苦。』」
3.佛教用语。指经验可以感受到的苦。《瑜伽师地论》卷四二:「若诸有情大兴盛者,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