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
典故
2
词典
22
分类词汇
29
共29,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交口
异口
万喙
群喙
举口
嗷嗷
籍籍
欢言
嚣嚣
积毁
粥粥
潝潝
噏噏
嚣谤
敖敖
《國語辭典》:
交口
拼音:
jiāo kǒu
1.众口同声、齐声。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宋。
陆游
书感
诗:「常记当年赋子虚,公卿交口荐相如。」
2.交谈、对谈。宋。
苏轼
〈
张文定公墓志铭
〉:「令大臣与议,无屈帝尊与虏交口。」《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彼此有意,只不曾交口。」
3.争吵。《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行至日晡,遇一个恶少后生,要买宝刀,两个交口厮争。」
分類:
口角
众口
对话
伤口
交谈
争吵
愈合
齐声
夏丏尊
《漢語大詞典》:
异口(異口)
亦作“异口”。
(1).不同的说法。
《
尉缭子·攻权
》
:“异口虚言,将无修容。” 明
徐渭
《寿史母序》
:“恭人居其上,天下之贤司隶,自髫至叟无或异口。”
(2).犹众口。参见“ 异口同声 ”。
分類:
众口
《漢語大詞典》:
万喙(萬喙)
众口。亦借指众人之言。 宋
刘克庄
《和南塘食荔叹》
:“邇来鷄舌擅瑰瑋,赞香誉味万喙同。”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
》
:“世之儒者,万喙一词。”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万喙息响,天下太平。”
分類:
众口
众人
《漢語大詞典》:
群喙
众口;众人的议论。 元
刘诜
《赠张汉臣游金陵诗》
:“大音既寥阔,羣喙何间关。”
分類:
众口
众人
议论
《漢語大詞典》:
举口(舉口)
(1).犹众口。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音辞
》
:“如此之类,举口皆然。”
(2).张口。
《西游记》
第四七回:“你不曾举口,怎么就吃了?”
分類:
张口
众口
《國語辭典》:
嗷嗷
拼音:
áo áo
拟声词:(1)形容哀号声。《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宋。
欧阳修
〈
绿竹堂独饮
〉诗:「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2)形容众口嘈杂声。《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也作「熬熬」。
分類:
哀鸣
叫呼
众口
鸣声
容众
呼声
愁怨
哀号
叫喊
喧杂
喊声
《國語辭典》:
籍籍
拼音:
jí jí
1.犹众口喧喧甚嚣尘上。《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汉书。卷六六。刘屈氂传》:「事籍籍如此,何谓秘也?」
2.纵横散落的样子。《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
3.声名盛大的样子。《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籍籍关外来,车徒倾国廛。」唐。
韩愈
〈
送僧澄观
〉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分類:
声名
众口
纵横交错
盛大
喧腾
众多
王明
《漢語大詞典》:
欢言
谓众口嘈杂地传说。
《
汉书·霍光传
》
:“又闻民间讙言 霍氏 毒杀 许皇后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
卷七:“ 建炎 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民间讙言天子航海东来。” 宋 郭彖
《
睽车志
》
卷二:“婢辈忽若惊魘,讙言暗中若有人手,丛杂捫索之状。”
分類:
众口
嘈杂
《國語辭典》:
嚣嚣(囂囂)
拼音:
xiāo xiāo
1.无欲自得的样子。《孟子。尽心上》:「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2.言语纷纭的样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分類:
自得
虚空
多言
喧哗
多言貌
虚空貌
得无
言貌
虚伪
《漢語大詞典》:
积毁(積毁)
谓众口不断毁谤。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
:“其察察如此,虽待物无私,方圆不碍,然疵陋者终恶忌积毁于上,以为背面不相副。”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
:“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无所阿附,有见嫉之积毁,无借誉之私援。” 明
归有光
《与余同麓太史书》
:“论者皆欲为 有光 择官,得清閒之任,以为随材,而不知 有光 之所苦,乃在于犯忤姦豪,其为怨毒积毁,入于持权者,已种深根。” 清
杨深秀
《狱中》
诗:“久拼生死一毛轻,臣罪偏由积毁成。”参见“ 积毁销骨 ”。
分類:
众口
不断
毁谤
《國語辭典》:
积毁销骨(積毀銷骨)
拼音:
jī huǐ xiāo gǔ
累积过多毁谤,而使人难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记。卷七○。张仪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分類:
众口
不断
毁谤
致人
死地
《漢語大詞典》:
粥粥
敬慎恭肃貌。 汉
贾谊
《
新书·容经
》
:“祭祀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
《汉书·礼乐志》
:“粥粥音送,细齐人情。”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粥粥,敬惧貌也。细,微也。以乐送神,微感人情,使之齐肃也。’粥音弋六反。” 清 恽敬
《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神道碑铭》
:“国家创业守成,诸大臣皆匑匑粥粥,如不胜衣。其庥懿之謨,鸿讜之论,敷陈密微者,朝廷时布之远邇,以为天下光。”
分類:
敬慎
肃貌
《國語辭典》:
潝潝
拼音:
xì xì
朋比为奸,众口附和的样子。《诗经。小雅。小旻》:「潝潝訾訾,亦孔之哀。」也作「翕翕」、「歙歙」。
分類:
容众
众口
附和
《漢語大詞典》:
潝潝訾訾
谓众口附和,诋毁诽谤。
《诗·小雅·小旻》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毛 传:“潝潝然患其上,訿訿然思不称乎上。” 孔颖达 疏:“潝潝为小人之势,是作威福也;訾訾者,自营之状,是求私利也。”亦省作“ 潝訿 ”。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吏部二·考察胁免
》
:“谓年来潝訿成风,乃有市井憸邪、千人所指如 马某 者,亦得借建言之名。” 林纾
《感秋赋》
:“嗟皇父之孔圣兮,日潝訿以自恣。”
分類:
众口
附和
诋毁
毁诽
诽谤
《漢語大詞典》:
噏噏
形容众口附合。
《
荀子·修身
》
:“
《
诗
》
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
《诗·小雅·小旻》
作“潝潝訿訿”, 朱熹 集传:“潝潝,相和也。”参阅 清 俞樾
《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荀子诗说》
。
分類:
容众
众口
附合
《國語辭典》:
嚣谤(囂謗)
拼音:
xiāo bàng
众人毁谤。南朝齐。
王融
〈
下狱答辞
〉:「良由缘浅寡虞,致贻嚣谤。」
分類:
众口
《國語辭典》:
敖敖
拼音:
áo áo
长的样子。《诗经。卫风。硕人》:「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國語辭典》:
敖敖
拼音:
ào ào
傲慢不逊的样子。《尔雅。释训》:「仇仇,敖敖,傲也。」
分類:
哀号
众口
长貌
谗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