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温(體溫)  拼音:tǐ wēn
1.身体的温度。人类正常的体温维持在摄氏三十六度至三十七度。
2.身体温暖。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仲都冬裸而体温,夏裘而身凉。」
《漢語大詞典》:体温表(體温表)
即体温计。亦比喻善于洞察他人思想情绪变化的人。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好干部连他的每个战士睡下说什么梦话,怎样磨牙统知道。好的干部是战士思想情绪的体温表。”
《國語辭典》:体温计(體溫計)  拼音:tǐ wēn jì
用来测量体温的仪器,有水银式或电子式的不同设计。水银式体温计通常为一密闭细玻璃管,内含水银,外刻有华氏、摄氏温度表。可分为口温计、肛温计两种。用来测量口腔温度、腋下或肛门内的直肠温度。可视水银降升的刻划度数而测量出体温。也有利用红外线量测技术量测耳内鼓膜的耳内温度计(耳温枪)以及量测前额的前额温度计。
《国语辞典》:基础体温(基础体温)  拼音:jī chǔ tǐ wēn
人类安静时的体温。通常于早晨醒来时测定。因女性排卵时基础体温升高,故记录每日基础体温,制成基础体温表,可测知排卵日,以提高受孕机会或避孕。
《国语辞典》:气体温度计(气体温度计)  拼音:qì tǐ wēn dù jì
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特性,以一定质量的气体置于玻璃或熔凝石英的球泡中,使其与待测物充分接触,在体积不变情况下,气体产生的压力随温度改变,量测其压力,便可推算出该物体温度的仪器。
《高级汉语词典》:量体温  拼音:liáng tǐ wēn
测量人体温度
《國語辭典》:热度(熱度)  拼音:rè dù
1.冷热程度。如:「水要到达一定的热度,才可将茶叶冲开。」也作「温度」。
2.超出正常体温的温度。如:「如果热度还不退,就吃一包退烧药。」
3.对事物热衷的程度。如:「他没定性,学东西一向三分钟热度。」
《國語辭典》:高烧(高燒)  拼音:gāo shāo
指体温超过摄氏三十七度以上。如:「感冒常会发高烧。」
《漢語大詞典》:暖席(煖席)
把座位坐热。指安居。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我行半 中国 ,廿年不暖席。”参见“ 席不暇暖 ”。
煖席:久坐而留有体温的坐席。指安坐闲居。《淮南子·修务训》:“ 孔子 无黔突, 墨子 无煖席。” 金 元好问 《看山》诗:“ 孔墨 不煖席, 盗跖 华堂居。” 清 王图炳 《咏史》:“ 洙泗 无煖席, 齐梁 无停轨。”
《國語辭典》:席不暇暖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席子還沒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別的事。比喻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于悽惶,席不暇暖。」
《國語辭典》:发热(發熱)  拼音:fā rè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也称为「发烧」、「发热反应」。
2.放出热量。如:「灯泡点久了会发热。」
3.比喻冲动、不冷静。如:「你脑袋发热?连这种事都答应!」
4.迷恋于某事。如:「他正对电视游乐器发热呢!」
《漢語大詞典》:热疾(熱疾)
(1).古指热性过盛所致的病症。左传·昭公元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2).泛指一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文溪 自注云:‘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國語辭典》:热病(熱病)  拼音:rè bìng
中医指夏天的暑病,或因外感暑热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而且容易化燥伤阴。
《国语辞典》:冷血  拼音:lěng xiě
体温低于环境温度。比喻冷漠无情。如:「没想到歹徒这么冷血,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国语辞典》:充身  拼音:chōng shēn
使身体温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每月千钱,不勾充身。」
《国语辞典》:爬虫(爬虫)  拼音:pá chóng
一种脊椎动物的泛称。表皮有麟甲,体温随环境温度而改变,用肺呼吸,卵生或卵胎生。如蛇、鳖、鳄等。也称为「爬行动物」、「爬虫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