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72,分265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4  75  76  7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陈阐(伯通 方 )
崔公度(伯易 )
王廷老(伯扬 )
李孝基(伯始 )
吕大忠(进伯、晋伯 )
王伯虎(炳之 )
朱长文(伯原 乐圃 世称 乐圃先生 )
欧阳发(伯和 )
王伯瑜
李孝伯
吴处厚(伯固 )
李植(公立、成伯 )
何执中(伯通 荣国公 正献 )
李之纯(端伯 )
黄伯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伯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知建州,岁饥,境内有竞籴者,县令以为盗,告禀于州。阐以为一日聚至数百人,殆以饥争食者,推验之果然,遂杖而释之,且出粟赈贷,众乃复业。后移知莱州。
全宋诗
陈阐,字伯通,原名方,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历知汀州武平县、广德县,通判泉州,知建州、莱州。官至朝请大夫。有文集数十卷,已佚。事见《宝祐仙溪志》卷二、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 【介绍】: 宋高邮人,字伯易。崔希甫孙。口吃,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欧阳修得其所作《感山赋》,示韩琦,琦上之英宗,授国子直讲,不就。王安石当国,献《熙宁稽古一法百利论》,安石延与语。召对,擢光禄丞,知阳武县。寻荐为御史。后历兵、礼部郎中,知颍、润、宣、通四州。致仕卒。
全宋诗
崔公度(?~一○九七),字伯易,高邮(今属江苏)人。以父荫为三班差使。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授和州防禦推官,充国子监直讲(《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五)。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知阳武县。九年,自馆阁校勘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二七七)。元丰元年(一○七八),同知礼院(同上书卷二九二)。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润州。绍圣二年(一○九五),知宣州。四年,知通州,请管勾崇禧观,寻致仕,卒(同上书卷四六五、四八四、四八九)。有《曲辕集》四十篇,二赋百咏(明嘉靖《惟扬志》卷二二),已佚。《宋史》卷三五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五三
崔公度(?—一○八九),字伯易,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用父任,补三班差使。治平二年授和州防禦推官、充国子监直讲,以母疾辞。王安石当国,献《熙宁稽古一法百利论》,召对,进光禄丞,知阳武县。熙宁六年,充馆阁校勘。九年,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元丰初,为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除礼部郎中。元祐六年,充徐王府侍讲,闰八月,出知润州。八年,加直龙图阁,改知宣、通州。绍圣四年七月,管勾崇禧观,寻致仕。八月卒。《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王廷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九三
王廷老(一作庭老),字伯扬,熙宁四年为两浙路提刑兼提举盐事。八年任度支郎中、两浙路转运使。以擅增役钱,为谏官所劾,追两官勒停。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二、二二四、二六○、二六八、二七二,《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五之一五、六六之三九,《宋史》卷三二○。
李孝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伯始。李柬之子。第进士。晏殊、富弼尝荐其材。知汝阴、雍丘阆州等州县,所治虽剧,然事来亟断,不为證左回枉。阆中江水啮城几没,郡吏多引避,孝基率众决水归旁谷,城赖以全。后判西京国子监。累官光禄卿,与父李柬之同谢事归,时人比于二疏。无疾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京兆蓝田人,字进伯,一作晋伯。吕大防兄。仁宗皇祐间进士。为晋城令、签书定国军判官。神宗熙宁中,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边封沟,大忠陈五不可,因罢不遣。历知代州、石州,屡驳折契丹求地使者。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上生财养民十二事。徙提点淮西刑狱。哲宗绍圣中知渭州,与章惇议不合,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
全宋诗
吕大忠,字进(或作晋)伯,蓝田(今属陕西)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清嘉庆《蓝田县志》卷六)。为华阴尉、晋城令,签书定国军判官。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知代州,移石州(《东都事略》卷九一本传)。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徙提点淮西刑狱。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陕西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六),历知陕州、秦州、渭州、同州。绍圣四年(一○九七)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有《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宋史》卷三四○有传。
全宋文·卷一五一○
吕大忠,字进伯,其先汲郡人,后徙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吕大防之兄。皇祐中进士,为华阴尉、晋城令、提举永兴路义勇、签书定国军判官。熙宁中,被命与刘忱使契丹,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石州。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徙淮西提点刑狱。元祐初,历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知陕州,继知秦州。绍圣二年,加宝文阁待制、知渭州。四年,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著有《吕氏乡约》。《宋史》卷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伯虎,字炳之,福清(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授建州司理参军(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一四)。神宗熙宁中为太常博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七)。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校书郎(同上书卷四○七)。三年,知饶州(同上书卷四○八)。六年,为刑部员外郎、都官郎中(同上书卷四五七)。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098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伯原,号乐圃。仁宗嘉祐四年进士。以足病不试吏。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名动京师。哲宗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著述甚富,六经皆有辩说。另有《吴郡图经续记》、《墨池编》、《琴台志》、《乐圃馀稿》等。
全宋诗
朱长文(一○三九~一○九八),字伯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宝晋英光集》卷七《乐圃先生墓表》),因年未及冠,吏部限年未即用。次年授许州司户参军,又因坠马伤足,遂不仕。家有旧圃,多台榭池沼竹石花木之胜,士大夫乐于往游,知州章伯望名其居处为乐圃坊,人称乐圃先生。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荐为苏州州学教授。八年,召为太学博士。绍圣四年(一○九七),迁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文字。五年,卒,年六十。有《乐圃集》百卷,北宋末毁于兵火。南宋时侄孙朱思裒集遗文,编为《吴郡乐圃朱先生馀稿》十卷(今有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朱长文诗,以明钞《吴郡乐圃朱先生馀稿》为底本。今存《乐圃馀稿》版本颇多,有杭州大学藏清周永年钞本(有李文藻校),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分别藏有清卢文弨钞校本,上海图书馆藏有吴氏拜经楼影宋钞本(有章钰校),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五十一年朱岳寿刻本(有傅增湘校),以及《四库全书》本及四库《两宋名贤小集》中之《乐圃馀稿》二卷。比勘可知,各本大多源出明抄本,多有缺误及臆改,因此除酌择有价值之异文出校或校改外,一般异文均不录。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四
