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七方便人之法而言,谓之人。就三草二木之喻而言,谓之华。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术语)就七方便人之法而言,谓之人。就三草二木之喻而言,谓之华。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人鸟
【佛学大辞典】
(杂名)人与鸟也。显密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杂名)人与鸟也。显密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人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号。言人中之尊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人尊说六度无极。」
(术语)佛之德号。言人中之尊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人尊说六度无极。」
人莽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摩娑)
(杂名)(参见:摩娑)
摩娑
【佛学大辞典】
(杂语)Ma%m%sa,又作莽娑。译曰肉。希麟音义五曰:「莽娑梵语也,此云是未坏人肉也。」梵语杂名曰:「肉么娑。」
(杂语)Ma%m%sa,又作莽娑。译曰肉。希麟音义五曰:「莽娑梵语也,此云是未坏人肉也。」梵语杂名曰:「肉么娑。」
人雄师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譬其之雄健也。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术语)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譬其之雄健也。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人道
【佛学大辞典】
(界名)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之道途,曰人道。业报差别经曰:「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妙行,故生人道。」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之一,即人的道途,也就是人间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人道苦乐相间,在因之时,能行五戒,作中品十善者,感此道生。有四洲、四轮及与十仙之分。盖就处言,则有四洲;就时言,则有四轮;就修言,别有十仙。
一、四洲 四洲中,论福报,北洲最胜,南洲最劣;论佛法,南洲最胜,北洲最劣。
一、北俱卢洲 亦云郁单越,此翻胜处,亦翻高上,比馀洲福最胜故。寿满千岁,无有中夭,不造十恶,命终必生天上。但以纯乐无苦,不畏无常,佛法所不能化,故为八难之一。
二、西牛货洲 梵语瞿耶尼。寿五百岁,然有中夭,佛法稍行。
三、东胜神洲 梵语弗于逮,此翻为胜,胜南洲故。寿二百五十岁,亦有中夭,馀同西洲。
四、南瞻部洲 瞻部亦云阎浮提,此翻胜金。寿无定限,劫初成时,寿无量岁。减劫极时,不满十岁。增劫极时,八万馀年。今时人寿不满百年,仍多中夭,故论果报,不及东洲,何况西北二洲。然有三事,尚胜诸天,何况北洲。一、能断淫,二、识念力,三、能精进,所以诸佛唯出南洲也。此洲之人,根性猛利,易坠易升。
二、四轮王 即转轮王,亦云转轮胜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也,即位时感得天之轮宝,转其轮宝,以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能飞行于空中,增劫至人寿八万岁以上出世,减劫由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时出世。其轮王与轮宝,各有金、银、铜、铁四种,次第领一、二、三、四之大洲,即金轮王四洲,银轮王东、西、南三洲,铜轮王东、南二洲,铁轮王南洲一洲也。
一、铁轮王 感得铁轮宝,统御南洲之圣王也。增劫至人寿二万岁出现,或减劫时,人寿八万岁以上出现。统御一洲,奋戈乃定,十善化世,使不起三品恶业。
二、铜轮王 感得铜轮之宝,而王二洲之圣王。又十住为铜轮位,统御东南二洲。震威乃服,亦以十善化世,功胜铁轮。
三、银轮王 感得银轮宝而王三洲之圣王。通使即服,亦以十善化世,功胜铜轮。
四、金轮王 感得金轮宝而王四洲。望风顺化,具足七宝千子,能使天下皆行十善,功德最大,犹胜银轮。
三、十仙 十仙虽离人世,不离人类。大佛顶经云:「复有行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一、地行仙 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二、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三、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四、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五、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六、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七、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八、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九、精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十、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是等皆于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大约此辈身见最重,纵令能舍虚名浮利,持戒摄心,不过欲固身形,贪图长寿而已。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岂知四大本非我身。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岂知缘影决非我心。虽获寿千万岁,何异圣人一弹指顷。所以随业升沉,毫忽不能违也。
【三藏法数】
人即四天下之人也。谓因行五常、五戒,复行中品十善,得生其中,是名人道。(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也。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三藏法数】
