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传译(傳譯)
转译,翻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四夷传译而朝。”世说新语·言语“ 高坐 道人不作 汉 语”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高坐 ﹞性高简,不学 晋 语,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然神领意得,顿在言前。”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二:“ 大慈恩寺 僧 玄奘 所翻经论,既新传译,文义须精。”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结绳之治,不能行于文字传译之世也。”
《国语辞典》:传译员(传译员)  拼音:chuán yì yuán
从事转译、翻译的人。如:「此次大会,主办单位备有各国的传译员。」
《漢語大詞典》:使驿(使驛)
(1).驿站传送文书的人。后汉书·马严传:“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遑急,各以状闻。 严 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詔书勑问,使驛係道, 严 固执无贼,后卒如言。”
(2).传译的信使。后汉书·东夷传:“自中兴之后,四夷来宾,虽时有乖畔,而使驛不絶。”《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驛往来,观见礼化。”
《漢語大詞典》:使译(使譯)
传译的信使。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春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三国志·魏志·东夷传:“ 倭 人在 带方 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餘国, 汉 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三国志·魏志·东夷传:“ 魏 世 匈奴 遂衰,更有 乌丸 、 鲜卑 ,爰及 东夷 ,使译时通。”
分類:传译信使
《漢語大詞典》:译使(譯使)
负责传译的使者。汉书·地理志下:“ 黄支 之南,有 已程不国 , 汉 之译使自此还矣。”三国志·魏志·田畴传:“北边翕然服其威信, 乌丸 、 鲜卑 并各遣译使致贡遗, 畴 悉抚纳,令不为寇。”
《漢語大詞典》:敷译(敷譯)
传译,翻译。元史·百官志四:“艺文监,秩从三品。 天历 二年置。专以国语敷译儒书,及儒书之合校讎者俾兼治之。”
分類:传译翻译
《漢語大詞典》:译长(譯長)
古代主持传译与奉使的职官。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辅国侯、却胡侯……各一人,译长二人。”新唐书·裴矩传:“译长纵蛮夷与民贸易,在所令邀饮食,相娱乐。”
传译感通
【三藏法数】
传译者,谓西天传至东土,译彼梵语,成此华言也。盖此经前后凡二译。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僧佛度跋陀罗,于扬州谢司空寺,译梵本为三万六千偈,成六十卷。一唐證圣元年,于阗国僧实叉难陀,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增益九千偈,共前四万五千偈,成八十卷。即今流传者是也。感通者,佛度跋陀罗译经之时,感龙王遣二青衣童子,每日从池而出,以给瓶砚之水。实叉难陀译经之时,感天降甘露,徵应良多,备载传记也。(梵语佛度跋陀罗,华言觉贤。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