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瑶山
(1).传说中的仙山。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宛若千仞,状悬流之仙馆;焕如五彩;同 瑶山 之帝坛。” 唐 虞世南 《奉和至寿春应令》:“ 瑶山 盛风乐,南巡务逸游。”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托媒》:“青楼那到 瑶山 静,花酲柳梦浑难醒。” 清 曹寅 《畅春宴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二:“狂收瀚海鲸鯢靖,清润 瑶山 草木新。”参见“ 玉山 ”。
(2).比喻俊美的仪容,亦喻指仪容俊美的人。 宋 毛滂 《蝶恋花·送茶》词:“七琖能醒千日卧,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 宋 杨无咎 《齐天乐·和周美成韵》词:“纱纬半捲。记云嚲瑶山,粉融珍簟。”参见“ 玉山 ”。
《國語辭典》:玉山  拼音:yù shān
1.连年下雪的山。《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唐。韦庄〈对雪献薛常侍〉诗:「皓鹤缡褷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2.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3.山名。台湾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台湾中部的嘉义、南投、高雄三县交界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嘉义市正东。冬季经常积雪,所以称为「玉山」,日治时代称为「新高山」。
4.县名。在江西省东北,濒信江西岸。因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浙赣铁路经此。
《漢語大詞典》:壶峤(壺嶠)
传说中仙山 方壶 、 员峤 的并称。 清 赵翼 《题吴并山中翰青崖放鹿图》诗:“从此相随戏 壶 嶠 ,君骑白鹿我青牛。”
《漢語大詞典》:嵰山
嵰 州 之山。借指仙山。 明 杨慎 《凤赋》:“吸 昆邱 之琅霜,吞 嵰 山之紫露。”参见“ 嵰州 ”。
分類:仙山
《漢語大詞典》:嵰州
传说中的地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又进 洞渊 红蘤, 嵰州 甜雪。” 齐治平 校注:“《御览》十二有‘ 嵰州 甜雪。 嵰州 去 玉门 三十万里,地多寒雪,霜露著木石之上,皆融而甘,可以为菓也’等句,疑是此节佚文。”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 嵰州 表奇貺,閟竹应遐巡。”
分類:地名治平
《漢語大詞典》:环洲(環洲)
(1).圆形的沙洲。 南朝 宋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侧逕既窈窕,环洲亦玲瓏。”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将适江陵》诗:“絶岛容烟雾,环州纳晓晡。”
(2). 瀛洲 的别称。传说中的仙山。
《漢語大詞典》:岱舆(岱輿)
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宋 陆游 《五神山歌》:“一朝六鼇被钓去, 岱舆 、 员嶠 沉洪涛。”
《漢語大詞典》:玉龟(玉龜)
(1).传说中的神龟。古以玉龟出为吉祥的征兆。史记·龟策列传:“记曰:‘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八曰‘玉龟’:凡八名龟。” 北齐 邢劭 《甘露颂》:“玉龟出沼,鸣凤在阿。”隋书·礼仪志一:“石鱼彰合符之徵,玉龟显永昌之庆。”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清旦朝 金母 ,斜阳醉 玉龟 。”
(2).即玉龟山。传说中的仙山。
《漢語大詞典》:灵岫(靈岫)
(1).指仙山的峰峦。南齐书·张融传:“晒 蓬莱 之灵岫,望 方壶 之妙闕。”云笈七籤卷一○四:“潜景絶崖,素挺灵岫,仰希标玄,与世永违。”
(2).指仙山的山洞。 前蜀 杜光庭 《题空明洞》诗:“窅然灵岫五云深,落翮标名振古今。”
《漢語大詞典》:昆岫(崑岫)
亦作“崐岫”。 指 昆仑山 。借指仙山。 南朝 齐 谢朓 《临海公主墓铭》:“霾华 崑 岫,灭采上春。” 北魏 阳固 《演赜赋》:“出 崐 岫之峥嶸兮,入 汜林 之杳鬱。”
《漢語大詞典》:玉京山
(1).传说中 元始天尊 居住的仙山。 晋 葛洪 《枕中书》:“ 元始天王 ,在天中心之上,名曰 玉京山 。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十二:“沉醉处,縹緲 玉京山 。”
(2).山名。在 江西省 北部。 清 朱鹤龄 《重过玉京山至五老峰》诗:“ 玉京山 下 陶徵士 , 玄武祠 傍 颜鲁公 。”
《漢語大詞典》:三丘
(1).泛指大小山丘。晋书·食货志:“河滨海岸,三丘八藪,耒耨所不至者,人皆受焉。”
(2).指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后汉书·张衡传:“过 少皞 之 穷野 兮,问三丘乎 句芒 。” 李贤 注:“三丘, 东海 中三山也,谓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漢語大詞典》:鳌钓(鼇釣)
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 伯龙之国 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唐 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 明 李贽 《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 通海 ,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漢語大詞典》:玉峦(玉巒)
指 昆仑山 。泛指仙山。《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陟 玉峦 兮逍遥,览高冈兮嶢嶢。”原注:“ 玉峦 , 崑崙山 也。” 晋 张华 《游仙》诗之三:“乘云去中夏,随风济 江 湘 。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峦阳。” 唐 杜顗 《集贤院山池赋》:“邈矣幽兴,颯然清暑,乃登玉峦抚金渚。”
《漢語大詞典》:归道山(歸道山)
谓死亡。 道山 ,传说中的仙山。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和陶诗:“世传 端明 ( 苏軾 )已归 道山 ,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陆清献 以 康熙 壬申十月归 道山 。” 叶圣陶 《乡里善人》:“第二年春天, 鲁太玄 归 道山 了。”
分類:仙山
《漢語大詞典》:郁岛(鬱島)
太平御览卷六九:“山海经曰:‘ 郁洲 一曰 都洲 ,在海中,’ 郭璞 注曰:‘即 东海 鬱洲山 也。传此洲自 仓梧 徙来,上有南方物。’”今本山海经·海内东经文及 郭璞 注略异。后称 郁洲山 为“鬱岛”,传说是能移动的仙山。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山池》诗:“ 罗浮 无定所, 鬱岛 屡迁移。”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乍若风飘雨洒兮移 鬱岛 ,又似波沉浪息见 蓬莱 。” 唐 孟浩然 《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诗:“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鬱岛 藏深竹,前溪对舞楼。” 明 杨慎 《凤赋》:“徊 鬱岛 ,翔 玄圃 ,过 崑崙 ,軼 底柱 。”
《漢語大詞典》:鳌洲(鼇洲)
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唐 黄滔《秋色赋》:“上澄鹊汉以清浅,东莹 鼇洲 而渺瀰。” 唐 皎然 《杂兴》诗之二:“鹤驾何冥冥, 鼇洲 去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