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仿 → 髣仿”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趋风(趨風)
亦作“趍风”。
(1).疾行至下风,以示恭敬。《左传·成公十六年》:“ 郤至 三遇 楚子 之卒,见 楚子 ,必下,免胄而趋风。”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一:“是故 虞卿 一言,而 秦 之震惧趋风,驰指而请备。”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 耒 , 淮 楚 晚进,场屋后来,辱登门墻,尝备官属,当趋风於末座,乃首贄於长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双缢庙》:“縞袂趋风,匹夫之志难夺;红颜赴义,匹妇之谅可悲。”
(2).引申指瞻仰风采。 宋 曾巩 《越州贺提刑夏倚状》:“ 巩 於此备官,云初託庇,喜趋风之甚邇,谅考履之惟和。”
(3).闻风而来。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一:“自然 乐毅 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4).引申指追随仿效。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章碣:“ 碣 有异才,尝草创诗律,於八句中,足字平侧,各从本韵……自称变体。当时趋风者亦纷纷而起也。” 明 汤显祖 《与许仰亭吏部书》:“太学趍风之后,音徽邈绵,南国多年,山川映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见朋辈中钻研古书,不工制艺者,遇稍解风雅之主司,多以二三场殫洽见收;而一二揣摩时尚,趋风乘沫之士,迄老死不获知遇。”
《漢語大詞典》:相师(相師)
互相学习、仿效。 唐 韩愈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好利之党,相师成风。” 清 薛福成 《西法为公共之理说》:“夫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盖相师者未必无相胜之机。”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
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隋书·百官志:“太卜署有卜师、相师……助教等员。” 唐 卢肇 《嘲游使君》诗:“莫道世人无 袁 许 ,客子由来是相师。”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笑曰:‘大哥过虑, 阿瞒 自是相师。’”
《漢語大詞典》:作达(作達)
(1).谓仿效放达行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浑 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
(2).指放达。 清 钱谦益 《负郭》诗:“ 阮氏 籍 咸 俱作达,公孙朝穆故堪邻。” 清 黄景仁 《冬夜左二招饮》诗:“作达信有涯,生天独甘后。”
分類:放达仿效
《國語辭典》:效尤  拼音:xiào yóu
故意仿效他人错误的行为。《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悲哉!彼徒见人皆相诳,从而效尤。不知天道好还,善诳者终遇诳也。」
分類:仿效不好
《漢語大詞典》:祖意
(1).祖师的心意。 唐 李山甫 《赋得寒月寄齐己》:“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
(2).指仿效他人诗文的含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六《〈沈园〉诗祖意》,谓 宋 陆游 《沈园》诗仿 唐 妓 徐月英 《送人》诗意。《光明日报》1982.7.11:“笔者以为‘何瓦琴句’的上联,祖意于 三国 虞翻 的一段话。”
《國語辭典》:刻鹄(刻鵠)  拼音:kè hú
1.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参见「刻鹄类鹜」条。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
2.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鹄类鹜」条。《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國語辭典》:刻鹄类鹜(刻鵠類鶩)  拼音:kè hú lèi wù
虽然雕不成天鹅,尚类似野鸭。语本汉。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比喻仿效虽欠逼真,但仍近似。《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刻鹄类鹜,为学初成。」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比兴》:「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
《漢語大詞典》:依仿(依倣)
亦作“ 依放 ”。 仿效;依照。 汉 王充 论衡·奇怪:“此或时见三家之姓,曰 姒 氏、 子 氏、 姬 氏,则因依放,空生怪説。”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凡所撰今语,皆依倣旧辞。” 宋 苏轼 《上韩太尉书》:“皆依放儒术六经之言,而取其近似者以为口实。”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然而岂惟公爱依倣 孔子 ,僕亦未尝不愿依倣之也。”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义序》:“乃独取先生之文,相与依倣而驰骋。” 章炳麟 《论式》:“然则依放典礼,辨其然非,非涉猎书记所能也。”
分類:仿效依照
《國語辭典》:拟古(擬古)  拼音:nǐ gǔ
摹仿古人的诗文。由汉代扬雄拟《易经》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拟《尔雅》作「方言」,拟《离骚》作「反离骚」而首开其风气。
《漢語大詞典》:准法(準法)
(1).供人遵循的法度、仿效的模式。《书·太甲中》“欲败度” 唐 孔颖达 疏:“準法谓之度。” 方东树 《〈切问斋文钞〉书后》:“窃见诸贤之作,其陈义经物,论议可取者固多矣;而浅俗之词,谬惑之见亦不少。杂然登之,漫无别白,非所以示学者之準法也。”
(2).以“准”调和乐律的方法。《后汉书·律历志上》:“官无晓六十律以準调音者,故待詔 严崇 ,具以準法教子男 宣 。”参见“ 準 ”。
《漢語大詞典》:相效
相仿效。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开元 间, 明州 人 陈藏器 撰《本草拾遗》,云人肉治羸疾,自此閭阎相効割股。”
分類:相仿仿效
《漢語大詞典》:视效(視傚)
亦作“ 视傚 ”。 仿效,效法。《汉书·董仲舒传》:“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僕知文章为细事,求古人所用心者以教之,但学术卑浅,无以发人,使质美者无所视效,以至於有成耳。”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宗伯敷教扰民,以端治化,小大由之,有所视傚。”
分類:仿效效法
《國語辭典》:修养(修養)  拼音:xiū yǎng
1.修治涵养使学问道德臻于精美完善。元。张养浩〈寿子〉诗:「由弗修养,道乃违叛。」《红楼梦》第五三回:「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祀祖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
2.品德、风度。如:「他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
《國語辭典》:摹仿  拼音:mó fǎng
仿效。《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次日,墨迹陈了,又摹仿了寺里一颗印印上,然后交给济川,捧了进去。」也作「模仿」。
分類:摹仿仿效
《國語辭典》:模拟(模擬)  拼音:mó nǐ
模仿。如:「他善于模拟各种鸟兽的声音。」也作「摹拟」。
《漢語大詞典》:拟圣(擬聖)
(1).比拟圣人。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於天下者乎?”
(2).仿效圣人。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解》:“ 孟子 退自 齐 梁 ,述 尧 舜 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