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8,分2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人当千
一切智人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人中尊
一角仙人
一万八千人
二人俱犯
七方便人
七种人
八人地
八大人觉
八大人觉经
十二法人
十八学人
佛类词典
一人作虚一人当千
一切智人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人中尊
一角仙人
一万八千人
二人俱犯
七方便人
七种人
八人地
八大人觉
八大人觉经
十二法人
十八学人
一人作虚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公案名。一人吐虚言,则万人相传为实也。空谷集云:「有僧问兴化存奘,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作虚,万人传实。」谓佛祖之大道,为言句思量所可及,一涉文字葛藤,则忽失真也。
(杂语)公案名。一人吐虚言,则万人相传为实也。空谷集云:「有僧问兴化存奘,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作虚,万人传实。」谓佛祖之大道,为言句思量所可及,一涉文字葛藤,则忽失真也。
一人当千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一人之力当千人。涅槃经二曰:「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杂语)以一人之力当千人。涅槃经二曰:「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
一切智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一切智藏条。智度论二曰:「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尊称,因佛是具足一切智的人。
(术语)同一切智藏条。智度论二曰:「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尊称,因佛是具足一切智的人。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一切人中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也。义释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毗卢遮那也。」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也。义释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毗卢遮那也。」
一角仙人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名独角仙人。过去久远之昔,于波罗奈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为名。及长修禅定。而得通力。因惑于名扇陀之淫女,遂失其通力,出山为国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释尊也。扇陀即今之耶输多罗女也。见智度论十七,经律异相三十九。
(人名)又名独角仙人。过去久远之昔,于波罗奈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为名。及长修禅定。而得通力。因惑于名扇陀之淫女,遂失其通力,出山为国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释尊也。扇陀即今之耶输多罗女也。见智度论十七,经律异相三十九。
一万八千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从劫初已来,恶王杀害亲父者,有一万八千人。此说出观无量寿经。
(杂语)谓从劫初已来,恶王杀害亲父者,有一万八千人。此说出观无量寿经。
二人俱犯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宗用语。藏通别三教之人为粗人,圆教之人为细人,在法华以前,以圆教之人与前三教之人俱住,皆为有过之人。以譬彼之圆教不若法华之圆也。释签一曰:「总结前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粗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名粗人。」
(术语)台宗用语。藏通别三教之人为粗人,圆教之人为细人,在法华以前,以圆教之人与前三教之人俱住,皆为有过之人。以譬彼之圆教不若法华之圆也。释签一曰:「总结前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粗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名粗人。」
七方便人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七方便之人也。(参见:七方便)
(杂名)七方便之人也。(参见:七方便)
七方便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小乘之七贤位也,是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参见:七贤)。【又】天台涉于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藏教之菩萨乘,通教之菩萨乘。别教之菩萨乘。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三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为七子,谓人天二乘三教菩萨。」第二为藏教之声缘二人,通教之声缘菩三人与别教之菩萨,圆教之菩萨也。是在断见思二惑上立之。见七帖见闻。
【佛学常见辞汇】
即小乘的三贤四善根。三贤是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四善根是暖、顶、忍、世第一法。
【佛学次第统编】
声闻修道之法,有七方便。天台四教仪集注云七方便,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
一、五停心 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
一、多贪者以不净观治之
二、多瞋者以慈悲观治之
三、多散者以数息观治之
四、愚痴者以因缘观治之
五、多障者以念佛观治之
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种妄心,故名五停心。
二、别相念 别,谓各别。相,谓行相。念,即观也。谓四念处。
一、观身不净
二、观受是苦
三、观心无常
四、观法无我
四种行相,各别不同,故名别相念。
三、总相念 总相者,以身受心法四种,一念俱观。如观身不净,则知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亦无我,故名总相念。
四、煖位 煖者从喻立名,以前别相总相念处,观于四谛之境,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犹如钻木求火,虽火未现先得煖气,故名煖位。
五、顶位 顶者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
