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7,分1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学海
词典
何休
分类词汇
以来
公子
进退
生事
致仕
何者
双双
时候
前此
大国
犬马
云乎
一介
典故
相关人物
何休


《拾遗记》卷六〈后汉〉
何休木讷多智,《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谶纬,及远年古谚,历代图籍,莫不咸诵也。门徒有问者,则为注记,而口不能说。作《左氏膏肓》、《公羊废疾》、《榖梁墨守》,谓之「三阙」。言理幽微,非知机藏往,不可通焉。及郑康成锋起而攻之,求学者不远千里,嬴粮而至,如细流之赴巨海。京师谓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

例句

词锋倚天剑,学海驾云涛。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桂枝新下月中仙,学海词锋誉蔼然。 张贲 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

《国语辞典》:何休  拼音:hé xiū
人名。(西元129~182)任城樊(今山东省滋阳县)人。字邵公。东汉经学家,精研六经,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著有《春秋公羊解诂》。
《國語辭典》:以来(以來)  拼音:yǐ lái
1.从过去的某时间直到现在。如:「十年以来」。《左传。昭公十三年》:「志业于好,讲礼于等,示威于众,昭明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陈书。卷三。世祖本纪》:「自丧乱以来,十有馀载,编户凋亡,万不遗一。」也作「已来」。
2.以后。《史记。卷一○。孝文本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3.多、馀。如:「望其年岁,不过三十以来。」《太平广记。卷七四。张定》:「即提一水瓶,可受二斗以来,空中无物,置于庭中。」
《國語辭典》:公子  拼音:gōng zǐ
1.古代称诸侯的孩子。《诗经。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2.尊称他人的孩子。《儒林外史》第八回:「这二位乃是娄中堂的公子。」
3.复姓。如春秋时鲁有公子牙。
4.古典小说戏曲里对世家子弟的尊称。如:「承蒙公子帮助,小弟万分感激。」
《國語辭典》:进退(進退)  拼音:jìn tuì
1.前进或后退。如:「进退不得」。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魏书。卷四二。列传。郦范》:「腹背受敌,进退无途。」
2.和尊长、客人等见面、告退之类的礼仪。《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
3.出仕或退隐。《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宋。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4.任用或罢免。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明史。卷一七九。列传。邹智》:「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5.使之进退,犹言指挥。《宋史。卷三六五。列传。岳飞》:「飞还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
《國語辭典》:生事  拼音:shēng shì
1.人下葬前事以生人之礼。《礼记。檀弓下》:「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2.制造事端、纠纷。《西游记》第一七回:「悟空,你回去罢。好生伏侍唐僧,以后休懈惰生事。」《红楼梦》第四回:「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
3.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唐。王维〈偶然作〉诗六首之四:「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4.人事、世事。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诗:「生事且瀰漫,愿为持竿叟。」
《國語辭典》:致仕  拼音:zhì shì
辞官退休。《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致仕,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桓帝时曾为议郎,致仕归乡。」也作「致事」。
《漢語大詞典》:致仕官
因年老或衰病而辞去职务的官员。通典·职官十五:“诸执事官七十听致仕……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开元 十五年十月,致仕官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 滎阳 吕公 尝言: 京洛 致仕官与人相接,皆以闲居野服为礼。” 明 祝允明 《野记·洪武己未冬诏》:“致仕官居乡……筵宴则设别席,不得坐无官者之下。如致仕官胥会则叙爵,爵同则叙齿。”
《國語辭典》:何者  拼音:hé zhě
1.为什么。《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辕固生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故伊挚去夏,不为伤德;飞廉死纣,不可谓贤,何者?去就之道,各有宜也。」
2.那一个。《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鲜卑传》:「夫万民之饥,与远蛮之不讨,何者为大?」
《國語辭典》:双双(雙雙)  拼音:shuāng shuāng
1.一对对。唐。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诗之三:「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唐。杜牧 村舍燕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2.古代传说的怪兽。《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3.传说中的怪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公羊传。宣公五年》:「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國語辭典》:时候(時候)  拼音:shí hòu
1.季节、节候。《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汉。何休。解诂:「凡婚礼皆用雁,取其知时候。」
2.时机。如:「为人处事很多时候不要太勉强,时机不到,强求也没用。」《老残游记》第一回:「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红楼梦》第四二回:「如今我且替你收著,等你用著这个的时候,我送你些。」
3.时辰。《儒林外史》第三回:「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
4.称某一段期间。如:「小时候的玩伴,现在都已成家立业。」《老残游记》第七回:「当时正是粤匪扰乱的时候,他从四川出来,就在湘军、淮军营盘里混过些时。」《儒林外史》第四○回:「到了成功的时候,萧云仙骑著马,带著木耐,在各处犒劳百姓们。」
《國語辭典》:前此  拼音:qián cǐ
自此以前。《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前此者,汉兵深入穷追二十馀年。」《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元德秀传》:「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
分類:何休
《國語辭典》:大国(大國)  拼音:dà guó
富庶而强大的国家。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馀论也。」三国魏。曹植〈赠丁翼〉诗:「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國語辭典》:犬马(犬馬)  拼音:quǎn mǎ
1.狗与马。《书经。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2.比喻奸佞小人。《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疏骨肉而亲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马。」
3.古代的自谦之词,多用于对君王或主人。《文选。李密。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文选。潘岳。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
《國語辭典》:犬马之劳(犬馬之勞)  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旧时人臣对君王表达效忠之心,也用来表示愿为他人效劳的用语。《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西游记》第一二回:「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也作「犬马之力」。
《國語辭典》:云乎  拼音:yún hū
表疑问、感叹的语气词。《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然则曷用?枣栗云乎?暇脩云乎?」
《國語辭典》:一介  拼音:yī jiè
1.介为芥之假借,指小草。一介比喻微小的东西。《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引申为一人,一个。有卑微、谦虚之意。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叹鲰生孤身一介,骑瘦马空囊四海,可又早十谒朱门九不开。」《儒林外史》第一回:「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2.耿介。《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
《國語辭典》:学海(學海)  拼音:xué hǎi
1.为学当效法大海,日进不已。汉。扬雄《法言。学术》:「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2.形容学问的广大无穷,亦用以指学术界。唐。崔珏 哭李商隐诗:「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宋。陆游〈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于天庭,姑龙骧于学海。」
3.称学问渊博的人。晋。王嘉《拾遗记》卷六:「京师谓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