朱长文(一○三九——一○九八),字伯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未冠,举嘉祐四年进士,以病足不肯试吏,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元祐中,授秘书省校书郎,改许州司户参军,充苏州教授。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元符元年二月卒,年六十。著有《春秋通志》二十卷、《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存)、《易经解》(存)、《墨池编》六卷(存)、《琴史》六卷(存)、《乐圃文集》百卷。事见《朱公墓志铭》(《乐圃馀稿》附),《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0—1085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伯和。欧阳修长子。少好学,师事胡瑗。不治科举文词,探研古代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古乐钟律。以父恩补将作监主簿,赐进士出身,累迁大理丞、殿中丞。苏轼极称其学。有《古今系谱图》、《宋朝二府年表》、《年号录》。
王伯瑜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五年(1072)任康州知州。元祐二年(1087)任司门郎中。
李孝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孝伯,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承之从子。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因诈增制书,欲取开福寺产业入本家坟院,为僧所讼,下大理寺根治。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五、《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伯固。仁宗皇祐五年进士。为将作监丞。蔡确尝从其学赋,及为相,处厚通笺乞怜,确无汲引意。哲宗元祐中,确知安州,作《车盖亭诗》,为处厚所得,乃笺释奏上,诬其攻击太后,确遂遭贬逐。擢知卫州,为士大夫所畏恶,未几卒。有《青箱杂记》。
全宋诗
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属福建)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授汀州司理参军。神宗熙宁中,为定武军管勾机宜文字(《青箱杂记》卷二)。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将作监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一),迁大理寺丞。出知通利军,改汉阳。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知卫州(同上书卷四二四),未几卒。有《青箱杂记》十卷。《宋史》卷四七一有传。今录诗二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五一八
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皇祐五年进士及第,授临汀狱掾。曾为诸暨县主簿。熙宁中,任定武管勾机宜文字。元丰四年,擢将作监丞。王圭荐,用为大理丞。元祐四年知汉阳军,上蔡确《车盖亭诗》,诬以「讥讪朝廷,上及君亲」。确贬,处厚得擢知卫州。未几卒。绍圣中,以元祐党,追贬歙州别驾。著有《赋评》一卷、《青箱杂记》十卷(存)。见《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德人,字公立。神宗熙宁间进士。历湖北转运判官。哲宗元祐间入为尚书度支郎,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善。蔡卞用事,斥为党人,罢之。
全宋诗
李植,少名常,字成伯,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石介门人。仁宗嘉祐中诏举天下行义之士,植首被荐举,诏书方下而卒。事见《渑水燕谈录》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7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伯通。神宗熙宁间进士。历知海盐县。哲宗绍圣中任王府记室、侍讲。徽宗立,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请禁上书邪等人入京,凡元祐党人任在京职秩者亦请皆罢遣。崇宁中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大观三年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蔡京并相,一意谨事京,无所建明,赞饰太平。政和初改太宰,封荣国公。六年以太傅致仕。
全宋诗
何执中(一○四四~一一一七),字伯通,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清乾隆《龙泉县志》卷九)。调知海盐县,入为太学博士。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选为诸王府记室参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元符元年(一○九八),转侍讲(同上书卷四九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进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崇宁四年(一一○五)为尚书左丞。大观元年(一一○七)迁中书、门下侍郎。三年,拜左仆射。政和七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二一),年七十四。谥正献(《龙泉县志》卷一○)。《东都事略》卷一○二、《宋史》卷三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二六八
何执中(一○四四——一一一七),字伯通,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熙宁六年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移知海盐县,入为太学博士。绍圣四年,选为记室,元符元年,进侍讲。元符三年,超拜宝文阁待制,寻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吏部尚书兼侍读。崇宁四年,拜尚书右丞。大观元年诏为中书、门下侍郎,二年,进金紫光禄大夫。三年,为尚书左丞,加特进。为司空、尚书左仆射。政和二年,以提举国史《哲宗纪》恩加少保,寻转少傅,为太宰。三年,迁少师,封荣国公。六年四月,特授太傅致仕。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四。所著有《政和重修敕令格式》五百四十八册。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沧州无棣人,字端伯。登进士第。历成都路转运使,秩满复留,凡数岁,始还朝。哲宗时累迁御史中丞。董敦逸、黄庆基论苏轼托词命以毁先帝,苏辙以名器私所亲,皆以监司罢,之纯疏其诬罔,乃更黜之。以疾改工部尚书。后刘拯劾之纯阿附辙,出知单州。卒年七十五。
全宋诗
李之纯,字端伯,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一○)。八年,为江西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元丰二年(一○七九)始三任成都府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三○○、三三○、三五○)。八年,知沧州(同上书卷三六三)。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瀛州,俄改知成都府(同上书卷四○六)。还为御史中丞,以疾改工部尚书。绍圣中出知单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是首。
全宋文·卷二三八八
李之纯,字端伯,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登进士第。熙宁中为度支判官、江西转运副使,徙成都路转运使,凡七年乃还朝,为右司郎中,转太仆卿。元祐初,历知沧州、河北都转运使。二年,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还为户部侍郎,三迁御史中丞。董敦逸等弹击苏轼、苏辙,之纯疏其诬罔。改工部尚书。绍圣中,刘拯劾其阿附辙,出知单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伯厚(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二误作原),福州(今属福建)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