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倒立
坐次
食既
离位
填空
星次
过位
主山
配位
食相
拨动
极位
头前
列棘
班心
《國語辭典》:倒立  拼音:dào lì
以两手支撑身体,头朝下,两腿向上竖起。如:「他的功夫了得,可以倒立走路一、二十公尺。」也作「拿顶」。
《漢語大詞典》:坐次
(1).座位。 唐 周贺 《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诗:“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谢花在殿上殿下》:“即御坐,羣臣谢花拜於坐次。”
(2).座位的次序、位置。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都堂及寺观百官会集坐次,多出临时。”《水浒传》第六四回:“ 忠义堂 上分开坐次,早把 关胜 、 宣赞 、 郝思文 分投解来。”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议院坐次,宰相大臣等同心者居院长之右,不同心者居左,中立者则居前横坐。”
《國語辭典》:食既  拼音:shí jì
日全食或月全食过程中,月亮阴影与太阳圆面,或地球阴影与月亮圆面第一次内切时,二者间位置的关系,亦指发生此关系的时间。
《漢語大詞典》:离位(離位)
(1).离开本位、职守。庄子·渔父:“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尊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 成玄英 疏:“若四者守位,乃教治盛美;若上下相冒,则乱莫大焉。”韩非子·喻老:“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
(2).伤科病症名。即脱臼、脱骱。指组成关节的骨端脱离其正常位置。一般由外伤引起,多发生于肩、肘关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抱膝》:“膝盖骨……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出于左右。”
《國語辭典》:填空  拼音:tián kòng
填补空缺的位置或职务。如:「担任这个职务,不过是帮公司填空补缺。」
《國語辭典》:填充  拼音:tián chōng
填补,充塞。如:「这鼓鼓的荷包袋内所填充的可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國語辭典》:星次  拼音:xīng cì
星星运行的位次。相传为黄帝所定,分为十二等次。
《漢語大詞典》:过位(過位)
(1).谓经过君主所立之位置。《论语·乡党》:“立不中门,行不履閾。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过君之空位。” 唐 韦凑 《论谥节愍太子疏》:“夫臣子之礼,严敬斯极,故过位必趋。”
(2).前往某一处所。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故事,馆伴非上旨,不过虏使位,上令君过位諭虏使,虏使固辞,詔改宴为茶酒而已。”
《漢語大詞典》:主山
(1).群山中最高或最大的山。 清 恽敬 《说山》:“ 敬 前自京师之 泰安 ,将为 泰山 之游。既至郭西二十里,停车问逆旅主人 泰山 所在。主人指车前翼然者曰:‘主山也,最上为封禪臺。’”
(2).指山水画布局中占突出位置的山。 唐 王维 《山水诀》:“主山最宜高耸,客山须要奔趋。” 明 唐寅 《六如画谱》卷二引 饶自然 《十二忌》:“画山於一幅之中,先作一山为主,却从主山分布起伏,餘山皆气脉连接,形势映带。”
《漢語大詞典》:配位
配享的位置。 清 丘逢甲 《说潮》诗之三:“夫人 郭贞顺 ,附祀为配位。”
分類:配享位置
《漢語大詞典》:食相
日食(或月食)时,月球阴影与太阳(或地球阴影与月球)的不同位置关系。亦指不同位置发生的时刻。全食时有五个食相: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偏食时有三个食相:初亏,食甚,复圆。食,通“ 蚀 ”。
《國語辭典》:拨动(撥動)  拼音:bō dòng
1.挑动、引起。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倘或被他知道,拨动他这个性子,可怎了也。」
2.用手或脚转动。如:「拨动琴弦」、「水面上,一只只小鸭吃力的拨动著脚掌。」
《漢語大詞典》:极位(極位)
(1).最高位置。指最高官位。 汉 蔡邕 《文烈侯杨公碑》:“人臣之极位,兼而有之。”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太尉 杨彪 ,典歷二司,享国极位。” 唐 白居易 《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臣伏以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合轻授。”
(2).最高位置。指皇位。宋书·武帝纪上:“ 高祖 以为 玄 未据极位,且 会稽 遥远,事济为难,俟其篡逆事著,徐于 京口 图之。”
(3).最高位置。指皇后位。《前汉书平话》卷下:“羣臣有诗贺帝曰:‘忠臣扶立千门圣, 汉 家天下已回春。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后汉书·皇后纪上·贾贵人:“帝既为太后所养,专以 马氏 为外家,故贵人不登极位, 贾氏 亲族无受宠荣者。”
《國語辭典》:头前(頭前)  拼音:tóu qián
1.前面。如:「头前有家小店,进去歇歇吧!」
2.先前。如:「头前有个人找你,你不在家。」
《漢語大詞典》:列棘
相传 周 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 纪文卿 、 公向璡 皆为列棘,岂冗杂曹郎乎?”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竟以侵削为能,数年遂登列棘。”
《漢語大詞典》:班心
御史在朝班中所站的位置。 宋 苏轼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樊口 凄凉已陈迹,班心突兀见长身。”自注:“臺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 宋 姚勉 《沁园春·寿陈中书》词:“衔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内而今第一流。” 清 钱谦益 《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三:“流传諫纸臺生色,突兀班心国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