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犦槊
亦作“ 犦槊 ”。 古代仪仗之一种。刻有犦牛形,以示威武。 唐 杨巨源 《和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五侯恩泽不同年,叔姪朱门犦矟连。”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礼官曰:‘犦矟,棒也。’以黄金涂末,执之以扈蹕……犦矟末刻牛,以黄金饰之。”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三岁则又合祭天地於南郊,备六引勘箭鸡竿肆眚,列八宝犦槊象引犒赏诸军,皆后世之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犦槊:“予按尔雅:‘犦牛,犎牛也。’此兽抵触百兽,无敢当者。故金吾仗刻犦牛於槊首,以碧油囊笼之……今金吾仗以犦槊为第一队,则是犦槊云者,刻犎牛於槊首也。”参阅文献通考·王礼十三
《漢語大詞典》:佛伞(佛傘)
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宋 陶谷 清异录·僧旂佛伞:“ 龙兴寺 檀越捨幡盖文云:‘僧旂交舞,丁当起于风铃;佛伞高擎,焜燿生乎日鑑。’其造语脱落寻常轨辙,而不书谁人製撰。”
《漢語大詞典》:宫旆
旌旗。帝王的仪仗之一。 明 易恒 《庐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仓蹈海之燕感赋》:“东南六月多炎暑,远道胡为太子来?宫旆拂云何地出?楼船入海几时迴?”
《漢語大詞典》:轱辘(軲轆)
(1).指仪仗棒。
(2).指车轮子。 丁玲 《杜晚香》:“汽车就像大匣子似的,密密麻麻,全是十个轱辘的大卡车。”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时候,从县城那面,来了一挂四轱辘大车。” 杨朔 《秘密列车》:“他们急忙钻到车轱辘底下,紧张地望着。”
(3).引申为滚动。 老舍 《四世同堂》四:“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漢語大詞典》:告止幡
亦作“ 告止旛 ”。 唐 宋 时官吏仪仗,在前引道者所执之旗,上有“告止”两字,以禁止行人,犹后来所用的“肃静”、“回避”牌。新唐书·仪卫志下:“亲王卤簿。有清道六人……次告止旛四,传教旛四,信旛八。凡旛皆絳为之。”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今上 熙寧 五年,方讲日朔 文德殿 视朝立仗之仪……黄麾幡一,告止幡一。”
《漢語大詞典》:辟仗(闢仗)
即仪仗、仪卫。因其负责清道保卫,故称。新唐书·突厥传上:“我闻 晋王 丁夜得辟仗出,我乘间突进,可犯行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上尝幸 未央宫 ,辟仗已过,忽於草中见一人带横刀,詰之,曰:‘闻辟仗至,惧不敢出,辟仗者不见,遂伏不敢动。’” 胡三省 注:“辟仗者,卫士在驾前攘辟左右,止行人,所谓陈兵清道而后行也。”
唐 时贮放兵器的地方。《唐律疏议·卫禁·宫殿作罢不出》:“闢仗之内,人皆出尽,所有兵器,亦不合留。”
《漢語大詞典》:角仗
宋 时接见外国使者时的殿廷仪仗。宋史·仪卫志一:“凡正旦、冬至及五月一日大朝会,大庆、册、受贺、受朝,则设大仗;月朔视朝,则设半仗;外国使来,则设角仗。”
《國語辭典》:净鞭(淨鞭)  拼音:jìng biān
一种旧日朝会的仪仗。用绸缠绕编成的软鞭,鞭稍涂蜡,挥打时发出阵阵响声,使人肃静。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净鞭三下响,没揣地半张鸾驾从天降,举首彷佛见君王。」《水浒传》第一回:「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也称为「鸣鞭」、「静鞭」。
《漢語大詞典》:朱团扇(朱團扇)
古代仪仗中障扇之一,用以障蔽风尘。宋史·仪卫志三:“左右武卫旅帅各一人,大繖二,大雉尾扇四……朱团扇十二。”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朱团扇:“《宋朝会要》曰:本 汉 世长柄扇, 宋孝武 时,詔王侯鄣扇不得用雉尾,故王公以下有朱团扇,疑自此其始也。”
《漢語大詞典》:仗马寒蝉(仗馬寒蟬)
皇帝仪仗中用的马和寒风中的蝉。比喻噤口不言者。《冷眼观》第三十回:“可惜政府里有眼无珠,听其置散投闲,不加録用;一般仗马寒蝉,反倒各居显要,尸位素餐。”参见“ 仗马 ”。
《漢語大詞典》:仗马(仗馬)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漢語大詞典》:牙门旗(牙門旗)
帝王出巡或将帅出征时作为仪仗或标识的大旗。三国志·魏志·典韦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 韦 一手建之。”宋史·仪卫志六:“牙门旗,古者,天子出,建大牙。今制,赤质,错采为神人象,中道前后各一门,左右道五门,门二旗,盖取 周 制‘树旗表门’及‘天子五门’之制。”
《漢語大詞典》:押纛
执掌大旗的旗手。古代仪仗侍卫之一。金史·仪卫志上:“ 天眷 法驾人数……押纛二人,押衙四人。”
《國語辭典》:仪仗队(儀仗隊)  拼音:yí zhàng duì
1.由军队指派以执行重要典礼任务的小部队。有时附有乐队,以迎送国家元首或贵宾。
2.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游行时走在游行队伍之前。
《漢語大詞典》:仪迓(儀迓)
谓排列仪仗以迎客。宋书·庾登之传:“ 豫章 与 临川 接境,郡又华大,仪迓光赫,土人并惊叹焉。”
《漢語大詞典》:仪导(儀導)
导引,开路的仪仗。晋书·五行志下:“ 元兴 三年, 永安皇后 至自 巴陵 ,将设仪导入宫,天雷震,人马各一俱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