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91,分260页显示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江仲达
求仲弓(德夫 )
苏轼(世称 苏东坡、东坡、苏端明、眉山公、坡老、坡公、坡仙、髯苏、老髯苏、玉局翁、雪堂翁、黄州迁客、儋耳翁、玉局仙、老坡、苏密州 别称 苏长公、狂副使、眉山先生苏公 雪堂、雪堂居士、东坡居士 子瞻、和仲 文忠 )
程建用(彝仲 )
李敏之(仲通 )
吕防(大防、微仲 汲国公 )
马仲良
毛渐(正仲 )
谢仲规
毕仲达
叶仲询
毕仲衍(夷仲 )
郭附(明仲 )
翁迈(和仲 )
杨仲孺
江仲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八年(1075)任徐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德夫。神宗熙宁九年中特科。善属文,与王安石为文字交。诗富雅趣。官终乐清县令。
全宋诗
求仲弓,字德夫,黄岩(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特科进士。仕终乐清令。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01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词学图录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有《东坡七集》、《东坡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苏轼(1036~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杭州、湖州等地。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复起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为北宋后期文坛领袖,词开豪放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唐宋四大家;亦工书画,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全集》等。曾作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填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对与黄鹤楼的有关的传说故事做了诗意的描述和渲染。在黄鹄山泉侧原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
全宋文·卷一八四九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次子。嘉祐二年登进士乙科,受欧阳修赏识。任凤翔府判官,入直史馆。熙宁间王安石变法,轼因政见分歧,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返京,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旋拜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其间曾被召还朝任礼部尚书等职。为元祐党争所累,绍圣初谪于惠州,再徙儋州。徽宗立,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其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传》、《书传》及《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事迹见《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程建用,字彝仲,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熙宁中进士。元丰间知中江。事见民国《眉山县志》卷七、一○。
全宋文·卷一八二七
程建用,字彝仲,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与苏轼兄弟同在学舍,家贫,艰难奉母。熙宁中登进士第,得秩西归。元丰中为中江县令,政尚清简,案无留牍。见苏辙《栾城集》卷一五《送程建用宣德西归》诗、《宋诗纪事》卷二六、《宋代蜀文辑存作者考》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7—1066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仲通。李迪后。博学好古,事母甚孝。以荫补郊社斋郎,调瑞金县主簿。后迁卫尉寺丞,知江宁府上元县,有循吏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龙游人,字大防。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累官知饶州府。有学行,从游者众。为龙游士子发举之第一人。
全宋诗
吕防,字大防,龙游(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元丰七年(一○八四)以临川知县权抚州州学教授(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二)。后奉祠,归家讲学。事见明万历《龙游县志》卷七、卷八。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五七〇
吕大防(一〇二七——一〇九七),字微仲,其先汲郡人,后徙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皇祐初进士及第,调冯翊主簿、永寿令。迁著作佐郎,知青城县,韩绛镇蜀,称其有王佐才。入为盐铁判官。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命为监察御史里行。以争濮王称考,出知休宁县。神宗立,通判淄州。熙宁元年知泗州,为河北转运副使,召直舍人院。韩绛宣抚陕西,命为判官,又兼河东宣抚判官,除知制诰。四年知延州,会环庆兵乱,落知制诰,以太常博士知临江军。数月徙知华州,除龙图阁待制、知秦州。元丰初,徙永兴。居数年,知成都府。哲宗继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迁吏部尚书。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国公。在位凡八年,宣仁后崩,出知颍昌府,寻改永兴军。未几,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居郢州。绍圣四年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赴贬所途中,卒于虔州信丰,年七十一。著有《杜工部年谱》(存)、《韩吏部文公集年谱》(存)、《吕汲公文录》。见《宋史》卷三四〇《吕大防传》。
马仲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九年(1076)任丰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正仲。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哲宗元祐初,累迁江东、两浙转运副使。时浙部水溢,疏通河道,水不为患。以秘阁校理为陕西转运使,摄帅泾原,日夜治军,破西夏兵于没烟寨。卒年五十九。
全宋诗
毛渐(一○三八~一○九六),字正仲,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知宁乡县。神宗熙宁中,知安化县。哲宗元祐初,知高邮军,历广东、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江西刑狱,江东两浙转运副使。入为右司郎中。以秘阁校理为陕西转运使,摄渭、秦、熙三州。复摄帅泾原。绍圣三年,知渭州(《续资治通鉴编》卷四八五),命下,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三四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四七
毛渐(一○三八——一○九六),字正仲,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治平四年进士及第,知宁乡县。熙宁中以边功擢著作佐郎,知安化县。召为司农丞,提举京西南路常平。元祐初知高邮军,迁广东运判,寻徙荆湖北路。又历江西提刑,江东、两浙运副。加集贤校理,入为吏部右司郎中。绍圣二年十月除秘阁校理,就为陕西转运使。未几,复摄帅泾原。绍圣三年进直龙图阁、知渭州,未行卒,年五十九。优赠龙图阁待制。所著有诗集十卷、《毛氏世谱》、《地理五龙秘法》、表奏十卷。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五,《宋史》卷二○二、二○四、二○九、三四八及《宋诗纪事》卷二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
谢仲规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二年(1069)任成都府路提举常平等事。熙宁十年(1077)任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元丰元年(1078)任兴化军知军。元丰六年(1083)任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毕仲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十年(1077)任衡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任太平州知州。元丰三年(1080)7月满。
叶仲询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元年(1078)任澧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夷仲。毕士安曾孙。登进士第。调沈丘令。入为司农丞,改中书检正。奉使契丹,宴射连破的,众人惊异。又尽记契丹朝仪节奏,绘图归献。后以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为官制局检讨官,擢起居郎。卒年四十三。有《中书备对》。
全宋诗
毕仲衍(一○四○~一○八二),字夷仲,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从古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调阳翟县主簿。与弟仲游同举进士,补沈丘县令,签书大名府节度判官,入为司农寺主簿。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检正中书户房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元丰二年(一○七九)为使辽正旦副使(同上书卷二九九)。以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官制局检讨官。五年,卒,年四十三。有《中书备对》三十卷,已佚。事见《西台集》卷一六《毕公夷仲行状》。《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七
毕仲衍(一○四○——一○八二),字夷仲,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毕士安曾孙,毕仲游之兄。以恩荫补太庙斋郎,调许州阳翟主簿。熙宁三年,与弟仲游同登进士第,补颍州沈丘县令。入为司农寺主簿,迁丞,吴充引为中书刑房检正。改太常丞。王圭与吴充不和,以仲衍为充所用,留滞不迁。置局定官制,为检讨官。官制行,擢起居郎。暴得疾,卒年四十三。著有《中书备对》十卷(一作三十卷)。见毕仲游《起居郎毕公夷仲行状》(《西台集》卷一六)及《宋史》卷二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郡人,字明仲。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知洪州新建县,除民疾苦。神宗熙宁中差权知昆山县,历殿中丞、两浙转运司管勾公事、大理寺丞。言者论其为吕惠卿妹夫,知昆山时搀夺职田米四百余石,追两官勒停。哲宗元符中为朝散大夫,后以朝奉大夫致仕。幅巾策杖,穷山林诗酒之适十八年,东南高士,皆从之游。卒年八十四。
全宋诗
郭附,字明仲,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知洪州新建县。后以朝奉大夫致仕,幅巾策杖,穷山林诗酒之适十八年,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卒年八十四。事见《吴郡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翁迈(一○四○~?),字和仲(《全闽诗话》丙集卷三作冲),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皇祐三年(一○五一)举乡试第一,时年十二(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七)。
杨仲孺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十年(1077)任信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