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妄庸
畸人
时才
乡老
异才
望实
寡昧
一坐
豪侠
流徙
双璧
斗极
秋实
奥学
游学
《漢語大詞典》:妄庸
(1).平庸凡劣。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人谓 魏勃 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 司马贞 索隐:“妄庸,谓凡妄庸劣之人也。”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 稹 获陪侍道途,不以妄庸,语及章句。” 宋 朱熹 《辞免召命状》:“自揣妄庸,莫胜负荷,俯仰跼蹐,慙惧已深。”
(2).指凡庸妄为的人。 宋 苏轼 《谢失觉察妖贼放罪表》:“下不能以刑齐物,消姦宄於未萌,致使妄庸,敢图僭逆。”
《國語辭典》:畸人  拼音:jī rén
奇异而不合时俗的人。《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红楼梦》第六三回:「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
《漢語大詞典》:时才(時才)
(1).治世的才干。 宋 欧阳修 《荐王安石吕公著札子》:“ 安石 久更吏事,兼有时才。” 宋 王安石 《冲卿席上》诗:“嗟予乏时才,始愿乃丘壑。”
(2).指当时有才干的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
《國語辭典》:乡老(鄉老)  拼音:xiāng lǎo
1.职官名:(1)周朝设置,由三公兼任。(2)汉制每乡置三老一人,负责教化乡人。也称为「乡耆」。
2.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红楼梦》第六○回:「这是他们哄你这乡老呢!这不是硝,这是茉莉粉。」
3.称乡中长老。如:「乡老的经验丰富,咱们还是听他的吧!」
《國語辭典》:异才(異才)  拼音:yì cái
杰出的才能。《后汉书。卷七○。孔融传》:「融幼有异才。」《三国演义》第四○回:「此子有异才,吾不如也。」
《漢語大詞典》:望实(望實)
(1).名声和实际;威望和实力。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时 亮 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南朝 梁 江淹 《王仆射加兵诏》:“宜增威饰,以崇望实。” 宋 苏轼 《平王论》:“且北寇方强,一旦示弱,窜於蛮 越 ,望实皆丧矣。” 梁启超 《尧舜为中国中央君权滥觞考》:“大抵於同宗族之中,择其最贤明有望实者而立之。”
(2).指名实相副的人。 晋 裴启 语林:“ 苏峻 新平, 温 庾 诸公以朝庭初復,京兆宜得望实,唯 孔君平 可以处之。”晋书·桓彝传:“ 丹杨 尹 温嶠 上言:‘ 宜城 阻带山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 桓彝 可充其选。’”
《漢語大詞典》:寡昧
(1).谓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臣既寡昧,识无光远,景命虽降,不敢仰承,乞收成旨,以允愚衷。”《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 章炳麟 编《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其有壮士,寡昧不学,宜以此善道之,使知宗教殊途,初无邪正,黄白异种,互为商旅,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当兼包并容。”
(2).指寡昧的人。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不自圣贤询於寡昧,延见田里之士,究观文武之宜。”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良儔秉高谊,寡昧岂见忘!”
《漢語大詞典》:一坐
(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 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
(2).指全部在座的人。史记·孝武本纪:“ 少君 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 武安侯 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 少君 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 师道 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月为天上月’,未有对。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因请其对。 大年 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3).一个座位。晋书·礼志上:“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坐而已。”宋史·礼志二:“帝坐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
《國語辭典》:豪侠(豪俠)  拼音:háo xiá
1.豪放勇敢而有义气。《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
2.有胆识才能而行侠仗义的人。《宋史。卷二七三。杨美传》:「美状貌雄伟,武力绝人,以豪侠自任。」
《國語辭典》:流徙  拼音:liú xǐ
1.流离迁徙,生活不安定。《管子。侈靡》:「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山东水旱,贫民流徙。」
2.流放、放逐。《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流徙者使还故郡,没入者免为庶民。」《清史稿。卷二六三。列传。朱之弼》:「世祖恶贪吏,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徙。」
《漢語大詞典》:双璧(雙璧)
(1).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掷三钱。”
(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 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陈银儿》:“ 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
《國語辭典》:斗极(斗極)  拼音:dǒu jí
1.北斗七星的别称。参见「北斗七星」条。
2.代称有道者。如:「瞻仰斗极,殊切依驰。」
《漢語大詞典》:秋实(秋實)
(1).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管子·国蓄:“春赋以歛繒帛,夏贷以收秋实。” 汉 王充 论衡·异虚:“见春之微叶,知夏之有茎叶,覩秋之零实,知冬之枯萃,桑穀之生,其犹春叶秋实也。” 宋 梅尧臣 《凝碧堂》诗:“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七:“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2).比喻人的德行成就。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採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励行,秋实也。”
(3).喻指有德行的人。晋书·应詹传:“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
《漢語大詞典》:奥学(奥學)
(1).高深的学问。 唐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高文出《骚》,奥学穷讨賾。”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雄词冠於一时,奥学穷乎千古,图书兼蓄,精博两全。”宋史·田锡王禹偁等传论:“ 禹偁 制戎之策,厥后果符其言,而醇文奥学,为世宗仰。”
(2).指学识渊深的人。旧唐书·郑覃传:“经籍错讹,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準 后汉 故事,勒石於太学。”
《國語辭典》:游学(游學)  拼音:yóu xué
1.周游各地以讲学。《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2.离家至外地求学。《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自游学十年乃归乡里。」也作「游学」。
3.受学。《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赞曰》:「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國語辭典》:游学(遊學)  拼音:yóu xué
1.到远处或国外求学。《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因他家道殷富,父母钟爱,把他纵容得志气极高,向父母要了些银子,到上海游学。」也作「游学」。
2.从事学习。《汉书。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传。史丹》:「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