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94,分260页显示  上一页  206  207  208  209  210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孙际可(仲儒、景行 见行 )
杨觐光(星甫、星仲 彬宸、百芝 )
俞元良(仲骧 节悯 )
周镳(仲驭 )
朱懋华(仲韬 节悯 )
冯元飏(尔赓、元冲、元仲 留仙 别称 二冯 )
林枝桥(阳仲 存莪 )
刘若愚(玄仲 )
史躬盛(逢仲 存讱 )
谭贞和(訚仲 )
万文英(仲实 )
卫景瑗(仲玉 带黄 忠毅 )
郁成治(仲开 仁山 )
冯起纶(仲亨 )
许士柔(仲嘉 石门、朗庵 )
孙际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际可(1585年—1628年),字仲儒,又字景行,别号见行,浙江宁波府奉化县民籍。庚寅年(官年)二月初一日生,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乡试五十四名,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廷试三甲二百七十三名。吏部观政。授工部虞衡司主事,调礼部主客司主事,历员外郎、祠祭司郎中。崇祯元年分校礼部会试,三月,升为江西提学右参政,未至任,卒于道。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觐光(1585年—1635年),字星甫、星仲,号彬宸,又号百芝,山东招远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天启中,历任礼部主客司主事、精膳司郎中、祠祭司郎中,三年升江西右参政,加按察使,五年升陕西右布政使,兵备固原,六年升左布政。崇祯元年升南京太仆寺卿,迁通政使。
俞元良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俞元良(?—1645年),字仲骧,中国浙江海宁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监生中式壬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联捷癸未科进士。鲁王朱以海监国时,熊汝霖以数百人佔领海宁,当地百姓上万人迎接。熊汝霖欲选择一人负责带兵,而绅士持论皆首鼠状不愿担任,俞汝霖敷陈大义后,俞元良慨然接受,遂以监军兼海宁县知县。及清兵破城,与兄俞元礼一同殉节而死。清朝追谥节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仲驭。崇祯元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以言事被斥为民。伯父应秋、叔父维持阿附阉党,并列逆案,为之深感耻辱。罢官后结交东林,参与《留都防乱公揭》讨阮大铖事。弘光时为阮大铖诬陷至死。有《逊国忠记》。
维基
周镳(?—1645年),字仲驭,南直隶金坛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第一名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因丁忧去职。守丧结束,授南京礼部主事。上疏极论内臣、言官二事,言辞激烈,被崇祯帝怒斥为民,从此名闻天下。崇祯十五年(1642年),起为礼部主事,进郎中,为吏部尚书郑三俊倚重所倚。但其为人好名,文过饰非,被给事中韩如愈弹劾罢归。福王在南京即位,改元弘光。不久得罪马士英、阮大铖,被下诏狱,勒令自尽。
朱懋华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朱懋华(?—1645年),字仲韬,宁国府南陵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朱懋华是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担任定海知县。就任数月后北京被李自成攻陷,他率兵加入钱肃乐抗清队伍,加授职方主事;很快义军溃败,他忧愤不已,望海遥拜社稷后在县署自缢而死,清朝追谥节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6—1644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尔赓,号留仙。崇祯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与弟冯元飙俱以论中官有直声,时称二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颇得帝宠。以老乞休,代者未至而京城陷,乃由海道逃归。
维基
冯元飏(1586年—1644年),字尔赓,又字元冲、元仲,号留仙,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慈城)人,进士出身。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不久上疏告归还乡。但很快就起任为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迁苏松兵备参议。后迁福建提学副使。当朝大臣同族之子弟在乡里横行,冯元飏将其绳之于法,得罪廷臣,因而谪山东盐运司判官。崇祯十一年(1638年)辽东告急,山东守备紧急,因而摄济宁兵备事。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天津兵备副使。同年十月,擢右佥都御史、任天津巡抚,兼督辽饷。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军功荫一子为锦衣卫。当时其弟冯元飙已任兵部尚书,掌朝廷中枢。冯元飏以年老上疏辞职告归,但崇祯帝多有挽留,待之甚厚。与弟冯元飙并称“二冯”。不久京师城陷,冯元飏从海路撤退,回到家乡。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秋,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七○
