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佛地  拼音:fó dì
供奉佛、菩萨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只是清静佛地,做了吃酒的所在,未免作践。」《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除奸,觅我时,合你云中相见。」
《國語辭典》:宝地(寶地)  拼音:bǎo dì
1.指佛寺在所在。如:「佛山宝地」。
2.对初到某地的敬称。如:「初次来到贵宝地,如有冒犯,请多包涵!」
《國語辭典》:莲池(蓮池)  拼音:lián chí
种有莲花的水池。如:「这个莲池的莲花盛开时,总会吸引很多人驻足观赏。」《宋史。卷四二一。列传。李庭芝》:「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
《漢語大詞典》:觉地(覺地)
(1).谓修行悟道的意志。 唐 顾况 《题灵山寺》诗:“觉地本随身, 灵山 重结因。如何战鸟佛,不化捕鱼人。”
(2).佛地。 宋 黄公绍 《福善庙设斋门榜》:“今则竖胜旛於觉地,下颷驭於熙臺。”
《漢語大詞典》:香地
指佛地。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鸣银鼓於宝坊,转金轮於香地。” 唐 武三思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
分類:佛地
《國語辭典》:极地(極地)  拼音:jí dì
1.地球南北两极圈内的地区。此区气候寒冷,最高月平均温度为摄氏十度,海陆皆为冰雪覆盖,少植物生长,亦不适合人居住。
2.极点,最高的程度。《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木仙却听惯了他的议论,佩服到极地。」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语:(1)依菩萨證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说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菩萨地」。(2)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漢語大詞典》:鹫岳(鷲嶽)
见“ 鷲岳 ”。
亦作“ 鷲岳 ”。 即 鹫山 。亦代称佛地。 南朝 齐 王融 《法门颂启》:“ 祇园 灭影, 鷲岳 沦光,微辞既遥,大义如缀。” 南朝 陈后主 《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 鷲岳 青松绕, 鸡峰 白日沉。”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 鷲岳 增饰, 鸡林 润彩。”参见“ 鷲山 ”。
分類:鹫山佛地
《國語辭典》:鹫山(鷲山)  拼音:jiù shān
灵鹫山的别名。参见「灵鹫山」条。
《漢語大詞典》:灵竺(靈竺)
佛地。 天竺 为佛教诞生地,故称。 清 魏源 《白岳东岩》诗:“ 天门 抱穹崖,天閫开灵竺。”题下自注:“ 东天门 以内, 真武 香币走四方,观宇塞巖穴,无復溪山真面。”
《漢語大詞典》:鹫岛(鷲島)
指 灵鹫山 。据传此山居于水中,故称。相传 释迦牟尼 在此坐禅说法,因用以代称佛地。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方之 鷲岛 ,迹遁三禪;譬彼鹤鸣,虚飞六甲。” 倪璠 注:“史记·大宛传注:‘《括地志》曰: 王舍国 ,胡语曰 罪悦祗国 。其国 灵鷲山 ,胡语曰 耆闍崛山 。山是青石,石头似鷲。鸟名耆闍,鷲也。山周四十里,外周围水。佛於此坐禪,及诸 阿难 等俱在此坐。’”
《漢語大詞典》:莲花世界(蓮花世界)
指佛地。佛教所称西方极乐世界。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安得三轮尽空,化作莲花世界。”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 孔子 之太平世,佛之莲花世界……实境而非空想焉。”亦作“ 莲华世界 ”。 唐 崔融 《为百官贺千叶瑞莲表》:“谨按《华严经》云:莲华世界是 庐舍那佛 成道之国,一莲华有百亿国。”亦省作“ 莲花界 ”、“ 莲界 ”。 唐 沈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唐 严维 《奉和皇甫大夫夏日游花严寺》:“莲界千峯静,梅天一雨清。”
《漢語大詞典》:金刹
(1).佛地悬幡的塔柱。《法华经·授记品》:“诸佛灭后,起七寳塔。长表金刹,华香伎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金刹,梵言掣多罗。案,西域别无旙竿,即於塔覆鉢柱头悬旙,今言刹者,应讹略也。”
(2).指宝塔。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序》:“金刹与 灵臺 比高,广殿共 阿房 等壮。” 周祖谟 校释:“金刹者,旛柱也。此指浮图而言。”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3).指佛寺。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十二韵以纪之》:“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 明 唐顺之 《松江金泽寺》诗之三:“何年此地开金刹, 宋 代流传直到今。”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金刹凌云起,珠宫匝地连。”
《漢語大詞典》:金界
佛地,佛寺。 唐 高适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宋 秦观 《观宝林塔张灯》诗:“势擎金界迥,影蘸玉奩寒。”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愿移大地为金界,便觉长河尽酪酥。”
分類:佛地佛寺
支佛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教十地之一。辟支佛之地位也。
佛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
【佛学常见辞汇】
达到成佛的地位。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佛有大功德力,资利智慧,而与一念相应,观真谛究竟,习气亦究竟,觉果圆满,故名佛地。(究竟,即毕尽之义也。)
佛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妙生菩萨说佛地之五相,谓清净法界及四智也。一一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