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引《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漢語大詞典》:伊凉(伊涼)
亦作“ 伊凉 ”。 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 宋 苏轼 《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诗:“自酌金樽劝 孟光 ,更教长笛奏《伊》《凉》。”凉,一本作“ 凉 ”。 宋 刘子寰 《花发沁园春·呈史沧洲》词:“换谱《伊》《凉》,选歌 燕 赵 ,一番乐事重起。”凉,一本作“ 凉 ”。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李光 《集诗述感》:“歷尽苍茫身世感,悲歌为汝按《伊》《凉》。”参见“ 伊州 ”、“ 凉州 ”。
分類:二曲
《國語辭典》:吾伊 拼音:wú yī
读书的声音。宋。黄庭坚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歌三章和之诗三首之一:「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也作「伊吾」、「咿唔」。
《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引《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漢語大詞典》:伊阙(伊闕)
(1).地名。在今 河南 洛阳市 南。即 春秋 周 阙塞 。因两山相对如阙门, 伊水 流经其间,故名。《左传·定公八年》:“秋, 晋 士鞅 会 成桓公 ,侵 郑 ,围 虫牢 ,报 伊闕 也,遂侵 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又北入 伊闕 。昔 大禹 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间北流,故谓之 伊闕 矣。 春秋 之 闕塞 也。” 唐 张说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松柏接于 邙山 ,丘陵对于 伊闕 。”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河渠·禹凿龙门山》:“ 贾让 言 禹 凿 龙门 ,辟 伊闕 ,析 底柱 ,破 碣石 。” 清 姚鼐 有《寄和刘海峰三丈游伊阙之作》,有“西登 闕塞 眺 黄河 ”之句。 郭沫若 《我是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 秦 将 白起 战败 韩国 ,斩首二十四万于 伊阙 。”
(2).古关名。在 伊阙 山上。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
(2).古关名。在 伊阙 山上。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
《漢語大詞典》:伊傅
伊尹 和 傅说 的合称。均为 商 代的贤相。相传 傅说 曾筑于 傅岩 之野, 武丁 访得,举之为相。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 成汤 文 武 之君, 皋陶 伊傅 周 召 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 宋 陆游 《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诗:“正如志士才不称,心慕 伊 傅 终何施。”参见“ 伊尹 ”。
《韵府拾遗 支韵》:有伊
梁简文帝七励五饪调神三芝辅性用康仁寿以弘贞正乃使有伊之徒调尝鼎味
《漢語大詞典》:桓伊笛
见“ 桓郎笛 ”。
《漢語大詞典》:桓郎笛
《晋书·桓伊传》载, 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 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 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饮宴, 安 侍坐。帝命 伊 吹笛,吹一弄后, 伊 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 安 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 谢公 旷达,暮年垂泪,听 桓郎 笛。” 清 赵翼 《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 桓伊 筝,聊破弥远钻。” 清 徐夔 《闻笛有忆》诗:“谁将清夜 桓伊 笛,吹入 山阳 向秀 心。”参见“ 桓伊三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