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化鹤
姑射仙人
骑鹤仙人
骑鲸仙人(又作:采石仙人)
仙人凤(又作:乘凤仙人)
仙人拥石(又作:鞭石仙人)
仙人履
仙人泪(又作:仙人辞汉 仙人泣露盘)
萼绿仙人
仙人收箭
仙人掌
仙人抓
懵仙人
仙人梅
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仪凤(二字有误)二年,八月壬辰,孝武皇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云车,驾白鹿,从天而下,来集殿前。其人年可三十许,色如童子,羽衣星冠。帝乃惊问曰:「为谁?」答曰:「吾中山卫叔卿也。」帝曰:「子若是中山人,乃朕臣也,可前共语。」叔卿本意谒帝,谓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而帝今云是朕臣也,于是大失望,默然不应。忽焉不知所在。帝甚悔恨,即遣使者梁伯至中山,推求叔卿,不得见。但见其子名度世,即将还见。帝问云:「汝父今在何所?」对曰:「臣父少好仙道,尝服药导引,不交世事,委家而去,已四十馀年。云当入太华山也。」帝即遣使者与度世共之华山,求寻其父。到山下欲上,辄火,不能上也。积数十日,度世谓使者曰:「岂不欲令吾与他人俱往乎。」乃斋戒独上。未到其岭,于绝岩之下,望见其父,与数人博戏于石上。紫云蔚蔚于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后。度世望而载拜。叔卿曰:「汝来何为?」度世曰:「帝甚恨前日仓卒,不得与父言语,今故遣使者梁伯,与度世共来,愿更得见父也。」叔卿曰:「前为太上所遣,欲诫帝以大灾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国祚可延。而强梁自贵,不识真道,而反欲臣我,不足告语,是以去耳。今当与中黄太乙共定天元,吾终不复往耳。」度世曰:「不审向与父并坐是谁也?」叔卿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火低公、飞黄子、王子晋、薛容耳。今世向大乱,天下无聊,后数百年间,土灭金亡。汝归,当取吾斋室西北隅大柱下玉函,函中有神素书,取而按方合服之,一年可能乘云而行。道成,来就吾于此。勿得为汉臣也,亦不复为语帝。」度世于是拜辞而去,下山见梁伯,不告所以。梁伯意度世必有所得,乃叩头于度世,求乞道术。先是度世与之共行,见伯情行温实,乃以语之。梁伯但不见柱下之神方耳。后掘得玉函,封以飞仙之香,取而饵服。乃五色云母,遂合药服之,与梁伯俱仙去。留其方与子,而世人多有得之者。
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橤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洪崖先生,或曰皇帝之臣伶伦也,得道仙去,姓张氏。或曰尧时已三千岁矣。汉仙人魏叔卿在终南绝顶与数人博,其子度臣问卿曰:「同与博者为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辈也」。
《豫章记》:「厌源山西北,余侔村五六里,有洪井,说云:洪崖先生之井。」
相关人物
《搜神记》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白鹤归: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辽东鹤: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或喻人去世,或指鹤。唐杜甫《卜居》:“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硅。”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于武陵 赠王道士
人传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任华 寄李白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 刘商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之二
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 刘威 送元秀才入道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刘沧 宿题天坛观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刘沧 月夜闻鹤唳
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 刘沧 题王母庙
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二首
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司空图 长亭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司空曙 送曲山人之衡州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司空曙 送王尊师归湖州
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辽东鹤姓丁。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孔德绍 赋得华亭鹤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张继 秋日道中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施肩吾 桃源词二首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从此暂辞华表柱,便应千载是归程。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曹邺 寄嵩阳道人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李德裕 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不期陵谷迁朝市,今日辽东特地逢。 李涉 逢旧二首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李白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之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李白 姑熟十咏灵墟山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李白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李白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李端 与道者别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李绅 灵汜桥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李贺 嘲雪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襄王薄行迹,莫学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杜荀鹤 送九华山道士游茅山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杨嗣复 赠毛仙翁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杨衡 题玄和师仙药室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权德舆 扬州与丁山人别
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苖考功同游昊天观时中书寓直不得陪随因追往年曾与旧僚联游此观纪题在壁已有沦亡书事感怀辄以呈寄兼呈东省三给事之作杨君见徵鄙词因以继和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王勃 八仙径(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有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
不为碧鸡称使者,唯令白鹤报乡人。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一无拜扫二字)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白居易 池鹤二首
燕归巢已尽,鹤语冢难寻。 卢纶 赋得馆娃宫送王山人游江东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秦系 题洪道士山院
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 罗隐 期徐道者不至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罗隐 病中题主人庭鹤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罗隐 自贻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薛能 和府帅相公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 薛能 失鹤二首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 薛能 失鹤二首
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 薛能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故园华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褚载 晓感
鵩上承尘才一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许浑 经故丁补阙郊居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赵嘏 送王龟拾遗谢宫后归浐水山居
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郑璧 和袭美伤顾道士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借问飞鸣华表上,何如粉缋彩屏中。 钱起 画鹤篇(省中作)
闲教辨药僮名甲,静识窥巢鹤姓丁。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韦应物 送丘员外还山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未作千年别,犹应七日还。 魏知古 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鲍溶 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
黄鹤亦姓丁,寥寥何处飞。 鲍溶 感兴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黄滔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于瑰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杜甫 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柳宗元 夏日苦热登西楼
