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隐擿伏(發隱擿伏)  拼音:fā yǐ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用以形容吏治精明。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擿伏,敏捷如神。」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奸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姦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也作「发擿奸伏」、「发擿奸伏」、「发奸擿伏」、「发奸摘隐」、「发隐擿伏」、「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國語辭典》:发擿奸伏(發擿姦伏)  拼音:fā tì jiān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指吏治精明。《宋史。卷三三○。李参传》:「参无学术,照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奸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也作「发奸擿伏」。
《國語辭典》:发奸擿伏(發姦擿伏)  拼音:fā jiān tì fú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形容吏治精明。《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也作「发擿奸伏」、「发擿奸伏」、「发奸擿伏」、「发奸摘隐」、「发隐擿伏」、「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漢語大詞典》:发奸摘伏(發姦摘伏)
同“ 发姦擿伏 ”。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姦摘伏,有若神明。”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又发姦摘伏,有若神明。”
《漢語大詞典》:反吟伏吟
古时术数的迷信说法。以人的生辰八字,附会人事,推算吉凶祸福及婚姻成败。谓木星与太阳相对为反吟,木星压太阳为伏吟。参阅 明 万民英 ( 育吾山人 )《三命通会六·总论岁运》
《國語辭典》:狐凭鼠伏(狐憑鼠伏)  拼音:hú píng shǔ fú
像狐、鼠一样潜伏。比喻小人失势,因胆怯而到处藏匿。如:「一清专案使得黑道分子狐凭鼠伏,到处藏避。」也作「狐潜鼠伏」。
《漢語大詞典》:鸿隐凤伏(鴻隱鳳伏)
比喻贤才不遇。 清 蒲松龄 《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盖当鸿隐凤伏,斥鷃得而笑之,而不知一朝奋迹,閶闔可叫而开不难也。”
分類:贤才不遇
《漢語大詞典》:侯伏侯
复姓。 北周 有 侯伏侯龙恩 。见周书·武帝纪上
分類:复姓北周
《國語辭典》:祸福倚伏(禍福倚伏)  拼音:huò fú yǐ fú
祸与福互相依存,往往福因祸而生,而祸中也潜伏有福的因子。参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条。如:「世事往往是祸福倚伏,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宋。刘一止 试馆职策:「故圣人畏无难而不畏多难,以其因难而能图也,又况祸福倚伏之理为未易料者。」
分類:相因因而
《漢語大詞典》:蠖屈鼠伏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姦佞:“ 宏楚 ( 李宏楚 )请以中尉意召 注 ( 郑注 )…… 元素 ( 韦元素 )以为然,召之。 注 至,蠖屈鼠伏,佞词泉涌。 元素 不觉执手款曲,諦听之忘倦。”
《漢語大詞典》:河出伏流
语出《淮南子·墬形训》“ 河 出 积石 ” 汉 高诱 注:“ 河 源出 崑崙 ,伏流地中方三千里, 禹 导而通之,故出 积石 。”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 周 室之势既微,其所餘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 河 出伏流,一泻千里之概。”
《漢語大詞典》:补伏(補伏)
补付,补给。《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 西门庆 笑道:‘谁叫他不唱与他听来。也不打紧处,到明日使小厮送他一两银子,补伏他,也是一般。’”
分類:补给
《國語辭典》:不伏烧埋(不伏燒埋)  拼音:bù fú shāo mái
烧埋,元代对于负命案责任的人,除判决刑罚外,另外必须付给苦主赔偿金,作为死者烧埋的费用。后以不伏烧埋比喻不服罪、不甘心。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便死也只吃杯淡酒何伤害?到底个不伏烧埋。」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你待教我从实取责,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不伏烧埋。」也作「不服烧埋」。
《國語辭典》:不伏手  拼音:bù fú shǒu
不合用、不听使唤。《红楼梦》第四○回:「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也作「不顺手」。
分類:不顺手
《國語辭典》:不伏水土  拼音:bù fú shuǐ tǔ
无法适应某地的气候、饮食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嘉此时不伏水土,卧病车中。」也作「不服水土」、「不习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