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家  拼音:xiǎo jiā
1.古代公卿大夫俸禄、采地较小者。《墨子。兼爱下》:「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2.门第低下的贫苦家庭。《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陈蕃》:「小家畜产百万之资,子孙尚耻愧失其先业,况乃产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轻忽乎?」《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梁尚宾一来是个小家出身,不曾见恁般富贵样子;二来是个村郎,不通文墨。」
3.小派别、小作家。《荀子。正名》:「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其鍊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國語辭典》:舆台(輿臺)  拼音:yú tái
古代将人的阶级分为十等,舆是第六等,台是第十等。故以舆台指服贱役、地位低微的人。《文选。张协。七命》:「樵夫耻危冠之饰,舆台笑短后之服。」《宋书。卷三○。五行志一》:「晋末皆冠小冠,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也称为「舆皂」。
《漢語大詞典》:孤远(孤遠)
(1).孤零而遥远。 唐 张九龄 《晨出郡舍林下》诗:“片云自孤远,丛篠亦清深。”
(2).指远离皇帝,地位低微。 宋 曾巩 《梅福封寿春真人制》:“某在 汉 之际,数以孤远极言天下之事,其志壮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乙卯元正,以公为御史。公来自孤远,时莫知为何如人。”
《漢語大詞典》:少从(少從)
古谓出国使者随从中之地位低微者。史记·大宛列传:“而 汉 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於天子,言曰:‘ 宛 有善马在 贰师城 ,匿不肯与 汉 使。’”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或云从行之微者也。”一说为使者的少年随从。汉书·张骞传:“其少从率进熟於天子。” 颜师古 注:“ 汉 时谓随使而出外国者为少从,总言其少年而从使也。”
《漢語大詞典》:卑官
职位低微的官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判司卑官不堪説,未免捶楚尘埃间。”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卑官贫迫,奈何不使其知而欺夺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即为卑官,进謁长上……唱诺连声,伺色而动。”
《國語辭典》:鼠辈(鼠輩)  拼音:shǔ bèi
小人,为骂人的话。《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等传。史臣曰》:「而舍彼鸿猷,狎兹鼠辈,养虞卿而射利,抗德裕以报仇。」《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大怒曰:『鼠辈安敢与吾相等!』命斩严舆。」
《國語辭典》:寒微  拼音:hán wéi
贫贱。《晋书。卷五七。列传。吾彦》:「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唐。骆宾王 代徐敬业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國語辭典》:蓬茅  拼音:péng máo
茅屋。形容屋舍简陋。唐。杜荀鹤 山中寡妇诗:「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鬓发焦。」
《漢語大詞典》:蜂蚁(蜂蟻,蜂螘)
亦作“ 蜂螘 ”。亦作“蠭蚁”。
(1).蜂与蚁。亦喻地位低微的百姓。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2).喻叛乱者。 唐 杜甫 《青丝》诗:“不闻 汉 主放妃嬪,近静 潼关 扫蜂蚁。” 唐 元稹 《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昔者区域之中,蜂蚁巢聚。 蔡 有逆孽, 齐 有狡童。” 宋 岳飞 《题永州祁阳县大营驿》:“他日扫清胡虏,復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羣岂足为功。”
《國語辭典》:小可  拼音:xiǎo kě
1.自称的谦词。元。高文秀《黑旋风。楔子》:「小可是这火垆店上一个卖酒的,但是南来北往官员、士庶人等进香的,都在我这店中安歇。」《水浒传》第一二回:「小可数年前到东京应武举时,便闻制使大名。」
2.平常、轻微而无关紧要。清。洪升《长生殿》第四二出:「哎呀!了不得,这是上用钦工,非同小可。」《红楼梦》第五七回:「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
3.出身低微的小户人家。《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忽有年貌相当,及第,又有是小可出身;忽有名臣之子,况无年貌相称。」《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或有登科及第的,又有小可出身;或门当户对,又无科第。及至两事俱全,年貌又不相称了。」
《國語辭典》:寒人  拼音:hán rén
称门第寒微的人。《宋书。卷九三。隐逸传。朱百年传》:「时山阴又有寒人姚吟,亦有高趣,为衣冠所重。」《南齐书。卷六。明帝本纪》:「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
《漢語大詞典》:孤宦
地位低微的官吏;未受知遇的远臣。后汉书·郭躬传:“廷尉 河南 吴雄 季高 ,以明法律,断狱平,起自孤宦,致位司徒。” 唐 崔涤 《望韩公堆》:“孤宦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宋 范仲淹 《陈乞颍亳一郡状》:“臣涉道至浅,赋材本下,爰从孤宦,首被圣知,自谓得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谁知孤宦天涯意,泣上 龙堆 望故乡。”
《漢語大詞典》:鸡口(雞口)
(1).鸡喙。史记·苏秦列传:“臣闻鄙谚曰:‘寧为鸡口,无为牛后。’今西面交臂而臣事 秦 ,何异於牛后乎?” 张守节 正义:“鸡口虽小,犹进食;牛后虽大,乃出粪也。”
(2).常以喻低微而安宁之地位。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甘閒在鸡口,不贵封龙额。” 明 杨慎 《丹铅杂录·黄滔律赋》:“无名氏作《孟尝君夜度函谷赋》:‘嘆 秦 关之百二,难骋狼心;笑 齐 客之三千,不如鸡口。’亦可喜也。”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岂鸡口之福难消,毕竟因差果错;乃牛后之羞旋至,大似谷震鐘鸣。”
《國語辭典》:下贱(下賤)  拼音:xià jiàn
1.出身卑贱或等级卑下。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我看这妇人生的千娇百媚,也不是个下贱的人。」《西游记》第四回:「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
2.品格卑劣。如:「生性下贱者,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3.屈尊以礼遇地位卑贱的人。《易经。屯卦》:「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抱朴子。外篇。逸民》:「夫周公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发,惧于失人。」
4.委屈。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五出:「我做月老的须索吃些下贱,没奈何,只得再把好言一劝化。」
《國語辭典》:屠贩(屠販)  拼音:tú fàn
1.屠夫及肉贩。如:「他为了糊口,重操屠贩旧业。」北齐。刘昼《刘子。卷五。妄瑕》:「樊哙,屠贩之竖;萧曹,斗筲之吏。」清。黄景仁 济南病中杂诗其一:「匿名屠贩下,伏枕海山秋。」
2.宰杀及贩肉。如:「家庭主妇喜欢购买本地屠贩的温体肉品。」《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
分類:地位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