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摩尼宝轮对等觉位
【三藏法数】
梵语摩尼,又云末尼,华言离垢。此宝光净,不为尘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红黄赤白,亦复如是。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将尽,位居十地之上,其随类现形,化用自在。故以摩尼宝轮对等觉位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水精宝轮对妙觉位
【三藏法数】
水精内外映彻,无物不现。谓妙觉、果佛诸惑净尽,万德圆明,常住湛然,有感则应。故以水精宝轮对妙觉位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世第一位
【三藏法数】
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行,至此渐见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毛发爪齿位
【三藏法数】
谓受胎六七日,毛发爪齿初具,故名毛发爪齿位。
根位
【三藏法数】
谓受胎七七日,眼耳鼻舌诸根圆满,故名根位。
形位
【三藏法数】
谓受胎八七日已后,在胎藏中,形相具足,故名形位。
诸天舍本形位得作天主故地动
【三藏法数】
经云:诸天有大神通,神德无量,从彼命终,还生彼处,由佛德力,舍本天形,得作帝释,或作梵主,是时地亦大动。(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梵主,即梵天主也。)
彰地位
【三藏法数】
谓此经彰显菩萨修行地位,从因至果,有阶差也。然有二种。一、行布位,即排布行列,次第升进也。二、圆融位,即一位摄一切位也;如初地等,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是也。(初地者,即十地中初欢喜地也。)
知位次
【三藏法数】
位即行行所历之地位,次即次第。谓所历之位,高下浅深不相混杂也。若修行者不知位次,下根障重,非惟正助不明,却生上慢。谓已均佛,未得谓得,未證谓證。故小乘经中,四禅比丘,谓得四果。大乘经中,魔为菩萨授记。若知位次,则无如是之失。故须知位次也。(正助者,正即所修止观之行,助即六度等道之行以助,助于正也。四禅者,即色界第四禅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四果者,即声闻所證,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也。授记者,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也。)
位高
【三藏法数】
位高者,谓居卿相台辅,为百辟之长也。
摄位益
【三藏法数】
谓闻此经显说圆融地位,即一位之中,具摄诸位功德,期心證入,成摄位益。
非所依位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如幼少之人,于一切境,不知好恶,起诸放逸,相续不舍,故名非所依位烦恼现行。
所依位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修行根熟之人,依于正行之位,断诸烦恼,而能断之心,相续不舍,故名所依位烦恼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