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余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22,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余叔英
余彦远
余清
余□□
余光庭(字 朝美 )
余深(字 原中、源中、原仲 卫国公、卫国、丰国公 )
耶律余睹(名 余都姑 )
余嗣( 嗣复 字 德绍 )
余(氵口米)
余坦
余淳礼
苏馀庆
余应球(字 国器 )
余应求
其它辞典(续上)
释有馀余叔英
余彦远
余清
余□□
余光庭(字 朝美 )
余深(字 原中、源中、原仲 卫国公、卫国、丰国公 )
耶律余睹(名 余都姑 )
余嗣( 嗣复 字 德绍 )
余(氵口米)
余坦
余淳礼
苏馀庆
余应球(字 国器 )
余应求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有馀,徽宗时福州开元寺僧。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四年(1114)任潮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余彦远,政和间人。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四年(1110)任泉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四年(1114)任京西北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罗源人,字朝美。初以胄监及第,因兄校文,避嫌黜落榜。徽宗大观三年以漕荐入试复中第。历官光禄寺丞,知南阳、邓州。金兵陷城,不屈而死。全宋诗
余光庭,字朝美,罗源(今属福建)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因从兄深执政,引嫌驳放。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再登科,历司农丞,以朝奉郎知乘氏县。后官光禄寺丞,知邓州。高宗建炎初,金人陷南阳,不屈死。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清康熙《罗源县志》卷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宋福州罗源人,字原中,一作源中。神宗元丰五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谄附蔡京,结为死党,京奸谋诡计多得其助。官至门下侍郎,累进加少傅,封卫国公。出为镇江军节度使、知福州。京失势,累被弹劾,高宗建炎中贬临江军居住。全宋诗
余深(?~一一三二),字原仲,罗源(今属福建)人(清道光《罗源县志》卷一九)。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历太常博士、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五年,试辟雍司业(《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一),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因治张怀素狱曲护蔡京,大观二年(一一○八)以吏部侍郎拜尚书左丞。三年,转中书侍郎,四年,转门下侍郎。京致仕,罢知青州(同上书职官七八之三二)。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京复出,复入为门下侍郎。继擢少宰,少保,丰国公,进太宰,再封卫国,加少傅。宣和二年(一一二○),出知福州(同上书职官一之三)。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致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斥临江军居住,寻还乡里。绍兴二年卒(《梁溪集》卷一六五《祭余相公文》)。《宋史》卷三五二有传。今录诗十六首。全宋文·卷三三五五
余深(?——一一三二),字原中(一作源中),福州罗源(今福建罗源)人。清弟,元丰五年进士。崇宁元年,为太常博士、著作佐郎,改司封员外郎,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试辟雍司业。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大观二年,以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三年,转中书侍郎;四年,转门下侍郎。政和七年,拜少宰。宣和元年,为太宰,进拜少保,封丰国公。二年知福州。深谄附蔡京,结为死党,言者累章劾之,建炎二年,降中大夫,临江军居住。绍兴二年卒。《宋史》卷三五二有传。又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辽皇族,一名余都姑。娶天祚帝文妃之妹。历官副都统。天祚帝保大元年,被萧奉先诬告,谓欲立文妃所生晋王为太子。惧祸,降金。引金兵破辽中京,为监军。金熙宗天会十年,逃往西夏,夏人不纳。奔鞑靼,被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七年(1125)任漳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九八
余坦,徽、钦朝御史、右正言崔鶠之妻弟。登进士第,靖康初亦为御史。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少府少监。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将作少监,4月仍在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国器。余安行子。徽宗崇宁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钦宗靖康初,上疏言朝政七失,帝嘉其忠直,擢为监察御史。曾言蔡京、童贯、蔡攸、朱勔及吴敏等宜加罢黜诛逐,请令有司将党人之未卒及子孙可录用者具名以闻。在职数月,上章至六十余。旋因忤权幸,出知河北州郡。后以亲丧不复仕。有《真隐集》。全宋文·卷三○五六
余应求,(一作球),字国器,饶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安行子。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靖康元年正月,上言朝政有七失,钦宗亲擢为监察御史。忤权倖,与外任,权发遣卫州,既又责监达州盐场。建炎初,召为考功员外郎;二年,出知岳州。后坐为李纲絪亲久废。绍兴五年起知信州,除江南西路提刑。七年,罢。九年,为福建路转运副使。又曾为江南西路转运使。二十二年,知虔州,会兵乱父死,遂以丁忧为辞而去,不复出仕。著有《真隐集》及《奏议》。见《靖康要录》卷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六、九三、一一七、一三二、一六三,《方舆胜览》卷五九,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八五。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三年(1121)任监察御史。宣和七年(1125)任校书郎。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考功郎中。建炎二年(1128)任岳州知州。建炎三年(1129)任吏部郎中。绍兴五年(1135)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绍兴七年(1137)11月罢。绍兴九年(1139)任福建路转运副使。绍兴十六年(1146)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