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4,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阿他婆吠陀
阿那他摈荼他
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
阿波他那
阿说他
阿湿婆他
阿离野悉他陛攞尼迦耶
周稚般他迦
波他
波赖他
呾你也他
乌逋沙他
剡浮捺他金
悉他薜罗
佛类词典(续上)
依他起性阿他婆吠陀
阿那他摈荼他
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
阿波他那
阿说他
阿湿婆他
阿离野悉他陛攞尼迦耶
周稚般他迦
波他
波赖他
呾你也他
乌逋沙他
剡浮捺他金
悉他薜罗
依他起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性)附录遍依圆三性条。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术语)(参见:三性)附录遍依圆三性条。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阿他婆吠陀
【佛学大辞典】
(书名)Atharvaveda,又作阿达婆鞞陀,阿闼波陀。四吠陀之一。阿他婆者,术,咒,咒术,或禳灾之义,即载录祭祀所用咒文之婆罗门教典也。自二十篇约六千颂而成,皆免恶鬼病毒怨贼等灾害之禁咒祈祷方法也。
(书名)Atharvaveda,又作阿达婆鞞陀,阿闼波陀。四吠陀之一。阿他婆者,术,咒,咒术,或禳灾之义,即载录祭祀所用咒文之婆罗门教典也。自二十篇约六千颂而成,皆免恶鬼病毒怨贼等灾害之禁咒祈祷方法也。
阿那他摈荼他
【佛学大辞典】
(人名)Ana%thapin!d!ada,(参见:阿难宾低)
(人名)Ana%thapin!d!ada,(参见:阿难宾低)
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
【佛学大辞典】
(人名)Ana%thapin!d!ada-gr!hapati,长者名,译曰给孤独。(参见:阿难宾低)
(人名)Ana%thapin!d!ada-gr!hapati,长者名,译曰给孤独。(参见:阿难宾低)
阿波他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阿波陀那)。
(术语)(参见:阿波陀那)。
阿说他
【佛学大辞典】
(植物)As/vatth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阿说他树,此云无罪树。谓绕三匝,能灭罪障,此是菩提树。」百一羯磨五曰:「阿说他子,菩提树子是也。」
(植物)As/vatth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阿说他树,此云无罪树。谓绕三匝,能灭罪障,此是菩提树。」百一羯磨五曰:「阿说他子,菩提树子是也。」
阿湿婆他
【佛学大辞典】
(植物)As/vapa%da,木名。译曰马脚。翻梵语九曰:「阿湿婆他,应云阿舍婆陀,译曰:阿舍婆者,马。陀者,脚。」或谓As/vattha,即菩提树之误。
(植物)As/vapa%da,木名。译曰马脚。翻梵语九曰:「阿湿婆他,应云阿舍婆陀,译曰:阿舍婆者,马。陀者,脚。」或谓As/vattha,即菩提树之误。
阿离野悉他陛攞尼迦耶
【佛学大辞典】
(流派)A^rya-sthavira-nika%ya,译曰圣上座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
(流派)A^rya-sthavira-nika%ya,译曰圣上座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
周稚般他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周利槃特)
(人名)(参见:周利槃特)
周利槃特
【佛学大辞典】
(人名)S/uddhipanthaka又Ks!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托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弥陀经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议经翻为继道。(中略)以兄弟相继于路边生。兄名路边,弟名继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托迦,朱荼是小,半托迦是路。旧云周利槃特迦者,讹也。」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利般兔是。」
(人名)S/uddhipanthaka又Ks!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托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弥陀经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议经翻为继道。(中略)以兄弟相继于路边生。兄名路边,弟名继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托迦,朱荼是小,半托迦是路。旧云周利槃特迦者,讹也。」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利般兔是。」
波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Pada,译曰语言,见智度论四十八。
(杂语)Pada,译曰语言,见智度论四十八。
波赖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斤两名也。见钵罗条。
(杂语)斤两名也。见钵罗条。
呾你也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Tadyatha%,又作呾绖他,译曰所谓。
(杂语)Tadyatha%,又作呾绖他,译曰所谓。
乌逋沙他
【佛学大辞典】
(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译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参见:布萨)。梵文多用Pos!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译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参见:布萨)。梵文多用Pos!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剡浮捺他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又曰阎浮那陀金。(参见:阎浮檀金)
(杂名)又曰阎浮那陀金。(参见:阎浮檀金)
悉他薜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Sthavira,译曰住位。受戒后经十岁离师独住之位也。寄归传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罗(译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薜攞(译为住位),得离依止而住,又得为邬婆驮耶。」
(术语)Sthavira,译曰住位。受戒后经十岁离师独住之位也。寄归传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罗(译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薜攞(译为住位),得离依止而住,又得为邬婆驮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