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奸慝
豪强
杞人
贤德
传人
俊良
倾危
同坐
功劳
流散
长材
颠危
寒苦
健步
金络
《國語辭典》:奸慝  拼音:jiān tè
1.邪恶。《明史。卷二五八。姜埰传》:「士子作文,高谈孝悌仁义,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也作「奸慝」。
2.邪恶之人。唐。陈子昂 祃牙文:「奸慝窃命,戎夷不龚,则必肆诸市朝。」也作「奸慝」。
《國語辭典》:奸慝(姦慝)  拼音:jiān tè
1.邪恶。《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有失,辄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考竟。」也作「奸慝」。
2.邪恶的人。《书经。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国语。鲁语下》:「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也作「奸慝」。
《國語辭典》:豪强(豪強)  拼音:háo qiáng
强横而有权势的人。汉。赵壹〈刺世疾邪赋〉:「妪𡟥名势,抚拍豪强。」也作「强豪」。
《漢語大詞典》:杞人
借指无端忧虑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难怪你为国惊,代主疑,俺这杞人也不住忧天坠。”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三:“思穷忽大笑,此忧真杞人。”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持保教论者,勿以我为杞人也。”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贤德(賢德)  拼音:xián dé
良善的品行。《易经。渐卦。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舜王治世,举八元、八恺,共十六个才子,是有贤德名望的人。」
《國語辭典》:传人(傳人)  拼音:chuán rén
1.叫人,召唤人。《红楼梦》第七一回:「我们只管看屋子,不管传人。姑娘要传人,再派传人的去。」
2.传授给他人,多指特殊技艺而言。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凡有能此者,皆悉剖腹藏珠,务求自秘,谓此法无人授我,我岂独肯传人?」
3.继承衣钵的人。如:「他常自称是龙虎山张天师的嫡系传人。」
《漢語大詞典》:俊良
(1).指才能出众的人。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五道》:“下明詔以开不讳之门,设匭函以广言者之路,復转对以採搢绅之议,立制策以待儁良之言者,意在兹乎?”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昔我神考,收擢儁良,寘于丞弼。”
(2).指良马。后汉书·马融传:“清氛埃,埽野场,誓六师,搜儁良。” 李贤 注:“儁良,马之善者。”
《國語辭典》:倾危(傾危)  拼音:qīng wéi
1.险诈。《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唐。孔颖达。正义:「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史记。卷七○。张仪列传》:「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2.倾斜欲倒。如:「火灾现场,断垣倾危,满目疮痍。」《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吴孙权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有鹊巢其帆樯。和故宫僚闻之,皆忧惨,以为樯末倾危,非久安之象。」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3.国势不安,有灭亡的危险。《周书。卷一五。列传。于谨》:「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國語辭典》:同坐  拼音:tóng zuò
1.同席而坐。《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爰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以同坐哉!」《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也合他认识,拉来同坐。」
2.同罪连坐。《孔子家语。卷九。正论》:「三奸同坐,施生戮死可也。」
《國語辭典》:功劳(功勞)  拼音:gōng láo
功绩勋劳。《荀子。王制》:「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儒林外史》第四○回:「但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劳,限于资格,料是不能载入史册的了。」
《國語辭典》:流散  拼音:liú sàn
流离分散。《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米谷荒贵,民或流散。」
《國語辭典》:长材(長材)  拼音:cháng cái
1.品质优良的木材。唐。上官逊〈松柏有心赋〉:「至若大厦方构,长材是求。」
2.比喻有特殊才能的人。《晋书。卷六二。刘琨传》:「时称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刘舆长才,裴邈清才。」
《漢語大詞典》:颠危(顛危)
(1).倾侧翻转。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 ,俄復旧”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戏於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 宋 范仲淹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黿出没多。”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2).覆灭。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3).颠困艰危。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遣遁》:“遭穷困,遇颠危, 楚 囚般,相向啼。”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畸形的社会组织,因经济基础的动摇,尤其颠危簸荡,紊乱不堪。”
(4).指陷于颠困艰危境遇的人。 前蜀 杜光庭 《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砥礪戈矛,申严号令,佇行弔伐,以拯颠危。” 明 屠隆 《綵毫记·救主出围》:“似 蜀 将单出重围,如入无人地。特赤手,救颠危,拔宝剑 丰城 狱底。”
《國語辭典》:寒苦  拼音:hán kǔ
1.寒冻困苦。《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土地寒苦,汉马不能冬。」
2.贫寒清苦。《晋书。卷七○。甘卓传》:「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
《國語辭典》:健步  拼音:jiàn bù
1.善于行走,脚步快而有力的人。《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毋丘俭作乱,遣健步赍书,欲疑惑大众。」
2.步行快而有力。唐。杜甫〈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漢語大詞典》:金络(金絡)
(1).即金络头。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玉羈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唐 胡曾 《寒食都门作》诗:“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颜人折路傍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金络玉衔嘶马,繫向緑杨阴下。”参见“ 金络头 ”。
(2).借指良马。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络。”
(3).借指骑马的人。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二:“金络擎鵰去,鸞环拾翠来。”
《漢語大詞典》:金络头(金絡頭)
金饰的马笼头。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 唐 元稹 《哀病骢呈致用》诗:“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