人者,忍也。谓能安忍世间苦乐之境也。又仁也,如梵摩喻经云:清信善人,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之人,言不欺诳;忠孝之人,不嗜醉酒。盖天地所生,惟人为贵,由习善行,报感此身,是为人道。
【三藏法数】
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界名)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之道途,曰人道。业报差别经曰:「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妙行,故生人道。」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之一,即人的道途,也就是人间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人道苦乐相间,在因之时,能行五戒,作中品十善者,感此道生。有四洲、四轮及与十仙之分。盖就处言,则有四洲;就时言,则有四轮;就修言,别有十仙。
一、四洲 四洲中,论福报,北洲最胜,南洲最劣;论佛法,南洲最胜,北洲最劣。
一、北俱卢洲 亦云郁单越,此翻胜处,亦翻高上,比馀洲福最胜故。寿满千岁,无有中夭,不造十恶,命终必生天上。但以纯乐无苦,不畏无常,佛法所不能化,故为八难之一。
二、西牛货洲 梵语瞿耶尼。寿五百岁,然有中夭,佛法稍行。
三、东胜神洲 梵语弗于逮,此翻为胜,胜南洲故。寿二百五十岁,亦有中夭,馀同西洲。
四、南瞻部洲 瞻部亦云阎浮提,此翻胜金。寿无定限,劫初成时,寿无量岁。减劫极时,不满十岁。增劫极时,八万馀年。今时人寿不满百年,仍多中夭,故论果报,不及东洲,何况西北二洲。然有三事,尚胜诸天,何况北洲。一、能断淫,二、识念力,三、能精进,所以诸佛唯出南洲也。此洲之人,根性猛利,易坠易升。
二、四轮王 即转轮王,亦云转轮胜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也,即位时感得天之轮宝,转其轮宝,以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能飞行于空中,增劫至人寿八万岁以上出世,减劫由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时出世。其轮王与轮宝,各有金、银、铜、铁四种,次第领一、二、三、四之大洲,即金轮王四洲,银轮王东、西、南三洲,铜轮王东、南二洲,铁轮王南洲一洲也。
一、铁轮王 感得铁轮宝,统御南洲之圣王也。增劫至人寿二万岁出现,或减劫时,人寿八万岁以上出现。统御一洲,奋戈乃定,十善化世,使不起三品恶业。
二、铜轮王 感得铜轮之宝,而王二洲之圣王。又十住为铜轮位,统御东南二洲。震威乃服,亦以十善化世,功胜铁轮。
三、银轮王 感得银轮宝而王三洲之圣王。通使即服,亦以十善化世,功胜铜轮。
四、金轮王 感得金轮宝而王四洲。望风顺化,具足七宝千子,能使天下皆行十善,功德最大,犹胜银轮。
三、十仙 十仙虽离人世,不离人类。大佛顶经云:「复有行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一、地行仙 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二、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三、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四、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五、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六、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七、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八、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九、精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十、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是等皆于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大约此辈身见最重,纵令能舍虚名浮利,持戒摄心,不过欲固身形,贪图长寿而已。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岂知四大本非我身。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岂知缘影决非我心。虽获寿千万岁,何异圣人一弹指顷。所以随业升沉,毫忽不能违也。
【三藏法数】
人即四天下之人也。谓因行五常、五戒,复行中品十善,得生其中,是名人道。(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也。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三藏法数】
人者,忍也。谓能安忍世间苦乐之境也。又仁也,如梵摩喻经云:清信善人,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之人,言不欺诳;忠孝之人,不嗜醉酒。盖天地所生,惟人为贵,由习善行,报感此身,是为人道。
【三藏法数】
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人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
(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
人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林之树也。(参见:人林)
(术语)人林之树也。(参见:人林)
人林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人树之林也。阿毗昙论一曰:「人林果形如人。」
(杂语)人树之林也。阿毗昙论一曰:「人林果形如人。」
人头幢
【佛学大辞典】
(物名)梵云坛荼Danda,幢上置人头者,琰摩王之三摩耶形也。(参见:檀挐印)
(物名)梵云坛荼Danda,幢上置人头者,琰摩王之三摩耶形也。(参见:檀挐印)