青岩类姑射,碧涧似汾阳。 杨师道 奉和夏日晚景应诏
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 武元衡 代佳人赠张郎中
蓬壶不可见,姑射不可识。 皮日休 李翰林
姑峰映仙质,郢路杂歌尘。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阳。 赵中虚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芳字
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荆楚之势。
荀镶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黄鹤楼
相关人物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世传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台。而梅圣俞诗云:「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盖信此而为之说也。
相关人物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数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故秦人留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唐·李善注引《列仙传》曰:「箫史者,秦缪公时人也,善吹箫。缪公有女号弄玉,好之,公遂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声,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皇飞去。故秦氏作凤女词,有箫声。」
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二十许人,善吹箫作鸾凤之响,而琼姿炜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混迹于世,时莫能知之。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秦为作凤女祠,时闻箫声。
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据《乐府诗集》卷五十一引)
乘鸾: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观》:“高情帝王慕乘驾,绀发初簪玉叶冠。”唐赵嘏《代人赠别》:“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王京。”
凤箫: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弄玉:喻指美女或仙女。宋苏轼《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顿娥驾老蜡。”
丹凤城:京城的别称。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为丹凤城。其后乃泛指京城曰丹凤城。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上元夫人 留别
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 上元夫人 再赠
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 丘丹 和韦使君秋夜见寄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于季子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 刘宪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遗殿空长闭,乘鸾自不回。 司空曙 唐昌公主院看花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镜掩鸾空在,霞消凤不回。 司空曙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皇。 吴兢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吴融 御沟十六韵
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 吴融 无题
若遇仙丹偕羽化,便随萧史亦何伤。 周繇 和段成式
吹罢玉箫春似海,一双彩凤忽飞来。 唐彦谦 无题十首之三
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閒名。 姚合 题崔驸马宅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姚合 题梁国公主池亭
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宗楚客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岑参 感遇
凤皇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岑参 感遇
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 张谔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歧王教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 张谓 玉清公主挽歌
凤凰楼上伴吹箫,鹦鹉杯中醉留客。 戎昱 赠别张驸马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方干 赠美人四首之四
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李世民 三层阁上置音声
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 李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李乂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 李乂 幸白鹿观应制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 无题二首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李商隐 碧城三首之二
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李峤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李峤 城
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 李峤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李峤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李峤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李峤 楼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 李峤 凤
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 李嶷 少年行三首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李怀远 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 李白 寓言三首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李百药 少年行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李端 赠郭驸马
嬴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 李群玉 升仙操
丽质仙姿烟逐风,凤皇声断吹台空。 李群玉 和吴中丞悼笙妓
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 李群玉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李群玉 玉真观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 李群玉 玉真观
嬴女停吹降浦箫,嫦娥净掩空波瑟。 李群玉 王内人琵琶引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李华 仙游寺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李贺 天上谣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李频 太和公主还宫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杜牧 伤友人悼吹箫妓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杜牧 出关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杜牧 贵游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杜牧 长安晴望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杜甫 哭王彭州抡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
由来貔虎士,不满凤皇城。 杜甫 复愁十二首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杜甫 玉台观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杜甫 玉台观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东方虬 昭君怨三首
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皇城。 杨凌 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
瑶华琼蕊种何年,萧史秦嬴向紫烟。 杨凝 唐昌观玉蕊花
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 杨巨源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瑶草秋残仙圃在,彩云天远凤楼空。 杨巨源 酬于驸马二首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杨巨源 长安春游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权德舆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之五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权德舆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 权德舆 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 权德舆 杂诗五首之一
