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2,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昼伏
伏火
庚伏
一伏
降伏
伏奏
龙伏
伏流
摘伏
伏几
伏节
阴伏
伏中
伏罪
伏匿
《國語辭典》:昼伏(晝伏)  拼音:zhòu fú
白天时潜伏隐藏不活动。《三国演义》第一○○回:「斜谷若有魏兵守把,汝二人引本部军越山岭,夜行昼伏,速出祁山之左,举火为号。」
分類:白天隐蔽
《漢語大詞典》:伏火
(1).农历六月黄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古谓“伏火”。 北周 庾信 《奉和初秋》诗:“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
(2).道家炼丹,调低炉火的温度谓“伏火”。 唐 朱庆余 《赠道者》诗:“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居四郎伏硃锻丹砂:“其法取辰锦颗块砂,不计多少,以一药铺盖煅之,朱已伏火,即日用炭火二两空养。”
《漢語大詞典》:庚伏
即三伏。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故三伏亦称“ 庚伏 ”。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之二:“候极南讹,日临庚伏。” 宋 朱熹 《次韵秀野署中》:“病随庚伏尽,尊向晚凉开。”宋史·职官志四:“祕书监岁於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遇庚伏则前期遣中使諭旨,听以早归。”参阅初学记卷四。
《骈字类编》:一伏
左传:衷戎师注:前后及中三处受敌。疏:前后及中三处受敌者,前谓第一伏逆其前也,后谓祝𣆀及后伏逐其后也,中谓第二伏,击其中也。衷戎师者,谓戎师在三伏之中。
分类:一伏
《國語辭典》:降伏  拼音:xiáng fú
1.降服、制伏。《红楼梦》第四四回:「他日后得罪了你,我自然也作主,叫你降伏就是了。」
2.已投降的人。《抱朴子。内篇。微旨》:「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贤者,诛戮降伏。」
《漢語大詞典》:伏奏
谓俯伏上奏。南齐书·倖臣传论:“伏奏之务既寝,趋走之劳亦息。”
分類:俯伏上奏
《骈字类编》:龙伏(龙伏)
唐 杨炯 广溪峡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唐 吕岩 酹江月 水虎潜形,火龙伏体,万丈毫光烈。
《國語辭典》:伏流  拼音:fú liú
石灰岩分布区,地面上的河流,中途忽然流入岩洞,在地下流动。
《漢語大詞典》:摘伏
犹折服。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严先生祠堂记:“ 张伯玉 守 河阳 ,作《六经阁记》,先託游士及在职者各为之,凡七八本,既毕,并会於府。 伯玉 一一閲之,取纸书十四字,遍示客曰:‘ 六经阁 ,诸子、史、集在焉,不书,尊经也。’时 曾子固 亦预坐,惊起摘伏。”参见“ 折服 ”。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时然临下邑,摘伏信如神。”旧唐书·玄宗纪上:“内外官人被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涤,选日依次叙用。”《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蒞任之后,摘伏发隐,不畏豪横。”
《國語辭典》:折服  拼音:zhé fú
1.说服,使他人屈服。《三国演义》第七九回:「一人挺身而出,愿往折服之。」
2.佩服、信服。如:「他毫无私心的奉献,令人大为折服。」清。徐珂《清稗类钞。异禀类。于文襄彊记》:「于曰:『吾以为君所专司,故不复记忆,今奈何?』梁愧无以答。于曰:『老夫代公思之。』因默坐斗室刻馀,录出,所差惟一二字耳,梁大折服。」
《国语辞典》:伏几  拼音:fú jī
上半身往前,趴伏在桌子上。汉。桓宽《盐铁论。盐铁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红楼梦》第一回:「士隐于书房閒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矇胧睡去。」
《漢語大詞典》:伏节(伏節)
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汉书·刑法志:“於是师旅亟动,百姓罢敝,无伏节死难之谊。”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余 颠沛殞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 余 孙 伦 吏,使蒙伏节之报。” 唐 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五人﹞皆伏节尽忠,身死王事。”
《國語辭典》:阴伏(陰伏)  拼音:yīn fú
1.阴私、秘密。《汉书。卷六六。杨敞传》:「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
2.暗中埋伏。《新唐书。卷一五五。马燧传》:「阴伏万人,将以掩燧。」
《漢語大詞典》:伏中
指三伏期间。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伏中微洩,秋候自当清泰。”
分類:伏中三伏
《國語辭典》:伏罪  拼音:fú zuì
1.承认自己的罪。《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
2.犯罪处了死刑。《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
3.隐伏未发的罪。《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语在长传。」
《漢語大詞典》:伏匿
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 ,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分類:隐藏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