人宝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为人中之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熟闻人宝不敬承。」注云:「肇曰: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天人者岂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术语)佛为人中之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熟闻人宝不敬承。」注云:「肇曰: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天人者岂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人药王子
【佛学大辞典】
(本生)昔阎浮提摩醯斯那王时,夫人生一子,诸病人触之即瘉,故字曰人药。如是千岁中治病。后命终。碎其死骨涂身则瘥。人药王子即今之释迦佛是也。见菩萨藏经下,经律异相三十二。
(本生)昔阎浮提摩醯斯那王时,夫人生一子,诸病人触之即瘉,故字曰人药。如是千岁中治病。后命终。碎其死骨涂身则瘥。人药王子即今之释迦佛是也。见菩萨藏经下,经律异相三十二。
三十二大人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十二相)
(名数)(参见: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膊,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参见:三字部三十二相)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足安平相 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
二、千辐轮相 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 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馀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 谓手足极妙柔软,胜馀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 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 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 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
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 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 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 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 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 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 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 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
十九、身如师子相 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 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 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 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 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 谓两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 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三十二、顶肉髻相 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膊,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参见:三字部三十二相)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足安平相 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
二、千辐轮相 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 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馀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 谓手足极妙柔软,胜馀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 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 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 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
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 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 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 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 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 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 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 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