曲沼天波接,层台凤舞馀。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秦楼今寂寞,真界竟何如。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 武平一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武平一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段成式 牛尊师宅看杜丹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清晨朝凤京,静夜思鸿宝。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濯龙门外主家亲,鸣凤楼中天上人。 沈佺期 夜宴安乐公主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沈佺期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沈佺期 昆明池侍宴应制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到君仙洞不相见,谓已吹箫乘早霞。 独孤及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独孤及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白居易 雨朱阁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卢纶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秦韬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
閒寻香陌凤城东,时暂开襟向远风。 章碣 城东即事
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箫引上天。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五十二
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罗邺 题笙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凤去空遗箫管音,星翻寥落银河水。 萧祜 游石堂观
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贺朝 从军行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赵嘏 经王先生故居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赵嘏 经王先生故居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郑愔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郑愔 春怨
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郑愔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钱起 送崔十三东游
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 钱起 过杨驸马亭子
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 钱起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 陆畅 解内人嘲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陆畅 游城东王驸马亭
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 韩偓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韩愈 谁氏子
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 韩翃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顾况 义川公主挽词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骆宾王 帝京篇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皇台。 骆宾王 帝京篇
五月清凉萧史家,瑶池分水种菱花。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黄滔 催妆
相关人物
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金华牧羊儿: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相关人物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凫舄:喻指仙术。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刘商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岑参 寻少室张山人闻兴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岑参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
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 徐彦伯 饯唐永昌
今朝茂宰寻真处,暂驻双凫且莫归。 朱湾 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
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李德裕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李白 赠王汉阳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李白 赠王汉阳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李白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玉棺来九天,凫舄掩穷泉。 李群玉 伤友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李适 唐永昌赴任东都(自尚书郎为令)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杜甫 敬简王明府(甫尝为唐兴县宰王潜作客馆记。疑即王明府)
太史侯凫影,王乔随鹤翎。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景仙)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杜甫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权德舆 送上虞丞
家风本钜儒,吏职化双凫。 权德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武平一 饯唐永昌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沈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
凫飞将去叶,剑气尚埋丰。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薛稷 饯唐永昌
出曳仙人履,还熏侍女衣。 苏颋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苏颋 饯荆州崔司马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钱起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陈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矫翰雷门鹤,飞来叶县凫。 陆敬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都字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别后相思在何处?祗应关下望仙凫。 马怀素 饯唐永昌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并序)
传闻叶县履,飞向洛阳城。 骆宾王 和李明府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鲍溶 感兴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唐·李贤注引孔灵符《会稽记》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邪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
邪溪之东,又有寒溪。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潭侧,因以名泉。弘少以苦节自居,恒躬采伐,用贸粮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风送之,虽凭舟自运,无杖楫之劳。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随往还。有淹留者,徒辈相谓,汝不欲及郑风邪?
相关人物
「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三国魏·苏林注:「仙人以手掌擎盘承甘露。」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盖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
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金石峥嵘。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
金茎看尚在,承露复何为。 姚合 敬宗皇帝挽词三首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 姚合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杜甫 秋兴八首
珠缀留晴景,金茎直晓空。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 吴融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
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张九龄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 李贺 拂舞歌辞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 杨师道 初秋夜坐应诏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独孤及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轮移仙掌外,影下玉绳西。 许棠 陪(一作同)友人夏夜对月
