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34,分103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无命
有宗
影事
根尘
法性
鹤林
慈航
投机
分身
安养
忏悔
觉路
无念
顿悟
妙喜
《漢語大詞典》:无命(無命)
(1).佛教语。谓无生无灭。 晋 道安 《了本生死经序》:“夫解空无命,则成四諦。”
(2).谓没有好的命运。 唐 杜甫 《狄明府》诗:“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唐 李商隐 《筹笔驿》诗:“ 管 乐 有才真不忝, 关张 无命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有宗
(1).有宗旨。老子:“言有宗,事有君。”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赋》:“坟素杳以难暨,九流纷其异封。领三百於无邪,贯五千於有宗。”
(2).佛教语。“空宗”的对称。如小乘的俱舍宗,大乘的法相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按大乘有宗,上承小乘之一切有部。则有宗之禪,上接有部之法,固极自然。”
《國語辭典》:影事  拼音:yǐng shì
佛教中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并非真实。
《漢語大詞典》:根尘(根塵)
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楞严经》卷五:“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根尘各清浄,心境两奇絶。”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深恨释氏根尘洗涤未浄。”
《國語辭典》:法性  拼音:fǎ xìng
佛教用语。指一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梵语dharmatā的意译。南朝齐。周颙〈答张融书难门律〉:「般若所观,照穷法性。」《西游记》第二回:「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也称为「真如」、「实相」。
《國語辭典》:鹤林(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庙道观。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韵〉:「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國語辭典》:慈航  拼音:cí háng
佛教用语。佛、菩萨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脱离轮回的苦海。南朝梁。萧统〈开善寺法会〉诗:「法轮明暗室,慧海渡慈航。」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
《國語辭典》:投机(投機)  拼音:tóu jī
1.利用机会,获取名利。《红楼梦》第九一回:「金桂见事有些不大投机,便怕白闹一场,反被宝蟾瞧不起。」
2.意见相合。《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操见昭言语投机,便问以朝廷大事。」《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國語辭典》:分身  拼音:fēn shēn
比喻同一时间内要分出心力处理多项事务。如:「分身乏术」。
《國語辭典》:安养(安養)  拼音:ān yǎng
1.佛教经典所叙的西方世界。《庐山宗宝鉴》卷一:「二菩萨似各一圆通,而同在安养,左右弥陀。」
2.安顿养护。如:「台湾人口日趋高龄化,老人安养渐成政府重要课题。」
《國語辭典》:忏悔(懺悔)  拼音:chàn huǐ
1.佛教用语。忏是梵语kṣama音译之略,意为容忍。忏悔是请他人容忍、宽恕自己的悔罪。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2.悔过。如:「他在神父面前忏悔从前所犯的错误。」
《漢語大詞典》:觉路(覺路)
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闢,理絶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跡晦名言之表。”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你只会啟他人觉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漢語大詞典》:无念(無念)
(1).犹言勿忘,不要忘记。《诗·大雅·文王》:“王之藎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毛 传:“无念,念也。” 马瑞辰 通释:“传以‘无’为语词,但据尔雅·释训:‘勿念,勿忘也。’……孝经释文引 郑 注:‘无念,无忘也。’”
(2).佛教语。谓无妄念。 唐 白居易 《对小潭寄远上人》诗:“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北闕停朝簿,西方入社名,惟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漢語大詞典》:妙喜
佛教语。东方佛国名,佛名 阿閦 。《维摩诘经·阿閦佛国品》:“是时佛告 舍利弗 ,有国名 妙喜 ,佛号 无动 ,是 维摩詰 於彼国殁,而来生此。”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八:“ 浄名 毗耶 中, 妙喜 恒 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