六、忍位 忍者忍可也,谓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进善根,于四谛境,堪忍乐欲,故名忍位。
七、世第一位 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所至此,渐明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
【三藏法数】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者,以不净观治之。多瞋者,以慈悲观治之。多散者,以数息观治之。愚痴者,以因缘观治之。多障者,以念佛观治之。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种妄心,故名五停心。(因缘观者,谓观十二因缘也。)
〔二、别相念〕,别,谓各别。相,谓行相,念,即观也。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种行相,各别不同,故名别相念。
〔三、总相念〕,总相者,以身受心法,四种一念俱观。如观身不净,则知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亦无我,故名总相念。
〔四、煖位〕,煖者,从喻立名。以前别相、总相、念处观于四谛之境,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犹如钻木求火,火虽未现,先得煖气,故名煖位。(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相似解者,谓于真空之理,虽未真證,已有相似之解也。)
〔五、顶位〕,顶者,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
〔六、忍位〕,忍者,忍可也。谓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进善根,于四谛境,堪忍乐欲,故名忍位。
〔七、世第一位〕,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行,至此渐见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名数)小乘之七贤位也,是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参见:七贤)。【又】天台涉于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藏教之菩萨乘,通教之菩萨乘。别教之菩萨乘。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三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为七子,谓人天二乘三教菩萨。」第二为藏教之声缘二人,通教之声缘菩三人与别教之菩萨,圆教之菩萨也。是在断见思二惑上立之。见七帖见闻。
【佛学常见辞汇】
即小乘的三贤四善根。三贤是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四善根是暖、顶、忍、世第一法。
【佛学次第统编】
声闻修道之法,有七方便。天台四教仪集注云七方便,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
一、五停心 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
一、多贪者以不净观治之
二、多瞋者以慈悲观治之
三、多散者以数息观治之
四、愚痴者以因缘观治之
五、多障者以念佛观治之
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种妄心,故名五停心。
二、别相念 别,谓各别。相,谓行相。念,即观也。谓四念处。
一、观身不净
二、观受是苦
三、观心无常
四、观法无我
四种行相,各别不同,故名别相念。
三、总相念 总相者,以身受心法四种,一念俱观。如观身不净,则知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亦无我,故名总相念。
四、煖位 煖者从喻立名,以前别相总相念处,观于四谛之境,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犹如钻木求火,虽火未现先得煖气,故名煖位。
五、顶位 顶者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
六、忍位 忍者忍可也,谓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进善根,于四谛境,堪忍乐欲,故名忍位。
七、世第一位 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所至此,渐明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
【三藏法数】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者,以不净观治之。多瞋者,以慈悲观治之。多散者,以数息观治之。愚痴者,以因缘观治之。多障者,以念佛观治之。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种妄心,故名五停心。(因缘观者,谓观十二因缘也。)
〔二、别相念〕,别,谓各别。相,谓行相,念,即观也。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种行相,各别不同,故名别相念。
〔三、总相念〕,总相者,以身受心法,四种一念俱观。如观身不净,则知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亦无我,故名总相念。
〔四、煖位〕,煖者,从喻立名。以前别相、总相、念处观于四谛之境,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犹如钻木求火,火虽未现,先得煖气,故名煖位。(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相似解者,谓于真空之理,虽未真證,已有相似之解也。)
〔五、顶位〕,顶者,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
〔六、忍位〕,忍者,忍可也。谓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进善根,于四谛境,堪忍乐欲,故名忍位。
〔七、世第一位〕,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行,至此渐见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七种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七众溺水)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恒河之恒,梵语又云殑伽,华言天堂来,谓此河从高流下也。入河者,既言出家,合云出河。而言入者,要于生死之中而求涅槃故也。七净花者,戒净花、心净花、见净花、断疑净花、分别净花、行净花、涅槃净花。以此七净花为因中之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一人,入水则没〕,此一种羸无势力,不习浮故,以喻一阐提也。阐提之人,亲近恶友,听受邪法;以恶业重故,又无信力,没生死河,不能得出。故云入水则没。(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由过去无宿善因,故譬羸劣无力;现在无信心,故譬不习浮。无善无信,则不能出于生死大河矣。)