林枝桥,字阳仲。新会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初授当涂令,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清道光《新会县志》卷九有传。
维基
林枝桥(1586年7月7日—1642年),字阳仲,别号存莪,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民籍。丙戌年五月二十二日生,己酉乡试五十一名,会试一百五十一名,廷试三甲七十名。刑部观政。母梁氏,弟枝荣、枝茂。娶陈氏,子尧世、尧徽、尧揆。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初授当涂县知县,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壬夏六月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
刘若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若愚(16世纪—17世纪),字玄仲,河南归德府获嘉县人。少孤,力学。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初授行人司行人,事祖母诚孝,待伯仲友恭,遍交海内名贤,以忠义相勉励。生平学问本于心性,博览经传,皆得其精。

人物简介

维基
史躬盛,字逢仲,号存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军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广德州知州,迁刑部主事,晋广东司员外、郎中,多所平反。崇祯初疏奏魏珰欺君误国五罪,谓澌灭廉耻,剥削元气,紊乱官方,鱼肉生灵,销耗物力,词甚剀切,奉俞旨。出任保定府知府,清苑前任知县黄宗昌升任御史后,弹劾首辅周延儒,延儒属托同乡史躬盛罗织罪名,诬陷黄宗昌。躬盛让继任的清苑知县崔泌之去办,被其回绝“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史躬盛恼羞成怒,诬其贪污钱粮三万七千余两,让其补清。崇祯三年(1630年),两人在巡按御史前争辩,在争辩激烈之时,崔泌之忿愤难平,当着巡按御史甘学阔的面,以拳殴打了顶头上司史躬盛。泌之遂被逮赴刑部大牢关押。后仕至江西瑞州知府。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贞和,字訚仲,太仆卿昌言次子。中南都副榜。以恩贡改北。天启五年,昌言没于官。平贼功,为当道尼不叙。和沥血叩阍,珰焰方张,不得请。崇祯元年,复上书陈情。烈宗悯之,赠太仆寺卿。荫和入监读书。拟授中书舍人知诰。敕慨然曰。当国者不急社稷而争门户,党锢难解,天下事不可为,此东汉之季也。乞诏差南还。
万文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仲实。崇祯间进士。为凤阳推官。崇祯八年,张献忠等部破城,未被搜获得免,脱归。福王任之为礼部主事,不赴。唐王授为兵部员外郎,监黄道周诸军,守广信。兵败赴水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陕西韩城人,字仲玉。天启五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崇祯四年征为御史,劾首辅周延儒纳贿行私。以父丧去。起原官,以疏救论温体仁下狱之言官,左迁。累官大理少卿。十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十七年,李自成克大同,被执不肯降。自成不杀而囚之,自缢死。
维基
卫景瑗(1586年—1644年),字仲玉,号带黄,陕西韩城县渚北村(今陕西省韩城市)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末官至大同巡抚。李自成破大同,卫景瑗拒降,自缢殉国。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与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交往极深,授河南府推官。崇祯四年(1631年),因被时任巡抚都御史范景文赏识,故以卓异被征授山西道监察御史。期间弹劾首辅周延儒纳贿行私数事,又劾吏部侍郎曾楚卿憸邪。崇祯帝不听。卫景瑗出按真定诸府。父丧归。守丧期满,起为河南道御史。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因疏论温体仁下狱,卫景瑗疏救,因此左迁行人司正。历官尚宝司丞、大理寺丞,进少卿。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赈济饥民,训练火器,政绩卓著。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大同,总兵姜镶开城投降。