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05
词典
1
分类词汇
301
佛典
3
共301,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国歌
祖礼
喊山
斗班
四推
享仪
郊柴
故式
理七
由辟
灼臂
郊送
谢词
灌佛
白椎
《國語辭典》:
国歌(國歌)
拼音:
guó gē
由国家制定,颁行全国,代表国家的乐歌。通常于隆重集会、国际会议或比赛中演奏或演唱。
分類:
国家
家规
规定
歌曲
常在
隆重
集会
国际
交往
仪式
场合
合演
演奏
《漢語大詞典》:
祖礼(祖禮)
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
后汉书·马成传
》
:“ 建武 四年,拜扬武将军……发 会稽 、 丹阳 、 九江 、 六安 四郡兵击 李宪 ,时帝幸 寿春 ,设坛场,祖礼遣之。”
分類:
仪式
《漢語大詞典》:
喊山
古代的祭茶仪式。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再拜》
:“先春喊山掐白萼,亦异鸟觜 蜀 客夸。”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喊山》
:“ 宋 御茶园在 武夷 第四曲,中有 喊山臺 。每岁惊蛰日,有司为文致祭。祭毕,鸣金扬鼓,同喊曰:‘茶发芽!’谓之喊山。”
分類:
仪式
《漢語大詞典》:
斗班(鬥班)
亦作“鬭班”。 上朝时的一种仪式。群臣分两班在香案前左右相对站立。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鬭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
《
旧唐书·武宗纪
》
:“臣等请御殿日昧爽,宰相、两省官鬭班於香案前,俟扇开,通事赞两省官再拜,拜讫,升殿侍立。” 元
王逢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诗:“昭代优勋旧,平章谢鬭班。”
分類:
上朝
朝时
仪式
分两
香案
前左
右相
站立
《漢語大詞典》:
四推
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 清 胤祯 ( 雍正 )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
《清通典·礼吉四》
。参见“ 三推 ”。
分類:
躬耕
示重
重农
仪式
帝王
《國語辭典》:
三推
拼音:
sān tuī
古代天子于每年三月,亲扶耒耜于田里来返三次,以劝农功之礼。《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文选。张衡。东京赋》:「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分類:
帝王
王亲
亲耕
每年
正月
亲临
藉田
《漢語大詞典》:
享仪(享儀)
亦作“ 亨仪 ”。 祭祀的仪式。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八:“ 陈师锡 家享仪,谓冬至前一日为‘冬住’,与岁除夜为对,盖 闽 音也。” 明
高启
《夜宿·太庙斋宫》
诗:“太常斋禁密,列祖亨仪崇。”
分類:
祭祀
仪式
《漢語大詞典》:
郊柴
亦作“ 郊祡 ”。 焚柴祭天。为古代帝王祭祀的一种仪式。
《
汉书·郊祀志下
》
:“﹝ 匡衡 言:﹞‘臣闻郊柴饗帝之义,埽地而祭,上质也。’”
《
晋书·华恒传
》
:“ 恆 议, 汉献帝 居 许 ,即便郊祡,宜於此修立。” 宋
秦观
《次韵侍祠南郊》
:“风马云车下九天,郊柴初告帝心虔。”
分類:
焚柴
柴祭
祭天
帝王
祭祀
仪式
《漢語大詞典》:
故式
古旧的仪式。 晋
潘尼
《释奠颂》
:“释玄衣,御春服,弛斋禁,反故式。”
分類:
古旧
仪式
《國語辭典》:
理七
拼音:
lǐ qī
一种斋供追祭亡魂的仪式。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出家人诵经,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故称为「理七」。《水浒传》第二回:「太公殁了。史进一面备棺椁盛殓,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荐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
分類:
斋祭
亡魂
迷信
仪式
俗人
《漢語大詞典》:
由辟
古代一种祈求避祸的祭祀仪式。在常规仪式以外,为某一具体起因而使用。
《
礼记·郊特牲
》
:“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 郑玄 注:“由,用也;辟,读为弭,谓弭灾兵,远罪疾也……於‘辟’又言‘由’者,以非祭之常礼,或有所以而用之故也。” 孔颖达 疏:“谓用此祭之,以弭止灾兵罪戾之事。”
分類:
祈求
避祸
祭祀
祀仪
仪式
常规
《国语辞典》:
灼臂
拼音:
zhuó bì
佛教仪式之一。将少量檀香置于臂上,燃香烧臂。源于佛教「燃身供佛」的典故,象徵将身心奉献佛法。《宋史。卷三二○。蔡襄传》:「开宝浮图灾,下有旧瘗佛舍利,诏取以人,宫人多灼臂落发者。」
分类:
佛教
仪式
少量
檀香
《漢語大詞典》:
郊送
送宾客至郊外。本为古天子、诸侯礼遇宾客的仪式之一。后亦用于其他人。
《
周礼·秋官·司仪
》
:“致饔餼、还圭、饗食、致赠、郊送,皆如将币之仪。”
《
吕氏春秋·报更
》
:“ 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 ,还反,过於 薛 。 孟尝君 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分類:
宾客
郊外
古天
诸侯
礼遇
仪式
帝王
《國語辭典》:
谢词(謝詞)
拼音:
xiè cí
在某种仪式上所说表示感谢的言词。如:「在毕业典礼上他代表毕业生致谢词。」
分類:
仪式
上表
感谢
《漢語大詞典》:
灌佛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
《
宋书·刘敬宣传
》
:“四月八日, 敬 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
《
南史·张融传
》
:“王母 殷淑仪 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
分類:
佛教
仪式
名贵
香料
水灌
佛像
《漢語大詞典》:
白椎
亦作“ 白槌 ”。
(1).佛教仪式。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
《
祖庭事苑
》
八:“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 清
黄宗羲
《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
:“ 道闇 寻谢世, 秀初 白椎升座,听讲常数百人,诸方所称 仁菴禪师 是也。”
(2).借指出家。 清
黄宗羲
《清溪先生墓志铭》
:“ 云怡 、 海岸 ,终为纲常人物; 可任 白椎秉拂,一往不返。”
分類:
佛教
出家
仪式
佛事
长老
宣示
始终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