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体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轮相)
【佛学常见辞汇】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三藏法数】
(出能断金刚经论)
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著之相,是名三轮体空。
〔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岂有我为能施。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谓既体达本无我为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术语)(参见:三轮相)
【佛学常见辞汇】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三藏法数】
(出能断金刚经论)
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著之相,是名三轮体空。
〔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岂有我为能施。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谓既体达本无我为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五体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凡礼敬三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三、右手〕,疏云:愿我右手著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地震现瑞,證大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左手〕,疏云: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令诸众生远离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摄法者,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也。)
〔五、首顶〕,疏云:愿我首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也。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凡礼敬三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三、右手〕,疏云:愿我右手著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地震现瑞,證大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左手〕,疏云: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令诸众生远离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也。(四摄法者,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也。)
〔五、首顶〕,疏云:愿我首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也。
五体投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俗语佛源】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俗语佛源】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六大体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无碍之义,六大为一切法之体性之义。(参见:六大无碍)
(术语)六大无碍之义,六大为一切法之体性之义。(参见:六大无碍)
六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
文殊五体悔过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文殊悔过经之异名。
(经名)文殊悔过经之异名。
中体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中央之尊体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杂名)中央之尊体也。就三尊或五佛等而言。
仁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人体同。经论中,呼同辈常曰仁或仁者。
(术语)与人体同。经论中,呼同辈常曰仁或仁者。
四十八体十二光佛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炎王,清净,欢喜,智慧,不断,难思,无称,超日月光是也。
(杂名)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以其誓愿有四十八愿,因是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炎王,清净,欢喜,智慧,不断,难思,无称,超日月光是也。
四重出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说。(参见:出体)
(术语)法相宗所说。(参见:出体)
正体
【佛学大辞典】
(杂语)神佛等之本体。
(杂语)神佛等之本体。
本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的根本自体,在应身叫真身为本体。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的根本自体,在应身叫真身为本体。
出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诸法之体也。
(术语)出诸法之体也。
法相宗四重出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三摄假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是虽为胜劣之次第。然说明之,则宜逆次而依浅深之次第。一体用别论体。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见。则事体作用各为差别,故即其差别论之而出体,谓为体用别论体。例如举一管之笔,问笔以何为体,答以笔为毛为竹,即体用别论也。二摄假从实体。就第一重之出体,更疑其毛与竹为何,即答之为第二重,摄假从实者,摄假法使归于实法,就其实法而出体也。例如言笔之体为四尘之法,是虽曰毛曰竹,而皆为四尘上所安立之假法,故使其假法归于四尘之实体,举四尘而为其体也。三摄境从识体。又曰摄境从心。于第二重之答更问四尘之体为何,即答之为第三重。摄境从识者,摄一切所缘之境,使归于能缘之心识,举其心识而为事物之本所也。何则,以万法唯识故也。例如言四尘之体是为识。四摄相归性体。于第三重更疑心是何体,即答之,为第四重。摄相归性者,摄一切有为之事相,使归于唯一无为之真性。举其真性而为实体也。例如言识之实性,是为真如。此以真如为一切有为法之所依性故也。此时不宜更问真如以何为体,何则,以真如为真实之法故也。真实之法,无所依之法,若更有所依之体,则是假法而非实法也。故无第五重。见义林章一本,唯识述记一本。
(术语)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三摄假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是虽为胜劣之次第。然说明之,则宜逆次而依浅深之次第。一体用别论体。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见。则事体作用各为差别,故即其差别论之而出体,谓为体用别论体。例如举一管之笔,问笔以何为体,答以笔为毛为竹,即体用别论也。二摄假从实体。就第一重之出体,更疑其毛与竹为何,即答之为第二重,摄假从实者,摄假法使归于实法,就其实法而出体也。例如言笔之体为四尘之法,是虽曰毛曰竹,而皆为四尘上所安立之假法,故使其假法归于四尘之实体,举四尘而为其体也。三摄境从识体。又曰摄境从心。于第二重之答更问四尘之体为何,即答之为第三重。摄境从识者,摄一切所缘之境,使归于能缘之心识,举其心识而为事物之本所也。何则,以万法唯识故也。例如言四尘之体是为识。四摄相归性体。于第三重更疑心是何体,即答之,为第四重。摄相归性者,摄一切有为之事相,使归于唯一无为之真性。举其真性而为实体也。例如言识之实性,是为真如。此以真如为一切有为法之所依性故也。此时不宜更问真如以何为体,何则,以真如为真实之法故也。真实之法,无所依之法,若更有所依之体,则是假法而非实法也。故无第五重。见义林章一本,唯识述记一本。
华严宗四门出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三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故假令谓为摄事相而归于真性,亦唯以能依归于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为之事相即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为诸法,则诸法即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门,一切差别之事相,悉由无差别之真性缘起,故所起之万法如其性,圆融相即,而事事无碍也。以一法一切法为体,以一切法一法为体。是曰无碍门。见起信论义记上。
(术语)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三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故假令谓为摄事相而归于真性,亦唯以能依归于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为之事相即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为诸法,则诸法即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门,一切差别之事相,悉由无差别之真性缘起,故所起之万法如其性,圆融相即,而事事无碍也。以一法一切法为体,以一切法一法为体。是曰无碍门。见起信论义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