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栖(同棲)
亦作“ 同栖 ”。
(1).一同栖息。 唐 钱起 《山下别杜少府》诗:“情人那忍别,宿鸟尚同栖。”
(2).一同住宿。亦指同住者。 南朝 宋 吴迈远 《长相思》诗:“时我有同栖,结宦游 邯郸 。” 清 李渔 《巧团圆·议赘》:“况伊行,少室无家,赘将来,恰好同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旭升 与姑﹞一日同栖古庙,夜闻殿上厉声曰:‘尔何不避孝妇,使受阴气发寒热?’”
《國語辭典》:安泊  拼音:ān bó
息止、住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大内前州桥东街巷》:「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同途相识,一道共店安泊。」
《國語辭典》:过夜(過夜)  拼音:guò yè
度过一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州北江边有个佛寺,名唤兜率禅院,舟人打点泊船在此过夜。」《文明小史》第四回:「如果不是碰著了他,今夜尚不知在那里过夜?」
《國語辭典》:外舍  拼音:wài shè
1.居宿在外。《管子。戒》:「桓公外舍,而不鼎馈。」
2.外戚。《北史。卷一四。后妃传下。齐武明皇后娄氏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3.小学。《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4.宋代太学三舍之一。初入学为外舍,由外舍而升内舍,由内舍而升上舍。见《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5.妻妾。《宋史。卷三二○。张存传》:「兄弟,手足也;妻妾,外舍人耳。奈何先外人而后手足乎?」
《國語辭典》:寄宿  拼音:jì sù
1.暂时借宿。《战国策。赵策一》:「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寄宿人田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举人乞食寄宿,得达吴地。」
2.学生就学期间在学校或其他家庭里住宿。如:「寄宿学校」、「这名少女是他在美国游学时寄宿家庭的小孩。」
《國語辭典》:寄宿生  拼音:jì sù shēng
在学校宿舍住宿的学生。
《國語辭典》:歇泊  拼音:xiē bó
1.停泊。《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楼外乃是官河舟船歇泊之处。」
2.停留、休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两边列十閤子,充閤分歇泊,中设御座龙水屏风。」《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登程后,免不得饥餐渴饮,夜宿晓行,来到长安,讨一个店舍歇泊。」
3.安顿住宿。《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即时使人至健康取得崔宁,到行在歇泊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不止一日,只到上庠,未去歇泊,便来寻问。」
《漢語大詞典》:露处(露處)
露天住宿。 汉 蔡邕 《述行赋》:“穷变巧於臺榭兮,民露处而寝溼。” 宋 曾巩 《救灾议》:“今秋气已半,霜露方始,而民露处不知所蔽。”元史·忠义传二·褚不华:“撤屋为薪,人多露处。”
分類:露天住宿
《漢語大詞典》:同馆(同館)
(1).指同在翰林院任职。馆,馆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今同年往还投刺,俱称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馆数相知称之,其餘皆年侍生也。”
(2).指同在会馆住宿。《鲁迅甲寅日记·十二月》:“同馆 朱 姓者尚无棉衣,赠五元,托 陈仲箎 传授。”
《國語辭典》:借宿  拼音:jiè sù
借他人的地方住宿。《西游记》第二○回:「悟空,你看那日落西山藏火镜,月升东海现冰轮。幸而道旁有一人家,我们且借宿一宵,明日再走。」《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那日天气寒冷,多走了几里路,投不著宿头,只得走小路,到一个人家去借宿。」
《漢語大詞典》:落夜
(1).入夜。 明 单本《蕉帕记·赠帕》:“还须忍耐休焦躁,多管花园落夜风寒暴。”
(2).住宿,过夜。 张英 《老年突击队》:“她知道丈夫不欢喜在别人家落夜的。”
《國語辭典》:路费(路費)  拼音:lù fèi
1.旅行的费用。宋。王禹偁〈感流亡〉诗:「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红楼梦》第一回:「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2.使用道路的费用。如:「高速公路的路费调涨百分之十。」
《國語辭典》:食宿  拼音:shí sù
饮食和住宿。如:「他到欧洲旅游,食宿都请旅行社代为安排。」《老残游记》第七回:「行脚僧在荒山野壑里访求高人古德,于『食宿』两字,一定难以周全的。」
《漢語大詞典》:宿夜
(1).犹夙夜。早晚。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汉书·哀帝纪:“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寧息。”《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万邦受命,性行淳直,议(仪)节忠贞,意若风云,心如铁石,恒怀匪懈,宿夜兢兢。”
(2).谓斋戒独宿。云笈七籤卷十八:“常以十二月晦日宿夜昼朝,至平旦,於室中向寅地再拜。”
(3).泛指住宿过夜。《新民晚报》1987.5.15:“那天他俩并没有在寓所宿夜。”
(4).隔夜。参见“ 宿夜然诺 ”。
《漢語大詞典》:宿夜然诺(宿夜然諾)
存留过夜的诺言。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 子路 一闻夫子见与之言,遂有骄恣之心。方且无宿夜然诺,不待明日,必条而行之,欲天下之人信也。”
《漢語大詞典》:客宿
在外住宿。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家人》:“客宿卧寒,席蓐不安,行危为害,留止得欢。” 汉 焦赣 《易林·坎之晋》:“道涂多石,伤车折轴,与市为仇,不利客宿。”
分類:住宿
《國語辭典》:汤沐邑(湯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汉。郑玄。注:「给斋戒自絜清之用。」
2.指国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佣六县为汤沐邑,却因张仪内之楚王。」《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宫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也称为「汤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