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遊游、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优游自得(優游自得)
悠闲如意。 汉
班固 :“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南史·何点传》:“招携胜侣,及名德桑门,清言赋咏,优游自得。” 宋
苏轼 :“吾丈优游自得,心恬体舒,必享龟鹤之寿。”
《國語辭典》:须臾(須臾) 拼音:xū yú
1.片刻、暂时。《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宋。
苏轼 〈〉诗:「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2.延年。《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
《國語辭典》:逍遥(逍遙) 拼音:xiāo yáo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庄子。让王》:「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也作「消遥」。
《國語辭典》:彷徨 拼音:páng huáng
1.徘徊不前。《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也作「旁皇」、「傍偟」、「徬徨」。
2.翱翔。《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國語辭典》:徬徨 拼音:páng huáng
徘徊不前。《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崔生疑心有甚奸情事了,不胜忿怒,遂走出堂前,走来走去,正自徬徨。」也作「彷徨」。
《國語辭典》:摇曳(搖曳) 拼音:yáo yì
1.飘荡、摇晃。南朝宋。
鲍照 〈〉:「飂戾长风振,摇曳高帆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
2.逍遥自在、优游自得。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二首之二:「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傍。」
《漢語大詞典》:须摇(須摇)
犹逍遥。优游自得貌。
《汉书·礼乐志二》:“神奄留,临须摇。”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须摇,须臾也。” 王先谦 补注引 钱大昭 曰:“须摇即须臾,摇臾声相近。”参见“ 须臾 ”。
《國語辭典》:须臾(須臾) 拼音:xū yú
1.片刻、暂时。《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宋。
苏轼 〈〉诗:「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2.延年。《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
《漢語大詞典》:相忘鳞(相忘鱗)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后因以“相忘鳞”比喻优游自得者。 晋
李颙 《经涡路作》诗:“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国语辞典》:许由洗耳(许由洗耳) 拼音:xǔ yóu xǐ ěr
许由归隐山林,优游自得,听到帝尧欲让位于己,便感到耳朵受到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典出汉。蔡邕《琴操。卷下。河间杂歌。箕山操》。后以许由洗耳比喻心性旷达,超脱于物外,而以接触尘俗之物为耻。《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句下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