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六○
陈辅龙,字次传,号梅所,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咸淳中任徽州州学教授。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传之,字希圣,号稻田翁,吴(今江苏吴县)人。端宗景炎三年(一二七八)有诗。事见《诗苑众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291 【介绍】: 元贵溪人,字世传,号简斋。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至元中,世祖已灭宋,遣使召之,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人,命主领江南道教。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尧道(一二六三~?),字景传,号山堂,义乌(今属浙江)人。年长黄巘十五岁。月泉吟社第八名,署名倪梓(《月泉吟社诗》)。事见《黄文献公集》卷四《跋景传遗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婺州义乌人,字景传,号山堂。负不羁才。工诗,与同郡傅野齐名。为月泉吟社第八名,托名倪梓。黄溍辑其与傅野诗,为《绣川二妙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42 【介绍】: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元诗选
贯字道传,浦江人。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诸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师友讲究,渊源不绝。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卒为一代名宿。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门人宋濂与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道传,浦阳人。累迁太常博士出为江山儒学教谕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官自号乌蜀山人有集四十卷
曾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泰和人,字传道。为绍兴照磨。龙泉民变,战死。有《周易变通》、《四书类辩》、《学庸标著》。

人物简介

皇元风雅
学正
高耻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邛人。著有《群书钩玄》,杂采古事古语,以字数为标目、次第。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见卢熊苏州府志
詹道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川人。有《四书纂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6—1353 【介绍】: 元平江吴人,字寿道,号仁里,又号止斋。十岁能属文。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昌国州事。累升婺源知州,改知吴江州,所至皆有善政。顺帝时预修《宋史》,书成,擢集院待制,以礼部尚书致仕。识度凝远,喜接引后进,所取士后多知名。为文务雅正,尤长政事。有《仁里漫稿》。
元诗选
文传,字寿道,号止斋,平江吴人。父雷龙,乡贡进士。先世以武弁入官,而力教其子以文易武。故雷龙两举进士,生文传,乃名今名以期之。用举者为吴及金坛两县学教谕,饶州慈湖书院山长。延祐科举法行,首中江浙乡贡,明年会试乙科,授同知昌国州事。累迁长洲、乌程两县尹,升婺源、吴江两知州。至正三年,召修宋史,书成,擢集贤待制。寻以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八。所著有《仁里漫稿》。寿道为文务雅正,不事浮藻,尤长于政事,其治行往往为诸州县最,有古循吏之风。韩伯高廉访浙西,作《乌程谣》以纪其绩。初,寿道登第后,一夕梦入选,挂名为长、吴正官,觉而笑曰:我吴人,安得作长、吴二县正官?已而果知长洲县,复知吴江州,适与梦符。寿道以吴人而两任为本路之官,一时以为希遇云。
维基
干文传(1276年—1353年),字寿道,号仁里,晚号止斋,元朝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干文传十岁能写文章。初任吴县、金坛县两县学教谕,饶州慈湖书院山长。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中乙科进士,授任同知昌国州事。历任长洲县、乌程县县尹,婺源、吴江知州,所任清积弊、平冤狱,都有良好的政绩。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奉诏预修《宋史》,书成,被任命为集院待制,以礼部尚书致仕。他见识弘远,喜欢提携后辈,著作有《仁里漫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44 【介绍】: 元婺州兰溪人,字正传。工词章。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以礼部郎中致仕。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
元诗选
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登至治元年进士第,授高邮丞。再调宁国路录事,迁建德县尹,入为国子助教,寻进博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及文集二十卷。正传自羁丱知学,善记览,工词章。发为诗歌,才思涌溢,弱冠读《西山真氏遗书》,幡然有志为己之学,务在发挥义理而辟异端。其在成均,一遵许鲁斋成法,六馆诸生皆说之。尝与同郡黄晋卿、柳道传友善,数以诗篇相往来。吴立夫与为同宗,尤所推重,尝寄诗云:「恢奇俊伟莫子若,便可上拂句陈垣。」正传和云:「丈夫穷达岂所论,要以不朽垂乾坤。」知其相契者,又不独以诗也。
维基
吴师道(1283年—1344年),字正传,元朝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吴师道工于词章。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登进士第,为高邮县丞,调任宁国路录事,赈济饥民。转任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后被中书左丞吕思诚、侍御史孔思立称荐,召为国子助教,升任博士。其教学本于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至正三年(1343年)因母丧南归,次年,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在家中去世。著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易杂说》、《书杂说》、《诗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敬乡录》及《吴正传文集》二十卷。
僧传灯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祖灯。无尽其字也。族王氏。四明人。父好谦。尝写华严经。五色舍利。见于笔端。师年方幼。叹曰。般若之验。一至于斯邪。即求出家。依郡之天宁东白明公。秉戒于开元奎律师。已而日溪泳公。来代明公说法。命掌纲维司藏钥。日溪升堂。师出问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乞赐指示。溪曰。十二时中。密密参究。忽然触著。却来再问。师抗声曰。无常迅速。生死事大。语未终。溪便喝。师遽礼拜。溪曰。见何道理。便尔作礼。师曰。开口即错。溪领之。服勤数载。复出参名德。以验其所證。时中峰本公在天目。方山瑶公居净慈。无见睹公住华顶。斗岩芳公主景星。师皆与之辨。诘其所印。盖不异日溪云。师得道已。思韬晦而护持之。乃入天台上云峰。缚草为庐。宴坐其间。虎狼蛇豕。交迹于户外。师摄伏之。不能加害。日与其徒修苦行。以自给。冬一裘。夏一葛。朝夕饭一盂。影不出山者。逾五十春秋。人多化之。有以土田为布施者。师辞曰。先佛以乞食为事。吾焉用此为。然天性尤孝谨。迎母童氏养山中。年九十四而终。众以非沙门行让之。师曰。世尊尚升忉利天。为母说经。我何人。斯敢忘所自哉洪武己酉春。示微疾。二月八日夜将半。顾左右曰。天向明乎。对曰未也。或曰。和尚正当此际何如。师破颜微笑曰。昔古德坐疾。有问者云。还有不病者乎。古德云有。又问云。何物是不病者。古德云。阿爷阿爷。师举此良久。又曰。如此唤做病得否。众无言。师曰。色身无尝早求證悟。侍者执纸乞偈。师曰。无偈便不可死耶。乃书曰。生灭与去来。本是如来藏。拶倒五须弥。廓然无背向。掷笔端坐而逝。寿七十八。腊五十七。火化。异香袭人。所获舍利。不可胜计。塔于峰之左原。大河卫镇抚林君性宗。尝从师游。师勉以忠孝。迄能为国宣劳。为时显人。恐师之行不白于丛林。请宋太史景濂文。宣师行业。其略云。呜呼。若禅师者。可谓能守道而弗迁者矣。古之僧伽。多寄迹岩穴。友烟霞而侣泉石。至有跬步不与尘俗接者。治内之功纯。务外之意绝也。风教日偷。学者。始不知自立。荣名利养之念。日交蚀于心胸。奔竞干请。无所不至。是以来有识者之讪侮。可胜叹哉。禅师一钵。自将策厉学徒于寂寞之滨。虽施者填委。振起颓废。重楼杰阁。弹指现前。亦未尝见其有为。震黄钟于瓦釜雷鸣之际。翔灵凤于众禽纷翥之时。谓为禅师矫弊之功。非耶。
黄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武昌蒲圻人,字彦传。顺帝至元元年中乡试,授庆元路鄮山书院山长。为人敦朴,学知务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