〔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此一种以喻人天将进而退者也,为断善根没生死河,故云没;复能亲近善友,能生信心,虽没而出,故云还出。既得出已,又遇恶友,听受邪法,仍没生死大河,故云出已还没。
〔第三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此一种以喻内凡之人,发意欲度生死大河,由昔断善根,没生死河,故云没。今因亲近善友,能生信心,虽没而出,故云没已即出。复能坚持净戒,读诵书写解说经典,后證道果,故云出更不没。(内凡者,已入佛法名内,未登圣位名凡也。)
〔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此一种以喻四果之人,昔断善根,故云没。亲近善友,而得信心,故云出。由信心故,受持书写解说经典,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心不退转,故云住。證得四果,故云遍观四方。(四果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也。)
〔第五人,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此一种以喻缘觉之人,没出住等,义与前第四人同。言即去者,以其根利过于四果,心求前进,得證缘觉,无有退转,但能自度,不能度人,怖畏生死,故云即去也。
〔第六人,入已即去,浅处则住〕,此一种以喻菩萨,由利根故,坚住信心,而断诸烦恼也。言入已即去者,谓菩萨为度他故,虽入生死而不住于生死;浅处则住者,谓虽入生死,而又不为生死所溺也。
〔第七人,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离诸冤贼,受大快乐〕,此一种以喻佛也。由利根故,坚住信心,无有退转,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度生死大河,到于彼岸,而登涅槃大山,离诸烦恼冤贼,得大快乐也。
(名数)(参见:七众溺水)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师子吼菩萨问佛言: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何须更习八圣道耶?佛言:性虽本具,要须修习圣道,方见佛性。譬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或畏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河喻生死大河,浴喻出家受戒清净,贼喻烦恼,采花喻七净花以为其因,而求涅槃之果也。(八圣道,又云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恒河之恒,梵语又云殑伽,华言天堂来,谓此河从高流下也。入河者,既言出家,合云出河。而言入者,要于生死之中而求涅槃故也。七净花者,戒净花、心净花、见净花、断疑净花、分别净花、行净花、涅槃净花。以此七净花为因中之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一人,入水则没〕,此一种羸无势力,不习浮故,以喻一阐提也。阐提之人,亲近恶友,听受邪法;以恶业重故,又无信力,没生死河,不能得出。故云入水则没。(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由过去无宿善因,故譬羸劣无力;现在无信心,故譬不习浮。无善无信,则不能出于生死大河矣。)
〔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此一种以喻人天将进而退者也,为断善根没生死河,故云没;复能亲近善友,能生信心,虽没而出,故云还出。既得出已,又遇恶友,听受邪法,仍没生死大河,故云出已还没。
〔第三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此一种以喻内凡之人,发意欲度生死大河,由昔断善根,没生死河,故云没。今因亲近善友,能生信心,虽没而出,故云没已即出。复能坚持净戒,读诵书写解说经典,后證道果,故云出更不没。(内凡者,已入佛法名内,未登圣位名凡也。)
〔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此一种以喻四果之人,昔断善根,故云没。亲近善友,而得信心,故云出。由信心故,受持书写解说经典,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心不退转,故云住。證得四果,故云遍观四方。(四果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也。)
〔第五人,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此一种以喻缘觉之人,没出住等,义与前第四人同。言即去者,以其根利过于四果,心求前进,得證缘觉,无有退转,但能自度,不能度人,怖畏生死,故云即去也。
〔第六人,入已即去,浅处则住〕,此一种以喻菩萨,由利根故,坚住信心,而断诸烦恼也。言入已即去者,谓菩萨为度他故,虽入生死而不住于生死;浅处则住者,谓虽入生死,而又不为生死所溺也。
〔第七人,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离诸冤贼,受大快乐〕,此一种以喻佛也。由利根故,坚住信心,无有退转,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度生死大河,到于彼岸,而登涅槃大山,离诸烦恼冤贼,得大快乐也。
八人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大乘义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
【三藏法数】
谓三乘之人,体达三界见惑本空,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止观云:人者,忍也,故名八人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大乘义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
【三藏法数】
谓三乘之人,体达三界见惑本空,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止观云:人者,忍也,故名八人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
八大人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三藏法数】
(出佛遗教经论)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梁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谓人离众愦闹,閒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六、精进觉〕,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證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三藏法数】
(出佛遗教经论)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梁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谓人离众愦闹,閒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六、精进觉〕,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證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八大人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注,一卷。丁福保注。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注,一卷。丁福保注。
