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回授(迴授)
转授(官职)。《周书·泉企传》:“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 上洛郡公 ,旧封听回授一子。”《北史·隋纪下·炀帝》:“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京丞相转官》:“十二月敕局赏,当得两官,以一回授,一转光禄。”
亦作“廻授”。 古代官员把所得的封赠呈请改授他人。《隋书·达奚长儒传》:“餘勋廻授一子。”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自去年已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迴授。”《旧唐书·李大亮传》:“ 大亮 言於 太宗 曰:‘臣有今日之荣, 张弼 力也。所有官爵请迴授。’ 太宗 遂迁 弼 为中郎将。”
亦作“廻授”。 古代官员把所得的封赠呈请改授他人。《隋书·达奚长儒传》:“餘勋廻授一子。”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自去年已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迴授。”《旧唐书·李大亮传》:“ 大亮 言於 太宗 曰:‘臣有今日之荣, 张弼 力也。所有官爵请迴授。’ 太宗 遂迁 弼 为中郎将。”
《國語辭典》:随喜(隨喜) 拼音:suí xǐ
1.因认同他人某种行为,而生起愉悦、赞许的心,佛教称为「随喜」。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2.参与布施、捐款。《水浒传》第四五回:「弊寺新造水陆堂了,也要来请贤妹随喜。」
3.游玩、参观寺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同老母进寺随喜,从人撑起伞盖跟后。」
4.随意。《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处。老夫随喜观看咱。」
2.参与布施、捐款。《水浒传》第四五回:「弊寺新造水陆堂了,也要来请贤妹随喜。」
3.游玩、参观寺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同老母进寺随喜,从人撑起伞盖跟后。」
4.随意。《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处。老夫随喜观看咱。」
《漢語大詞典》:玉声(玉聲)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漢語大詞典》:遗弓(遺弓)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