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60,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鸟传
词传
传国玺
分传
传志
序传
默传
传通
传纪
叙传
传集
传遽
象传
传龟
传继
《骈字类编》:鸟传(鸟传)
宋 孔平仲 咏道上松 雁带寒光去,鸟传春信来。
《漢語大詞典》:词传(詞傳)
传说;传奇。 明朱鼎《玉镜台记·开场》:“古今词传,纷纷迭出,雕鎪矫揉,虫技轰轰。”
分類:传说传奇
《國語辭典》:传国玺(傳國璽)  拼音:chuán guó xǐ
秦始皇取蓝田玉做成印信,令李斯在上面刻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子婴降汉时献出,高帝即位乃佩带之,后世代相传,号为传国玺。见《后汉书。卷四八。徐璆传》唐。章怀太子注引卫宏。
《漢語大詞典》:分传(分傳)
(1).谓分别撰写传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明史稿:“至於 李廷机 与 沈榷 、 沈一贯 , 毕自严 与 陈新甲 同传,未免鸞梟并栖,殊无分晰,不如史臣之分传也。”
(2).指单个人的传记,与“合传”相对而言。
《漢語大詞典》:传志(傳誌)
亦作“ 传誌 ”。 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文公能画:“又 欧文 説 林逋 亦能画,皆传志所不载也。” 清 恽敬 《〈李氏三忠事迹考证〉书后》:“ 宜兴 李庆来 鹿耔 采集先世三忠事蹟,为考证一卷,而以诸名人所为传志杂文冠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而废弃、外来、新造之语,皆不得代,此文辞之恒例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沿路有人发一张《克氏日报》,上面还载着许多弔文传志。”
《漢語大詞典》:序传(序傳)
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序,亦写作“叙”。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沿用其体,始称“叙传”。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
《漢語大詞典》:默传(默傳)
佛教语。不用言语,以心传心。《坛经·般若品》:“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漢語大詞典》:传通(傳通)
传递,联络。后汉书·杨震传:“ 圣 子女 伯荣 ,出入宫掖,传通姦赂。”
分類:传递联络
《漢語大詞典》:传纪(傳紀)
正史记述人物的两种体裁“纪”和“传”的合称。亦泛指史传。后汉书·孔融传:“窃观故事,前 梁怀王 、 临江愍王 、 齐哀王 、 临淮怀王 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 景 、 武 、 昭 、 明 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则不列传纪。”
《國語辭典》:叙传(敘傳)  拼音:xù zhuàn
一种文体。作者自叙家世、生平,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如班固著《汉书》有〈叙传〉上、下两卷。也作「序传」。
《漢語大詞典》:传集(傳集)
传命召集。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昨奉王爷将令,传集我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严饬里胥》:“先传集各图里及胥役等,当堂严为申飭。”
分類:传命召集
《漢語大詞典》:传遽(傳遽)
(1).传车驿马。亦指乘传车驿马的使者。周礼·秋官·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 郑玄 注:“传遽若今时乘传骑驛而使也。”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羣臣将传遽以告寡君。”《诗·大雅·江汉》“告成于王” 汉 郑玄 笺:“克胜则使传遽告成于王。”
(2).犹言供役使,奔走。礼记·玉藻:“凡自称……士曰传遽之臣。” 孔颖达 疏:“士位卑,给车马役使,故称传遽。”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奉公砥节,谢苞苴竿牘之私;守己俟时,絶传遽拜除之竇。” 清 钱谦益 《河南归德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郡守多传遽厥职,希望拜除,朕深患之。”
《國語辭典》:象传(象傳)  拼音:xiàng zhuàn
《易经》十翼之一,是解释爻象的文辞。相传为孔子所作。也称为「象辞」。
《韵府拾遗 支韵》:传龟(传龟)
后汉书阴识传赞恂恂苗胤传龟袭紫注公侯皆紫绶金印龟钮
《漢語大詞典》:传继(傳繼)
继承。礼记·学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唐 孔颖达 疏:“如今人传继 周 孔 是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董安于》:“功之受赏也,可传继之道也。”
分類: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