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6,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泥伏
踞伏
鸾伏
湮伏
邀伏
掩伏
燕伏
踏伏
四伏
卧伏
贴伏
体伏
伏善
喑伏
郁伏
《漢語大詞典》:泥伏
比喻安于下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
分類:下位
《漢語大詞典》:踞伏
蹲伏。 吴嘉德 《红色的炮兵》:“我们的‘克鲁白’也奉命参战,它像一只猛虎,踞伏在 龙冈 东南的山头上。”
分類:蹲伏
《漢語大詞典》:鸾伏(鸞伏)
比喻贤士隐居。 唐 柳识 《吊夷齐文》:“初,先生鸿逸中州,鸞伏西山,顾薇蕨之离离,歌 唐 虞 之不还。”
分類:贤士隐居
《漢語大詞典》:湮伏
隐匿。 元 贡师泰 《送国字张教授》诗:“ 岐山 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伏。”
分類:隐匿
《漢語大詞典》:邀伏
设伏兵拦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河套:“今欲城 河 外以为守,出孤远之军,涉荒残之地,彼或徉为遁逃,潜肆邀伏;或抄掠其前,躡袭其后。”
《漢語大詞典》:掩伏
埋伏;藏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授以旗鼓,命掩伏山侧,余遂趋贼垒。”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你可以掩伏在近旁,听我们说些什么话,但不许有人露面。”
分類:埋伏藏匿
《骈字类编》:燕伏
李邕 春赋 蛇盘地蓄,燕伏岩猜。
《漢語大詞典》:踏伏
亦作“蹋伏”。亦作“蹹伏”。
(1).搜索敌人的伏兵。《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晋 杜预 注:“如今军行,前有斥候蹋伏。” 孔颖达 疏:“前有斥候蹋伏者,令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虑有伏兵,使蹋行之。”蹋,一本作“ 蹹 ”。南齐书·曹虎传:“ 虎 令辅国将军 朱公恩 领骑百匹及前行踏伏,值贼游军,因合战破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喜兆:“ 淮西 用兵时, 刘沔 为小将,军头颇易之,每捉生踏伏, 沔 必在数,前后重创,将死数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六年:“夏四月, 桓天生 復引 魏 兵据 隔城 ,詔游击将军 下邳 曹虎 督诸军讨之。辅国将军 朱公恩 将兵蹹伏。”
(2).倚伏。《西游记》第十回:“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 魏徵 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西游记》第三五回:“独自个坐在洞中,蹋伏在那石案之上,将宝剑斜倚案边,把扇子插於肩后,昏昏默睡着了。”
《國語辭典》:四伏  拼音:sì fú
到处潜伏。如:「危机四伏」。
分類:到处潜伏
《漢語大詞典》:卧伏
趴伏隐藏。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一个卧伏在深草丛里的青年姑娘,被烟味刺激得打了一个喷嚏,她忙用手背揉了揉渗出了泪花的眼睛,端好了枪,依然在注视着山下的村庄。”
分類:趴伏隐藏
《漢語大詞典》:贴伏(貼伏)
(1).紧贴着;黏附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梁彦:“物缘袜而上,渐至股际。捉衣而撼摆之,黏据不可下。顷入衿底,爬抓腰胁。大惧,急解衣掷地。捫之,物已贴伏腰间,推之不动,掐之则痛,竟成赘疣。”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平时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鲽鱼(比目鱼),我原猜想这种扁扁的像一只鞋底的鱼一定是贴伏在海底,行动极不灵活的。” 王西彦 《鱼鬼》:“塘水一寸一寸地低落了,塘塍边描绘出明显的年轮一般的纹圈,水草层次分明地贴伏在污泥里。”
(2).服帖;顺从。 徐志摩 《〈醒世姻缘传〉序》:“在它的跟前,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社会的习惯和迷信,都得贴伏的让路。”
《漢語大詞典》:体伏(體伏)
体察隐情。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一折:“则为那吏弊官浊民受苦,差小官亲体伏。”
分類:体察隐情
《国语辞典》:伏善  拼音:fú shàn
服从善道。《西游记》第二一回:「这泼猴著实无礼,再不伏善,反打破我门!」
《漢語大詞典》:喑伏
见“ 喑付 ”。
《漢語大詞典》:喑付
亦作“ 喑伏 ”。 思量,忖度。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你自喑付,则俺这水晶宫是一搭儿奢华处。” 元 无名氏 《九世同居》第一折:“我这里频嘱付,孩儿每自喑伏,休得恣荒淫酒色欢娱。”
分類:思量忖度
《漢語大詞典》:郁伏(鬱伏)
蕴藏隐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踞石而坐,西北雾顿开,下视 金竹里 以东……层层如碧玉轻綃,远近万状,惟顶以南,尚鬱伏未出。”
分類:蕴藏隐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