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三藏 拼音:sān zàng
佛教用语:(1)佛教经典的总称。包括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经藏是指以佛说法的形式创作的典籍;律藏虽同是以佛说的形式,但内容都和戒律有关;论藏是佛弟子或后世论师阐释经义的作品。宋。承迁〈金师子章序〉:「设有说道超他,入经藏,对三藏胜论议人否?」(2)三藏法师的简称。参见「三藏法师」条。唐。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證圣年中奉敕与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华严经。」
《國語辭典》:宝书(寶書) 拼音:bǎo shū
1.泛指珍奇宝贵的书籍。唐。李白〈猛虎行〉:「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2.史书。《公羊传。隐公元年》唐。徐彦。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
3.皇帝的诏书。《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天宝初,改玺书为宝书。」
《漢語大詞典》:佛乘
(1).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因其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归心浄土,模范佛乘。” 宋
苏轼 :“卿等乃心王室,同输欲报之诚;稽首佛乘,共祝无疆之寿。” 明
李贽 《答周西岩》:“虽牛马驴驼等,当其深愁痛苦之时,无不可告以生知,语以佛乘也。”
(2).佛教经典。 唐
白居易 :“及公居相位,走在班行,公府私家,时一相见,佛乘之外,言不及他。” 明
李贽 《答焦漪园》:“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名曰
《李氏焚书》。”
《漢語大詞典》:妙典
指佛教经典。以其说法微妙,故云。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极修妬之妙典,研龙宫之祕法。” 南朝 梁
沈约 :“曲辨情灵,栖心妙典,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 南朝 梁
萧统 :“甘露妙典,先降殊恩。”
《漢語大詞典》:佛藏
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及屏居 西樵 ,潜心佛藏,大澈大悟。”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惟
《百喻经》最有条贯。”
《國語辭典》:法典 拼音:fǎ diǎn
经过整理后成为较有系统、完备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如民法典。
《国语辞典》:涅槃经(涅槃经) 拼音:niè pán jīng
佛教经典。有大乘、小乘两部,分述释迦在入涅槃前的传法遗言及修道状况。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两种。
《漢語大詞典》:竺典
佛教经典。 明
袁宗道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序》:“
《道德》、
《南华》以及竺典亦多涉猎,挥麈援毫,往往有效。” 明
袁宗道 《寄三弟书》:“自弟出京后,此女能通竺典,诵
《金刚经》时有问答,皆出意外。” 明 寂灯
《小除夜示学人》诗:“竺典当尊重,凡情莫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