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投伊大瓮


《邵氏闻见录》卷六~54~
国初,赵普中令为相,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瓮中,满即焚于通衢。
典故

《豫章集》卷五〈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其一:「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典故
莘渭
 
载同归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周文王
 
太公望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8~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例句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杜甫 伤春五首

典故
伊川叹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晋·杜预注:「辛有,周大夫。伊川,周地。伊,水也。被发而祭,有象夷狄。」

例句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吴融 金桥感事

典故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崔骃〉~705~
建武初,朝廷多荐言之者,幽州刺史又举篆贤良。篆自以宗门受莽伪宠,惭愧汉朝,遂辞归不仕。客居荥阳,闭门潜思,著周易林六十四篇,用决吉凶,多所占验。临终作赋以自悼,名曰慰志。其辞曰:「嘉昔人之遘辰兮,美伊、傅之●时。应规矩之淑质兮,过班、倕而裁之。协准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载而垂绩。岂脩德之极致兮,将天祚之攸适?」
典故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皋陶

参考典故
伊吕
 
皋陶


《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赞》
「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曰:『……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皋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唐·李贤注:「尧举皋陶,汤举伊尹。」

例句

方将袭伊皋,永以崇夏殷。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伊皋争负鼎,舜禹让垂旒。 徐夤 依御史一本无御史二字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皇天未启升平运,不使伊皋相禹汤。 徐夤 伤前翰林杨左丞一本有赞图二字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

典故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霍光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传·序》
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

例句

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典故
伊籍一拜
 
伊籍懒

相关人物
伊籍
 
孙权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伊籍传》
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先主之在荆州,籍常往来自托。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从入益州。益州既定,以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见待亚于简雍、孙乾等。遣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既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籍之机捷,类皆如此,权甚异之。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例句

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李瀚 蒙求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典故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吕尚(姜太公)

参考典故
太公望
 
阿衡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赞》
「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唐·颜师古注:「伊,伊尹。吕,吕望也。」

例句

苍生属伊吕,明主仗韩彭。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 孟郊 罪松

伊吕深可慕,松乔定是虚。 杜淹 召拜御史大夫赠袁天纲

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 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典故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皮日休·桃花赋〉~8346~
伊祁氏之作春也,有艳外之艳,华中之华,众木不得,融为桃花。
典故
伊吾志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2909~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哀平閒,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许之。会匈奴衰弱,莎车王贤诛灭诸国,贤死之后,遂更相攻伐。小宛、精绝、戎庐、且末为鄯善所并。渠勒、皮山为于窴所统,悉有其地。郁立、单桓、孤胡、乌贪訾离为车师所灭。后其国并复立。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臧宫〉~697~
论曰:中兴之业,诚艰难也。然敌无秦、项之彊,人资附汉之思,虽怀玺纡绂,跨陵州县,殊名诡号,千队为群,尚未足以为比功上烈也。至于山西既定,威临天下,戎羯丧其精胆,群帅贾其馀壮,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玩兵之日。臧宫、马武之徒,抚呜剑而扺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矣。光武审黄石,存包桑,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岂其颠沛平城之围,忍伤黥王之陈乎?
典故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周公


《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赞》
「周勃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吕,立孝文,为汉伊周,何其盛也!」唐·颜师古注:「处伊尹、周公之任。」

例句

处贵有馀兴,伊周位不如。 钱起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典故
贻伊戚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风之什·小明〉~447~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汉·郑玄笺云:「诒,遗也。我冒乱世而仕,自遗此忧。」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四年〉~257~
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已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晋·杜预注:「取其自遗忧。」
典故
致君尧舜
 
致君尧汤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孟子注疏》卷九下〈万章章句上〉~70~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末闻以割烹也。林氏曰:「以尧舜之道要汤者,非实以是要之也,道在此而汤之聘自来耳。犹子贡言夫子之求之,异乎人之求之也」愚谓此语亦犹前章所论父不得而子之意。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例句

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國語辭典》:吾伊  拼音:wú yī
读书的声音。宋。黄庭坚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歌三章和之诗三首之一:「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也作「伊吾」、「咿唔」。
分類:伊吾读书
《漢語大詞典》:伊傅
伊尹 和 傅说 的合称。均为 商 代的贤相。相传 傅说 曾筑于 傅岩 之野, 武丁 访得,举之为相。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 成汤 文 武 之君, 皋陶 伊傅 周 召 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 宋 陆游 《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诗:“正如志士才不称,心慕 伊 傅 终何施。”参见“ 伊尹 ”。
《國語辭典》:伊尹  拼音:yī yǐn
人名。名挚,商初的贤相。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漢語大詞典》:伊皋
亦作“伊皐”。 伊尹 , 商 代名相, 皋陶 , 舜 之大臣,掌刑狱之事。后常并称,喻指良相贤臣。 汉 刘向 《九叹·愍命》:“ 三苗 之徒以放逐兮, 伊 皋 之伦以充庐。”后汉书·班固传:“将军宜详 唐 殷 之举,察 伊 皋 之荐。” 李贤 注:“ 尧 举 皋陶 , 汤 举 伊尹 。” 唐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 伊 皋 运元化, 衞 霍 输筋力。” 王琦 注:“ 伊尹 、 皋陶 ,以喻美宰臣。” 元 耶律楚材 《再赓仲祥韵寄之》:“素负经济才,人品 伊 皋 伦。”皋,一本作“ 皋 ”。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嗟君子之出辅兮,孰不愿为 伊 皋 。”
《漢語大詞典》:伊霍
商 伊尹 和 汉 霍光 。 伊尹 放 太甲 于 桐 , 霍光 废 昌邑王 ,立 宣帝 。后常并称,泛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后汉书·宦者传序》:“或称 伊 霍 之勋,无谢於往载;或谓 良 平 之画,復兴於当今。”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若能行废立之事, 伊 霍 復见今日。”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世之称悖逆则云 商 冒 ,论忠顺则曰 伊 霍 者,何哉?” 元 揭徯斯 《艺文监贺表》:“陛下如日东升,以天下养。虽任寄 伊 霍 之重,足以发皇明;必治资 任 姒 之贤,有以基王化;尚致怡愉之乐,式彰孝弟之风。”
《國語辭典》:伊吕(伊呂)  拼音:yī lǚ
商代伊尹与周代吕尚。二人皆为辅佐君主的贤臣。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明。沈采《千金记》第二出:「自愧才兼文武,惭非伊吕之俦;胸有甲兵,颇让孙吴之术。」
《漢語大詞典》:伊祁氏
春神。 唐 皮日休 《桃花赋》:“ 伊祁氏 之作春也,有艳外之艳,华中之华,众木不得,融为桃花。”
分類:春神
《國語辭典》:伊周  拼音:yī zhōu
伊尹与周公。二人并为辅佐之才。《文选。潘岳。西征赋》:「彼负荷之殊重,虽伊周其犹殆。」《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历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
《漢語大詞典》:伊旦
即 伊尹 和 周公 。 周公 名 旦 ,与 伊尹 并称 伊旦 。《宋书·乐志四》:“三 王 到氏 ,文武赞,丞相作辅,属 伊旦 。”
分類:伊尹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