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伍胥
(1).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绎史·黄帝纪》注引《玄女兵法》:“ 黄帝 攻 蚩尤 ,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伍胥 ,问之。 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帝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为。’帝曰:‘为之若何?’曰:‘请攻三日,城必下。’乃设五旗五军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作“五胥”。
(2).指 伍子胥 。 唐 李白 《江上赠窦长史》诗:“ 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 , 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
(2).指 伍子胥 。 唐 李白 《江上赠窦长史》诗:“ 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 , 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
分類:伍子胥
《漢語大詞典》:伍相
指 伍子胥 。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三:“ 刘郎 浦口潮初长, 伍相 祠边月正明。” 程穆衡 笺:“《荆州记》:‘ 秭归 有 伍子胥 庙。’”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若不见 伍相 穷途 瀨 女逢,王孙 漂母 各英雄。”
分類:伍子胥
《漢語大詞典》:灵胥(靈胥)
(1).指 春秋 吴 伍子胥 。相传 伍子胥 死后为涛神,故称。 宋 文天祥 《送行中斋》诗之三:“ 鲁仲 偶不逢,随世本非愿, 灵胥 目未抉,端欲诣所见。”
(2).借指波浪,浪涛。《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 灵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五:“云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灵胥 八月涛。” 清 曹溶 《满江红·钱塘观潮》词:“谁盪激, 灵胥 一怒,惹冠衝髮。”
(2).借指波浪,浪涛。《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 灵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五:“云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灵胥 八月涛。” 清 曹溶 《满江红·钱塘观潮》词:“谁盪激, 灵胥 一怒,惹冠衝髮。”
《漢語大詞典》:白马素车(白馬素車)
《國語辭典》:吹箫(吹簫) 拼音:chuī xiāo
1.吹奏箫乐。《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漢語大詞典》:胥山
山名,相传因 伍子胥 而得名。有三:(1)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 ﹞乃自剄死。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 胥山 。”一说 吴 阖闾 时已有 胥山 之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之时大霸,筑 吴越城 ,城中有小城二,徙治 胥山 。”(2)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内 吴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吴山 ,《图经》云:‘ 春秋 时为 吴 南界故名。或曰以 子胥 名,譌 伍 为 吴 也。’亦名 胥山 。”(3) 浙江省 嘉兴市 张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嘉兴府》:“ 胥山 ,本名 张山 。相传 吴 使 子胥 伐 越 ,经营於此,因改今名。”
《漢語大詞典》:芦中人(蘆中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楚 之亡臣 伍子胥 奔 吴 ,至 江 ,渔夫渡之。见 子胥 有饥色,曰:‘为子取餉。’渔夫去后, 子胥 疑之,乃潜身於深苇之中。有顷,渔夫来,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后因以指 伍子胥 。 明 张煌言 《〈罗子木诗集〉序》:“﹝ 罗生 ﹞困顿颠躓,亦无以异乎芦中人。”
分類:伍子胥
《漢語大詞典》:四士
(1).指 禹 、 契 、 皋陶 、 后稷 。《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为司空, 契 为司徒, 皋陶 为李, 后稷 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 尹知章 注:“李,古治狱之官。”
(2).指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吕氏春秋·离俗》:“故如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者,其视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不慢于利,不牵于势,而羞居浊世,惟此四士者之节。” 高诱 注:“此四人,介之大者。”
(3).指 伍子胥 、 辅果 、 穆生 、 邹阳 。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 子胥 知 姑苏 之有麋鹿; 辅果 识 智伯 之为 赵 禽; 穆生 谢病,以免 楚 难; 邹阳 北游,不同 吴 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4).指 蜀 中四士: 司马相如 、 严君平 、 王褒 、 扬雄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灵用文艺。” 陈熙晋 注引 左思 《蜀都赋》:“蔚若 相 如,皭若 君平 , 王褒 韡曄而秀发, 扬雄 含章而挺生。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考四海而为雋,当中叶而擅名。”
(5).指 吴中 四士: 包融 、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新唐书·包佶传》:“父 融 , 集贤院 学士,与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有名当时,号 吴中 四士。”
(2).指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吕氏春秋·离俗》:“故如 石户之农 、 北人无择 、 卞随 、 务光 者,其视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不慢于利,不牵于势,而羞居浊世,惟此四士者之节。” 高诱 注:“此四人,介之大者。”
(3).指 伍子胥 、 辅果 、 穆生 、 邹阳 。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是故 子胥 知 姑苏 之有麋鹿; 辅果 识 智伯 之为 赵 禽; 穆生 谢病,以免 楚 难; 邹阳 北游,不同 吴 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4).指 蜀 中四士: 司马相如 、 严君平 、 王褒 、 扬雄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灵用文艺。” 陈熙晋 注引 左思 《蜀都赋》:“蔚若 相 如,皭若 君平 , 王褒 韡曄而秀发, 扬雄 含章而挺生。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考四海而为雋,当中叶而擅名。”
(5).指 吴中 四士: 包融 、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新唐书·包佶传》:“父 融 , 集贤院 学士,与 贺知章 、 张旭 、 张若虚 ,有名当时,号 吴中 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