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 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韦庄 白樱桃
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茜罗囊。 韩偓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韩琮 牡丹
麻姑手爪似鸟,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远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莫见有人持鞭者。
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将至一时顷,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及举家皆见,王方平戴远游冠,著朱衣,虎头沵囊,五色之绶,带剑,少须,黄色,中形人也。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色,麾节幡旗,前后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鼓吹皆乘麟,从天而下,悬集于庭,从官皆长丈馀,不从道行。既至,从官皆隐,不知所在,唯见方平,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明钞本访下有麻姑二字)。经家亦不知麻姑何人也。言曰:「王方平敬报姑,余久不在人间,今集在此,想姑能暂来语乎?」有顷,使者还。不见其使,但闻其语云:「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馀年,尊卑有叙,修敬无阶,烦信来,承在彼。登山颠倒(按:本书卷七王远条。登山颠倒应作食顷即到)而先受命,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当还,还便亲觐,愿来(明钞本来作未)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至矣。来时亦先闻人马箫鼓声。既至,从官半于方平。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馀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集仙录四灵作炙。按柏当作貊。貊炙、见干宝搜神记),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姑欲见蔡经母及妇侄,时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方平笑曰:「麻姑年少,吾老矣,了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方平语经家人曰:「吾欲赐汝辈酒。此酒乃出天厨,其味醇嫞,非世人所宜饮,饮之或能烂肠。今当以水和之,汝辈勿怪也。」乃以一升酒,合水一斗搅之,赐经家饮一升许。良久酒尽,方平语左右曰:「不足远取也,以千钱与余杭姥相闻,求其沽酒。」须臾信还,得一油囊酒,五斗许。信传余杭姥答言:「恐地上酒不中尊饮耳。」又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是日,又以一符传授蔡经邻人陈尉,能檄召鬼魔,救人治疾。蔡经亦得解蜕之道,如蜕蝉耳,经常从王君游山海。或暂归家,王君亦有书与陈尉,多是篆文,或真书字,廓落而大,陈尉世世宝之。宴毕,方平、麻姑命驾升天而去,箫鼓道从如初焉。
五代·沈汾《续仙传·侯道华》:「侯道华自言峨嵋山来,泊于河中永乐观,若风狂人……好子、史,手不释卷,一览必诵之于口。?问之;『要此何为?』答曰:『上天无愚懵仙人。』?咸笑之。……道华忽飞在松顶,坐久之。……云:『我受玉皇诏授仙台郎,知上请宫善信院。今我去矣』……凌云而去。」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辄报罢。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孟浩然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临溪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采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方干 赠夏侯评事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乱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谈少府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原注。天宝十五载五月作。)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杜甫 醉歌行赠安公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权德舆 送任安刘少府
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卢纶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因以寄上房与李早年同居此观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独孤及 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赠别安邑韩少府
别后吴中使,应须访子真。 贾岛 送友人弃官游江左
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郑谷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钱起 送昆山孙少府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钱起 送沈少府还江宁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钱起 送陆三出尉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钱起 送陆三出尉
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钱起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官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马戴 送顾少府之永康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2).指 秦 地女子。 唐 李贺 《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 秦 娥盖 湘水 。” 明 袁宏道 《采莲歌》:“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 秦 娥与 燕 妾。”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幸不到风尘,似 汉 皓能逃 汉 , 秦 娥解避 秦 。”
(2).借指朝廷。 清 沈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2).指见识浅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刘太妃传》:“ 晋 兵屡败, 太祖 忧窘,不知所为。大将 李存信 等劝 太祖 亡入北边,以图再举。 太祖 入以语夫人,夫人问谁为此谋者,曰:‘ 存信 也。’夫人駡曰:‘ 存信 , 代北 牧羊儿耳,安足与计成败邪!’”
(3).指 秦 末 项梁 所立之 楚怀王 孙 心 。因时在民间牧羊,故称。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2).比喻足迹、行踪。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诗:“霄汉仙鳧去,风尘老驥行。”
(3).鸭的美称。 唐 李邕 《斗鸭赋》:“徵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鳧。”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2). 华山 仙人掌峰 的省称。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 仙掌 。” 明 何景明 《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 仙掌 去。”参见“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华州 为 仙掌 ,后遂称 华州 及 华阴县 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华州》:“﹝ 华阴县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寻復旧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诗:“自无 仙掌 分,非是圣心偏。”原注:“去年曾梦除 华州 刺史。” 唐 无可 《寄华州马戴》诗:“水寒 仙掌 路,山远 华阳 人。”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 仙掌 路,何人为弔 柳屯田 。”详“ 仙人掌 ”。
(2).喻帝王提拔。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 仇兆鳌 注:“金掌,谓内擢。”
(2).即铜钹。《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参见“ 铜鈸 ”。
(3).指烛台。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仇兆鳌 注:“铜盘,烛臺也。”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二:“金吾之威不能禁,铁柱倒塌铜盘倾。”
(4).见“ 铜盘重肉 ”。
銅槃:1.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
(2).佛寺宝塔上所建盘盖,又名相轮或轮相。《陈书·宣帝纪》:“六月丁卯,大雨,震 大皇寺 刹、 庄严寺 露盘。” 唐 卢宗回 《登长安慈恩寺塔》诗:“东方晓日上翔鸞,西转苍龙拂露盘。”
(3).(露lòu)谓显露真相。
露槃:即露盘。亦借指露盘中的甘露。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因暇日与弟姪辈评古今诸名人诗: 魏武帝 如 幽 燕 老将,气韵沉雄…… 李长吉 如 武帝 食露槃,无补多慾。 孟东野 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参见“ 露盘 ”。
(2).泛称地方官。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 楚 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