十九、身如师子相 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 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 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 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 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 谓两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 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三十二、顶肉髻相 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三夫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三为摩奴舍。十二持经与五梦经说同。
(杂语)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三为摩奴舍。十二持经与五梦经说同。
三病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谤大乘等三难治病之人也。(参见:三病)
(名数)谤大乘等三难治病之人也。(参见:三病)
三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贪病,修不净观可治。二、瞋病,修慈悲观可治。三、痴病,修因缘观可治。见涅槃经三十九。【又】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是为无佛性。此为难治之三病。见涅槃经十一。
【佛学常见辞汇】
1。贪病、瞋病、痴病。贪病是贪心的毛病,修不净观可冶;瞋病是瞋恚的毛病,修慈悲观可治;痴病是愚痴的毛病,修因缘观可治。2。谤大乘、五逆罪、一阐提。这是属于难治的三病。
(名数)一、贪病,修不净观可治。二、瞋病,修慈悲观可治。三、痴病,修因缘观可治。见涅槃经三十九。【又】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是为无佛性。此为难治之三病。见涅槃经十一。
【佛学常见辞汇】
1。贪病、瞋病、痴病。贪病是贪心的毛病,修不净观可冶;瞋病是瞋恚的毛病,修慈悲观可治;痴病是愚痴的毛病,修因缘观可治。2。谤大乘、五逆罪、一阐提。这是属于难治的三病。
三十六部神王护三归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说灌顶经一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善男子女人等受三归者。」(参见:三十六部神)
(杂语)佛说灌顶经一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善男子女人等受三归者。」(参见:三十六部神)
三十六部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三、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译曰善见,主痈肿。六、弥栗头阿娄呵,译曰善供,主癫狂。七、弥栗头伽婆帝,译曰善舍,主愚痴。八、弥栗头悉抵哆,译曰善寂,主瞋恚。九、弥栗头菩提萨,译曰善觉,主淫欲。十、弥栗头提婆罗,译曰善天,主邪鬼。十一、弥栗头呵婆帝,译曰善住,主伤亡。十二、弥栗头不若罗,译曰善福,主冢墓。十三、弥栗头苾阇伽,译曰善术,主四方。十四、弥栗头迦隶婆,译曰善帝,主怨家。十五、弥栗头罗阇遮,译曰善主,主偷盗。十六、弥栗头须乾陀,译曰善香,主债主。十七、弥栗头檀那波,译曰善施,主劫贼。十八、弥栗头支多那。译曰善意,主疫毒。十九、弥栗头罗婆那,译曰善吉,主五温。二十、弥栗头钵婆驮,译曰善山,主蜚尸。廿一、弥栗头三摩提,译曰善调,主注连。廿二、弥栗头戾禘驮,译曰善备,主往复。廿三、弥栗头波利陀,译曰善敬,主相引。廿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净,主恶党。廿五、弥栗头度伽地,译曰善品,主蛊毒。廿六、弥栗头毗梨驮,译曰善结,主恐怖。廿七、弥栗头支陀那,译曰善寿,主厄难。廿八、弥栗头伽林摩,译曰善逝,主产乳。廿九、弥栗头阿留伽,译曰善愿,主县官。三十、弥栗头阇利驮,译曰善固,主口舌。三十一、弥栗头阿伽驮,译曰善照,主忧恼。三十二、弥栗头阿诃婆,译曰善生,主不安。三十三、弥栗头婆和逻,译曰善思,主百怪。三十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藏,主嫉妒。三十五、弥栗头固陀那,译曰善音,主咒咀。三十六、弥栗头韦陀罗,译曰善妙,主厌祷。经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男子女人等辈受三归者,当书神王名字带在身上,行来出入无所畏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准大灌顶经,一归十二天神,总三十六神。」
(名数)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三、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译曰善见,主痈肿。六、弥栗头阿娄呵,译曰善供,主癫狂。七、弥栗头伽婆帝,译曰善舍,主愚痴。八、弥栗头悉抵哆,译曰善寂,主瞋恚。九、弥栗头菩提萨,译曰善觉,主淫欲。十、弥栗头提婆罗,译曰善天,主邪鬼。十一、弥栗头呵婆帝,译曰善住,主伤亡。十二、弥栗头不若罗,译曰善福,主冢墓。十三、弥栗头苾阇伽,译曰善术,主四方。十四、弥栗头迦隶婆,译曰善帝,主怨家。十五、弥栗头罗阇遮,译曰善主,主偷盗。十六、弥栗头须乾陀,译曰善香,主债主。十七、弥栗头檀那波,译曰善施,主劫贼。十八、弥栗头支多那。译曰善意,主疫毒。十九、弥栗头罗婆那,译曰善吉,主五温。二十、弥栗头钵婆驮,译曰善山,主蜚尸。廿一、弥栗头三摩提,译曰善调,主注连。廿二、弥栗头戾禘驮,译曰善备,主往复。廿三、弥栗头波利陀,译曰善敬,主相引。廿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净,主恶党。廿五、弥栗头度伽地,译曰善品,主蛊毒。廿六、弥栗头毗梨驮,译曰善结,主恐怖。廿七、弥栗头支陀那,译曰善寿,主厄难。廿八、弥栗头伽林摩,译曰善逝,主产乳。廿九、弥栗头阿留伽,译曰善愿,主县官。三十、弥栗头阇利驮,译曰善固,主口舌。三十一、弥栗头阿伽驮,译曰善照,主忧恼。三十二、弥栗头阿诃婆,译曰善生,主不安。三十三、弥栗头婆和逻,译曰善思,主百怪。三十四、弥栗头波利那,译曰善藏,主嫉妒。三十五、弥栗头固陀那,译曰善音,主咒咀。三十六、弥栗头韦陀罗,译曰善妙,主厌祷。经曰:「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男子女人等辈受三归者,当书神王名字带在身上,行来出入无所畏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准大灌顶经,一归十二天神,总三十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