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审详(審詳)
(1).仔细审察。《后汉书·郎顗传》:“陛下宜审详明堂布政之务,然后妖异可消,五纬顺序矣。”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诚先明其意,则国之所是可斟酌而定,议论趋向可审详而决,课功责效可岁月而待。” 清 方苞 《删定〈荀子〉〈管子〉序》:“余少时尝妄为删定,兹復审详,凡辞之繁而塞、诡而俚者,悉去之。”
(2).熟知,知道。《礼记·经解》“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姦诈” 唐 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若能审详於礼,则奸诈自露,不可诬罔也。”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若然者,吾审详矣,杀汝父是 申兰 ,杀汝夫是 申春 。”
(3).审理上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巡道 受了财物,准了诉状下去,问官未及审详,时值万寿圣节将近,两司里头例该一人賷表进京朝贺。”
(2).熟知,知道。《礼记·经解》“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姦诈” 唐 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若能审详於礼,则奸诈自露,不可诬罔也。”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若然者,吾审详矣,杀汝父是 申兰 ,杀汝夫是 申春 。”
(3).审理上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巡道 受了财物,准了诉状下去,问官未及审详,时值万寿圣节将近,两司里头例该一人賷表进京朝贺。”
《漢語大詞典》:明审(明審)
(1).明察精细;精明仔细。《逸周书·大戒》:“上之明审教幼,乃勤贫贱。” 唐 柳宗元 《封建论》:“闻 黄霸 之明审,睹 汲黯 之简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一日, 福唐 蔡叶丞 祕召公啜小团,坐久,復有一客至。公啜而味之,曰:‘非独小团,必有大团杂之。’ 丞 惊呼。童曰:‘本碾造二人茶。继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团兼之。’ 丞 神服公之明审。”
(2).明确周密。《隋书·天文志上》:“案土圭正影,经文闕略,先儒解説,又非明审。”《新唐书·刘子玄传》:“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3).开朗而审慎。 宋 叶适 《夫人林氏墓志铭》:“余以病归,捨舟山行,始识君,见其质性冲泊,器宇明审,侃然穷邑中,量过其任者也。”
(2).明确周密。《隋书·天文志上》:“案土圭正影,经文闕略,先儒解説,又非明审。”《新唐书·刘子玄传》:“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3).开朗而审慎。 宋 叶适 《夫人林氏墓志铭》:“余以病归,捨舟山行,始识君,见其质性冲泊,器宇明审,侃然穷邑中,量过其任者也。”
《漢語大詞典》:察视(察視)
(1).考察;视察。 唐 元结 《与韦洪州书》:“某闻古之贤达居位也,令当世颂其德,后世师其行,何以言之?在分君子小人,察视邪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其为御史也,则察视臧否,纠遏姦邪。”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盖 元丰 末, 陆师閔 提举 川 陕 茶马,运茶抵 陕 , 蜀 人苦之。中丞 苏辙 、御史 吕陶 以为言, 司马 丞相 建 遣户部郎官 黄廉 往察视。”
(2).仔细看,查看。《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徒 杜泠 不杀人,自诬,被掠羸困,使舆见,畏吏,不敢自理。吏将去,微疾举颈,若欲有言,太后察视觉之,即呼还问状,遂信。” 清 袁枚 《新齐谐·染坊椎》:“ 陈 妻虽沉儿,犹恐儿不死,復往河边察视,不见儿,但见椎在水。”
(3).官职名。监察御史的别称。 宋 王禹偁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诗:“第三牓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2).仔细看,查看。《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徒 杜泠 不杀人,自诬,被掠羸困,使舆见,畏吏,不敢自理。吏将去,微疾举颈,若欲有言,太后察视觉之,即呼还问状,遂信。” 清 袁枚 《新齐谐·染坊椎》:“ 陈 妻虽沉儿,犹恐儿不死,復往河边察视,不见儿,但见椎在水。”
(3).官职名。监察御史的别称。 宋 王禹偁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诗:“第三牓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漢語大詞典》:审谛(審諦)
亦作“ 审諟 ”。
(1).慎密。《尚书大传》卷五:“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諦也。”
(2).详备,周备。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五帝禪於亭亭之山,亭亭者,制度审諟,道德著明也。”
(3).精当;确当。 宋 陆游 《南唐书·徐锴传》:“少精小学,故所讎书尤审諦。”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用字审諦,则文章精确,於属文有益。”
(4).仔细考察或观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寝庙游衣冠》:“ 陆机 作文以讥切之,但知搜剔其过,不復审諦其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諦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蔡元培 《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就教育家之眼光审諦小説,固必取隐恶扬善之意。”
(1).慎密。《尚书大传》卷五:“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諦也。”
(2).详备,周备。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五帝禪於亭亭之山,亭亭者,制度审諟,道德著明也。”
(3).精当;确当。 宋 陆游 《南唐书·徐锴传》:“少精小学,故所讎书尤审諦。”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用字审諦,则文章精确,於属文有益。”
(4).仔细考察或观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寝庙游衣冠》:“ 陆机 作文以讥切之,但知搜剔其过,不復审諦其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諦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蔡元培 《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就教育家之眼光审諦小説,固必取隐恶扬善之意。”
《高级汉语词典》:眇视
仔细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