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解巾  拼音:jiě jīn
脱下头巾。比喻出仕。《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昭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
《漢語大詞典》:出补(出補)
出任官职。晋书·唐彬传:“ 泰始 初,赐爵关内侯。出补 鄴 令。”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國語辭典》:调补(調補)  拼音:diào bǔ
选任同等官吏,以更动或递补他处职官。《晋书。卷三八。宣五王传。平原王干传》:「干虽王大国,不事其务,有所调补,必以才能。」
《漢語大詞典》:论官(論官)
选用使任官吏。论,通“ 抡 ”。荀子·君道:“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历位(歷位)
(1).逾越位次。孟子·离娄下:“礼,朝廷不歷位而相与言,不踰阶而相揖也。” 朱熹 集注:“歷,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
(2).谓任职;在职。 汉 王凤 《荐辛庆忌》:“ 庆忌 前在两郡,著功迹。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乡。” 晋 石崇 《思旧引》序:“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
(3).指所任官职达到的地位或品阶。汉书·张延寿传:“ 延寿 已歷位九卿,既嗣侯,国在 陈留 ,别邑在 魏郡 ,租入岁千餘万。”
《漢語大詞典》:朱绿
1.唐四品五品官服用朱,六品以下用绿。引申为作官。
2.谓选任官员。
《漢語大詞典》:双笔(雙筆)
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汉官仪:“尚书令僕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旧唐书·李峤传:“﹝ 李嶠 ﹞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后以“双笔”为颂人出任官职或文才出众之词。 唐 韩翃 《送中兄典邵州》诗:“百城兼领 安南 国,双笔遥挥 王左君 。” 宋 陈师道 《再酬智叔见赠》:“论文正可簪双笔,譊舌行看赐上樽。” 宋 岳珂 桯史·状元双笔:“ 王沂公 始就乡举, 珏 偶俟其姻于棘围之外遇之,明日以双笔要而遗之,曰:‘公必冠多士,位宰相,它日无相忘。’”
《国语辞典》:官拜  拼音:guān bài
担任官职。《三国演义》第二回:「官拜河东太守,自来骄傲。」
《漢語大詞典》:就吏
(1).谓接受吏人逮捕。汉书·萧望之传:“ 萧太傅 素刚,安肯就吏?”
(2).就任官吏。晋书·阮籍传:“於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
《漢語大詞典》:夺服(奪服)
谓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后汉书·桓焉传:“踰年,詔使者赐牛酒,夺服,即拜光禄大夫,迁太常。”新唐书·张俭传:“时 俭 以母丧,夺服为使者抚纳之。”
《國語辭典》:官纪(官紀)  拼音:guān jì
官吏的纪律。《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神龙中,官纪荡然,有司大集选者,既无阙员,则置员外官二千人。」也称为「官方」。
分類:任官法度
《漢語大詞典》:补署(補署)
补任官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丙辰,帝至 洛阳 ,入居宫中; 汴州 百官奉表来迎。詔諭以受 契丹 补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禽酋豪者,随职名高下补署。”
《漢語大詞典》:明选(明選)
严明地选任官吏。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是故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於明选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主印
掌印。指担任官职。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 唐 许浑 《赠何处士》诗:“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 唐 生不敢亲。”
《漢語大詞典》:金门步(金門步)
谓出入 金马门 。比喻担任官职或担任官职的人。《文选·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若遗 金门 步,见就玉山岑。” 吕向 注:“ 金门 谓 金马门 。言若能遗 金门 步,当见就我此山中也。” 唐 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山公 启事罢, 吉甫 颂声传,济济 金门 步,洋洋玉树篇。” 唐 韩翃 《送韦秀才》诗:“好忆 金门 步,功名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