卫景瑗拒降,初六日于佛寺自缢。福王时,追赠兵部尚书,谥忠毅。《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郁成治,字仲开,号仁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八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八十五名,三甲一百三十五名进士。本年授湖广沅陵知县,七年本省同考。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擢江西道御史,本年降三级。四年补广东布政司照磨,五年升大理寺左寺副、大理寺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冯起纶,字仲亨,浙江宁波府慈溪县匠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知丰城县,丰故剧邑,起纶弭盗安民,民皆安堵。公余督诸生校艺,时细彩湾有巨樟,坏舟无算,百夫挽之不可动,起纶祷于武当山神,忽置高岸。升南京吏部主事,时翰林黄道周典试两浙,发策多讥刺时政,属起纶刷卷,以失检举降级,寻转兵部武选司,上疏陈八事,廷议韪之。升江西南昌兵备副使,改督四川学政,寒士怀之。弘光南京继位,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起复为福建右布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仲嘉。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以屡上疏坚持恢复《光宗实录》被魏忠贤削改前之原录,为辅臣温体仁所阻,乃具揭争之,触怒体仁,出为南京国子祭酒,进尚宝少卿,卒。
维基
许士柔(1587年—1642年),字仲嘉,号石门,晚号朗庵,南京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六十五名,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改任庶吉士,四年授翰林院检讨,五年养病。崇祯元年补原职,升侍讲,管诰敕撰文,充经筵日讲官。四年顺天同考,六年升右中允,七年升右谕德,八年充经筵讲官,升任右庶子,负责右春坊事务。在此之前,魏忠贤已经编辑了《三朝要典》,因《光宗实录》的记载和《要典》相矛盾,于是称叶向高等人所编撰的不真实,应该重新撰写,恣意篡改删削与《要典》相抵触的地方。崇祯改元,烧毁了《要典》,而被篡改的《光宗实录》如故。崇祯六年,少詹事文震孟奏称:“先帝实录是阉党的曲笔之作,应当改正依照原来的实录。”当时温体仁当权,与王应熊等人暗中阻挠,事情便沉寂下来。许士柔愤然地说:“如此,则《要典》也不必焚毁。”于是上奏说“先帝的实录的总记,唯独省略了世系。皇帝孕育的年份,诞生的日期,没有记载。命名的大典,养育的府邸名号,没有记载。皇帝母亲出自哪个家族,封号是什么,没有记载。这些都是原实录详细记载的,而篡改的实录有意删除了。原实录的修成,在皇帝进入养育府邸的日子,犹且详细慎重如此。新实录的呈奉,在皇帝登基之初,却怎么如此粗略草率,使本朝的皇父子、母后、兄弟等大伦,都含混不明,空缺而不做考察。它怎么称得上是信史?”奏疏皇帝,庄烈帝并未省悟。温体仁命令中书官将明穆宗总记出示给许士柔看,许士柔详细做揭文与他争辩:“先帝的实录与列位先圣的条例不同。列位先圣在位时间长,登基后的事,编年的排比编纂,总记可以不做书写。先帝在位一个月,三位太后养育圣上都是在皇帝没有登基之前,不记录在总记,将记录在什么书中?穆庙大婚的礼仪,生育皇子,在嘉靖年间,所以总记没有记载,至于册立大典,编年没有不详细记载的。先帝在位仅一个月就辞世,熹庙的册立应该记载,皇帝的册封唯独不应该记载吗?”温体仁发怒,准备弹劾他,被同僚阻止了。许士柔又上奏说:“各朝的实录,没有不记载世系的例子。我所以选择抉发篡改实录事,正是因它与各朝的既定例制不相吻合。孝端皇后是先帝的嫡亲母亲,原实录详细记载了她保护先帝的功绩,而修改的实录删去了,为什么?当时,太子险些不保,坤宁皇后从中调理保护,真是达到孝义、慈善的最高准则,父母养育的深厚恩情,史官轻易就用笔将它们抹杀了,这最不可理解。”奏疏呈上,庄烈帝答复同意。温体仁更加不高兴。正好温体仁教唆刘孔昭弹劾国子监祭酒倪元璐,就称许士柔的族子许重熙私自撰写《五朝注略》,准备株连许士柔。许士柔赶紧将《注略》呈献上去,才得以解脱。不久,在崇祯九年出京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温体仁离职后,张至发当权,更加谋划驱逐许士柔。在此之前,高攀龙被追赠官职,许士柔拟草稿送交内阁,没有发给高攀龙家里。旧制,追赠官职的诰令,属于诰敕中书负责。崇祯初年,对各位忠臣的褒扬、抚恤,翰林中能够行文的人有时行使了此事,而中书认为这是侵犯了权限。崇祯三年,禁止诰令中使用骈体、华丽语句。高攀龙的家人请求追赠,离许士柔草拟诰令已有几年,主事的人仍然将许士柔先前的撰文呈入。中书黄应恩将此事告知张至发,张至发因此很高兴,接机弹劾许士柔,将他降了两级官阶调用。司业周凤翔上奏争辩说:“词林的旧制,内阁大臣份内是撰写文字,或者亲自详细审定,或者进行篡改,没有亲自纠劾的。诰书敕令用御印,每年有固定时间,没有十年之后加盖御印呈献,还溯及既今的。赠封诰令专归中书负责,是崇祯三年才开始强调。不能追究崇祯元年的史官,反而定罪他们越俎代庖。”崇祯帝没有答复。许士柔不久于崇祯十四年补任尚宝司丞,十五年升任少卿,不久告病归乡,直至去世。他的儿子到朝门申辩冤枉之事,方才给士柔恢复原职,追赠詹事兼侍读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