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45,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体候
体二
体德
月体
骨体
体贴
结体
分体
识大体
性体
杂体
隶体
体书
唐体
外体
《漢語大詞典》:体候(體候)
身体状况。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昨晚见与小监簿书,知体候不安。”
《漢語大詞典》:体二(體二)
谓效法 颜渊 、 冉有 。泛指效法圣贤。《文选·李康〈运命论〉》:“虽 仲尼 至圣, 颜冉 大贤,揖让於规矩之内,誾誾於 洙 泗 之上,不能遏其端; 孟軻 、 孙卿 ,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 张铣 注:“ 孟 孙 二子体法 颜冉 ,故云体二;志望 孔子 之道,故云希圣。”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致远。”
《漢語大詞典》:体德(體德)
指先天的德性。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於上帝。”
分類:先天德性
《骈字类编》:月体(月体)
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疏食既者谓日光尽也故云既尽也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望为日光所照反得夺月光者历家之说当日之冲有大如日者谓之闇虚闇虚当月则月必灭光故为月食重晋书天文志月之光微不及日远矣月盛之时虽有 云蔽之不见月体而夕犹朗然是光犹从云中而照外也
《漢語大詞典》:骨体(骨體)
(1).骨架躯体。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
(2).比喻字的骨架。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浄,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3).比喻文章的雄健风格。 章炳麟 《校文士》:“若其( 龚自珍 )文词侧媚,自以取法晚 周 诸子,而佻达无骨体。”
(4).有骨气。 明 王世贞 《赠石给事拱辰》诗:“余本骨体人,为君重踟蹰。”
(5).古代供祭祀、宴飨用的牛羊的肢体和头之外的其它部分。礼记·曲礼上“左殽右胾” 汉 郑玄 注:“殽,骨体也。”一说指带骨的熟肉。 孔颖达 疏:“熟肉带骨而臠曰殽。”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戊子, 太祖 神主祔太庙。七庙始共用一太牢,始祖荐首,餘皆骨体。”
《國語辭典》:体贴(體貼)  拼音:tǐ tiē
1.关怀、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使对方感到舒适满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那赵聪也到会体贴他夫妻两人的意思,常只是诈病佯疾,不进学堂。」《红楼梦》第五一回:「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
2.细心体会、领悟。《朱子全书。卷五五。道统四。自论为学工夫》:「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真不妄也。」
3.揣忖、摸索。《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今却只是体贴字句,就这两三句题目上谈去,全无义理!」《红楼梦》第三二回:「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著,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国语辞典》:结体(结体)  拼音:jié tǐ
组织结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分类:组织结构
《漢語大詞典》:分体(分體)
生物学上指在无性生殖中,亲体直接分裂为两个个体。
《國語辭典》:识大体(識大體)  拼音:shì dà tǐ
明白事理,能顾全大局。如:「他年纪虽轻,却能识大体,不恣意妄为。」
《國語辭典》:性体(性體)  拼音:xìng tǐ
本性、气质。《北史。卷五五。杜弼传》:「若论性体,非惬非宽。」《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虽非性体仁明,亦励精之主也。」
《漢語大詞典》:杂体(雜體)
指诗、文字、书法等的各种变体。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李嗣真 《书品后》:“ 右军 ( 王羲之 )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沈 宋 律诗。” 黄侃 《论文字制造之先后》:“此二文,或象形,或指事,又非前之半字比;今为定其名,曰杂体。”
《漢語大詞典》:隶体(隸體)
书体的一种。即隶书。《魏书·术艺传·江式》:“ 皇魏 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 明 张鼎思 《〈路史·前纪后纪〉序》:“是书字多隶体,而传写既久,舛譌亦甚。”参见“ 隶书 ”。
分類:书体隶书
《國語辭典》:隶书(隸書)  拼音:lì shū
书体名:(1)篆书的简化体,创始于秦,通行于汉、魏。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较多的篆书形迹,称为「古隶」、「秦隶」;后来笔画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隶书称为「八分书」。典型隶书的特点是:横画起笔回锋,隆起如蚕头之形;收笔顿笔挑起,具雁尾之状。(2)楷书的别名。也作「今隶」。魏、晋至唐使用。
《韵府拾遗 鱼韵》:体书(体书)
墨薮体书二王重变行隶及藁体所作
分类:体书
《漢語大詞典》:唐体(唐體)
指 唐 诗的体式风格。 宋 岳珂 桯史·施宜生:“逆 亮 时有意南牧,校猎国中,一日而获熊三十六,廷试多士,遂以命题,盖用 唐 体。” 元 萨都剌 《寄马昂夫总管》诗:“人传絶句工 唐 体,自恐前身是 薛能 。” 清 林则徐 《题夏慈仲集》诗:“落手烟华绚古春,峻於 唐 体薄 陈 梁 。”
分類:体式风格
《漢語大詞典》:外体(外體)
身体的外部。比喻辅佐之士。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虽内信如心,外体不立,称兵叛乱,所惑者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