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余沥
重婚
请会
回示
避言
芳缄
遗谶
仁宇
释例
贵寓
叙文
谋心
袭迹
托便
剿袭
《國語辭典》:馀沥(餘瀝)  拼音:yú lì
剩馀的酒。《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晋。陶渊明〈绖镆士〉诗七首之二:「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后比喻得到一点点的利益。如:「得沾馀沥」。
《國語辭典》:重婚  拼音:chóng hūn
1.丧偶或离婚的人再次结婚。《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所说事体,前面与哥哥一同,也说道:『哥哥复还旧职,到今四载,未忍重婚。』」《再生缘全传》卷一:「不意生儿方满月,苏门叔父逞刚强,道他无子难长守,相逼重婚到他方。」
2.有配偶而重为婚姻或同时与二人以上结婚。《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那知一去意忘还,终日思君不如死。有人来说君重婚,几番欲信仍难凭。」《清史稿。卷一四二。刑法志一》:「三十三年,复先后奏上《新刑律草案》,〈总则〉十七章:……曰关于奸非及重婚之罪。」
《漢語大詞典》:请会(請會)
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解放日报》1945.12.3:“‘请会’是农村流行的一种贷款形式。分‘借会’、‘随会’两种,前者又分有利借会和无利借会。” 沙汀 《淘金记》三:“他正在考虑开发 筲箕背 的各种步骤。由他一个人创办,自然是顶理想,但他没有本钱,而一涉及借贷,他的信用又早就破产了。请会虽是一法,但数目是有限的,他将不能应付那种庞大的开支。”
《国语辞典》:回示  拼音:huí shì
尊称他人回覆的信函。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八出:「漫自将咱旧情,倩伊回示。」
《漢語大詞典》:避言
(1).谓避世人议论。 隋 王通 中说·礼乐:“或问 严光 、 樊英 名隐。子曰:‘古之避言人也。’” 阮逸 注:“避毁誉之言而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阁臣典试:“又至庚戌科,则内阁三人,首辅 王太仓 不至,次辅 李晋江 以避言杜门,仅次辅 叶福清 一人在阁。”
(2).谓他人以恶相加或口出不逊则走避之。宋书·隐逸传序:“贤者避地,其次避言。” 南朝 梁 沈约 《高士赞》:“亦有哲人,独执高志,避世避言,不友不事。” 宋 王向 《公默先生传》:“君子贵行道信於世,不信贵容,不容贵去,古之避地避色避言是也。”参见“ 辟言 ”。
《漢語大詞典》:辟言
(1).合乎法度的言论。《诗·小雅·雨无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毛 传:“辟,法也。” 郑玄 笺:“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为陈法度之言,不信之也。”韩非子·饰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谓以数治。” 陈奇猷 集释:“辟言,谓合法之言。”
(2).邪僻的言论;谬论。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
《國語辭典》:辟言  拼音:bì yán
1.邪辟的语言。《荀子。正名》:「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韩非子。饬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
2.回避恶言。《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漢語大詞典》:芳缄(芳緘)
对他人书信之敬称。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上相芳缄至,行臺綺席张。”
《漢語大詞典》:遗谶(遺讖)
(1).前人留下的预言吉凶得失的谶言。文选·班固〈幽通赋〉:“ 黄神 邈而靡质兮,仪遗讖以臆对。” 李善 注:“ 应劭 曰: 黄 , 黄帝 也,作占梦书;邈,远也。言 黄神 邈远无所质问,依其遗讖文,以胸臆为对也。” 清 丘逢甲 《漫遣三迭前韵》之一:“ 六朝 遗讖詮《桃叶》, 三峡 哀謡和《竹枝》。”
(2).谓在他人家中留下谶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时酷吏多令盗夜埋蛊遗讖於人家,经月,告密籍之。”按,旧时造反,往往假借谶纬以号召群众。故 曹魏 以来历代王朝,都明令严禁,如有发现,按法处罪。
《國語辭典》:仁宇  拼音:rén yǔ
1.得仁德者的庇护。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惟圣仁宇,宝化潜融。」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杜河中文〉:「余弟宗卿,获芘仁宇。」
2.对仁德者的美称。唐。李直方《白蘋亭记》:「道出公之仁宇,目览亭之崇构。」
《國語辭典》:释例(釋例)  拼音:shì lì
解释著书的条例。如:「春秋释例」。
《国语辞典》:贵寓(贵寓)  拼音:guì yù
尊称他人的住处。如:「贵寓所处,环境清幽,景色优美。」
《国语辞典》:叙文(叙文)  拼音:xù wén
作者陈述作品主旨、写作过程,或他人对著作的介绍、评述。也作「序言」。
《漢語大詞典》:谋心(謀心)
图谋不轨之心;算计他人之心。 明 孔迩 《云蕉馆纪谈》:“适 万山 筑 苏州街 ,以 茅山 石为心。上谓其有谋心,将为逆,遂收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元来 临安 的光棍,欺 王公 远方人,是夜听了説话,即起谋心,拐他卖到官船上。”
《國語辭典》:袭迹(襲跡)  拼音:xí jī
蹈袭前人的轨迹、作法。《孔子家语。卷三。观周》:「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韩非子。孤愤》:「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托便(託便)
谓趁他人之便请求帮忙。 唐 顾云 《上盐铁路纲判官启》:“儻蒙少借餘光,微均美荫,庶使因风託便,不藉於冥鸿;假雾成斑,无惭於豹隐。” 明 邵璨 《香囊记·寄书》:“[外]乡关万里隔风烟。[生]一纸音书託便传。”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四:“廿二日,晴。作家书,託便寄去。”
《國語辭典》:剿袭(勦襲)  拼音:chāo xí
抄录他人的创作、构想以为己有。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一:「今人之言,大抵剿袭之言。」也作「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