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行所无事(行所无事)  拼音:xíng suǒ wú shì
行为举止从容,不慌不忙,好像没有发生事情般。《中国现在记》第二回:「见面之后,朱侍郎尚是行所无事,不料这黄仲文面下顿时露出一副羞惭之色。」也作「行若无事」。
《國語辭典》:信手拈来(信手拈來)  拼音:xìn shǒu nián lái
顺手拿来。比喻写文章时取材运笔极为自然。宋。陆游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诗:「巴东诗句澶州策,信手拈来尽可惊。」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
《国语辞典》:破坏射击(破坏射击)  拼音:pò huài shè jí
一种从容而精确、以摧毁选定目标为目的之射击。通常此种目标为实质目标,此种射击需用弹著观测人员。除近距离射击外,需要较长时间及大量之弹药。
《国语辞典》:神色自得  拼音:shén sè zì dé
神态自然,从容安閒。唐。温庭筠〈乾𦠆子。权长孺〉:「长孺视之,忻然有喜色,如获千金之惠,涎流于吻,连撮啖之,神色自得,合坐惊异。」
《国语辞典》:甘死如饴(甘死如饴)  拼音:gān sǐ rú yí
形容从容就死、不怕死。《清史稿。卷三一一。任举传》:「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
《国语辞典》:扬扬自若(扬扬自若)  拼音:yáng yáng zì ruò
从容镇定的样子。明。胡广《文天祥从容就义》:「过市,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分类:从容镇定
《国语辞典》:悠然自适(悠然自适)  拼音:yōu rán zì shì
神态从容,心情閒适的样子。宋。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得屋优庇风雨,颓垣坏甃,悠然自适,读书旦暮不辍。」也作「悠然自得」。
《国语辞典》:不著急  拼音:bù zhāo jí
态度从容,不慌张。如:「难道你对这事一点儿也不著急吗?」
《国语辞典》:不荒不忙  拼音:bù huāng bù máng
形容人举止从容。《薛仁贵征辽事略》:「众人持剑,方欲向前,那妇人不荒不忙,著手指定。」也作「不慌不忙」。
分类:举止从容
《国语辞典》:大大方方  拼音:dà da fāng fāng
形容态度自然从容。《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连问外面何人?他才大大方方的走了进来。」
《国语辞典》:慢慢儿(慢慢儿)  拼音:màn màn ér
缓慢、从容的样子。如:「遇到困难,她总是能慢慢儿想出解决之道。」
分类:缓慢从容
《漢語大詞典》:拱挹指麾
谓从容安舒,指挥若定。荀子·议兵:“ 汤 武 之诛 桀 紂 也,拱挹指麾,而彊曓之国莫不趋使。”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任将》:“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
分類:从容安舒
《漢語大詞典》:缓带轻裘(緩帶輕裘)
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 张彦 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國語辭典》:踌躇满志(躊躇滿志)  拼音:chóu chú mǎn zhì
自得的样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漢語大詞典》:绰有余暇(綽有餘暇)
同“ 绰有餘裕 ”。 形容态度从容。北史·魏收传:“ 愔 从容曰:‘我绰有餘暇,山立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