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余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建阳人,字周京。懿宗咸通十年进士,除校书郎。乾符中,僖宗荒嬉,疏谏不纳,以父老乞归。黄巢克建州,镐避居莆田。王审知据闽,辟召不应,耕隐壶山以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周京,莆田(今属福建)人。懿宗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除校书郎。世乱后隐居莆田黄石。僖宗广明中林慎思卒后,作诗哀之。后王审知屡辟而不就。《闽诗录》甲集卷一载其事迹,并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膺馀。僖宗中和二年进士。昭宗乾宁中,在内庭,文书敏捷,号下水船。历迁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右补阙。后贬湖南。有《东观奏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7? 字膺馀,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僖宗中和二年(882)登进士第。昭宗大顺时累官右补阙兼史馆修撰,奉诏与柳玭等修《宣宗实录》,逾年而修例未成,遂独撰成《东观奏记》一书。乾宁中为翰林学士,历司封郎中知制诰,迁左散骑常侍。后梁初,贬湖南,卒。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二》、《唐摭言》卷一三、《唐诗纪事》卷六一。廷裕文思敏捷,时人号为“下水船”。《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东观奏记》3卷,今存。《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廷裕字膺馀。昭宗时官翰林学士。守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迁左散骑常侍。梁初贬湖南卒。
钱传瓘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24 【介绍】: 五代时杭州临安人。吴越国君钱镠第八子。性仁厚,明敏好学。治郡大得政体,累官明州刺史,封馀姚侯。
余廷英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福州侯官人。仕闽。王延羲时累官同平章事。永隆四年,出为泉州刺史。尝矫诏掠取良家子,事发,遣御史按之。廷英献延羲及李后钱万缗,得遣归泉州。未几,复为相。
余璀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古田人,字昆美。仕南唐。李璟时为左拾遗。善音律。有《拾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6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本名胤,避太祖讳,因以字行。吕琦子。周世宗时,太祖历滑、许、宋三镇,馀庆并为宾佐。宋建,自给事中充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历户、兵二部侍郎,知潭、襄、江陵等州府。擢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普,独馀庆辨明之。开宝六年,与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书左丞。卒。
余万顷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睦州人,字九畴。事钱俶为武林检校,察诸军事,左右亲军靡不畏惮。吴越纳土后,归宋迁侍御史,有言无隐,人称“殿上虎”。改授户部尚书,卒。
丘庆馀 朝代:南唐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汉人。丘文播子。初事南唐李煜。太祖开宝八年,归宋至汴京。善画花卉禽虫,初师滕昌祐,晚年过之,其得意处不减徐熙。风韵高雅,为世所重。
易延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上高人,字馀庆。以荫入仕,历知临淮县。太祖乾德末,以父丧庐墓侧。太宗时,擢大理丞。以擅离职葬母去官。母平生嗜栗,遂植二栗于墓前。苏易简、朱台符为赞美之,时称纯孝先生。
辛庆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雍熙三年(986)任桂州知州兼安抚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范贻孙(九六○~一○○二),字馀庆,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第进士,授大理评事。太宗雍熙中为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太常博士。真宗朝官至主客员外郎。咸平五年卒,年四十三。事见《武夷新集》卷九《高平范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44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尧叟弟。太宗端拱二年进士。作《海喻》,人奇其志。历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等,均有惠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河南、开封府,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先后同修《真宗实录》、《三朝史》。仁宗太后卒,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拜同平章事。致仕,卒谥文惠。少好学,曾从种放于终南山。善古隶八分,点画肥重,世号堆墨书。工诗。有文集。
全宋诗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全宋文·卷一九六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尧叟弟。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推官,以言事忤旨,贬通判潮州。后为两浙转运副使,徙京西、河东、河北。天禧中,知滑州。仁宗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特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天圣七年,以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寻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徙郑州。景祐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次年罢,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曾预修《真宗实录》、《三朝史》,有文集三十卷。见欧阳修《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余湜,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古田县志》卷二八)。
李余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镇戎军知军。大中祥符九年(1016)9月改任。
赵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封丘人,字余庆。第进士。补临朐主簿,有干力,为知州寇准所知,改大理评事。历通判明州、宿州,徙汉州,以精明,蜀吏不敢欺,人目为“赵家关”。累迁给事中。历知延、同、秦、邓、越、濠、庐、郑、蔡、寿诸州。
全宋文·卷三二七
赵贺,字馀庆,开封封丘(今河南封丘)人。太宗时举《毛诗》及第,补临朐县主簿。历通判明州、宿州,知汉州,召为度支判官,出为京东、京西转运副使、益州路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工部郎中。天圣初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迁刑部郎中,历三司户部、度支、盐铁副使。累迁光禄卿,入判大理寺、宗正寺,历知诸州军,迁给事中。复知郑、蔡、寿州,卒。《宋史》卷三○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