十二法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头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擞,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兰若处,二常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浆蜜浆,七著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名数)即头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擞,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兰若处,二常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浆蜜浆,七著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十八学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之十八有学也。(参见:有学)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證此果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三、二果向〕,二果,即斯陀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二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
〔四、二果〕,二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即證此果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五、三果向〕,三果即阿那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三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
〔六、三果〕,三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悉皆断尽,即證此果也。
〔七、四果向〕,四果即阿罗汉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四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八、随信行〕,随信行者,谓此人根钝,凭他所说起信修行,进趣于道也。
〔九、随法行〕,随法行者,谓此人根利,自以智力,随法修行,进趣于道也。
〔十、信解〕,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
〔十一、见得〕,见得者,谓此人根利,若见于法,即能得理也。
〔十二、家家〕,家家者,受生处不一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若断三四品,或于天中三二家受生,或于人中三二家受生,方得證第二斯陀含果也。
〔十三、无间〕,无间者,谓此人断欲界思惑八品,但有一品未断而命终者,尚有一生间隔;若不命终,遂断一品馀惑,则无生死间隔,而證第三阿那含果也。
〔十四、中般〕,中即中阴,般即般涅槃也。谓此人于欲界死已,未到色界,即于中间阴身,显发圣道,而般涅槃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
〔十五、生般〕,生般者,谓此人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便般涅槃也。
〔十六、有行般〕,有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欲界思惑俱尽,而般涅槃也。
〔十七、无行般〕,无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不加功用行,自然断除欲界烦恼馀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十八、上流般〕,流即流行之义。谓此人次第上行,色界诸天受生,而断欲界馀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名数)声闻乘之十八有学也。(参见:有学)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證此果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三、二果向〕,二果,即斯陀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二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
〔四、二果〕,二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即證此果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五、三果向〕,三果即阿那含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三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
〔六、三果〕,三果者,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悉皆断尽,即證此果也。
〔七、四果向〕,四果即阿罗汉所證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四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八、随信行〕,随信行者,谓此人根钝,凭他所说起信修行,进趣于道也。
〔九、随法行〕,随法行者,谓此人根利,自以智力,随法修行,进趣于道也。
〔十、信解〕,信解者,谓此人根钝,而有信心,起发真解也。
〔十一、见得〕,见得者,谓此人根利,若见于法,即能得理也。
〔十二、家家〕,家家者,受生处不一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若断三四品,或于天中三二家受生,或于人中三二家受生,方得證第二斯陀含果也。
〔十三、无间〕,无间者,谓此人断欲界思惑八品,但有一品未断而命终者,尚有一生间隔;若不命终,遂断一品馀惑,则无生死间隔,而證第三阿那含果也。
〔十四、中般〕,中即中阴,般即般涅槃也。谓此人于欲界死已,未到色界,即于中间阴身,显发圣道,而般涅槃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
〔十五、生般〕,生般者,谓此人从欲界命终,生于色界,便般涅槃也。
〔十六、有行般〕,有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欲界思惑俱尽,而般涅槃也。
〔十七、无行般〕,无行般者,谓此人生色界已,不加功用行,自然断除欲界烦恼馀之思惑,而般涅槃也。
〔十八、上流般〕,流即流行之义。谓此人次第上行,色界诸天受生,而断欲界馀之思惑,而般涅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