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流移
白刃
异物
积年
名德
七闽
相者
逸民
名公
高贤
当行
青衣
义勇
奸宄
高尚
《國語辭典》:流移  拼音:liú yí
流亡转徙。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晋氏多难,灾屯流移。」《三国演义》第六回:「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
《國語辭典》:白刃  拼音:bái rèn
雪亮的利刃。亦泛指刀剑。《礼记。中庸》:「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列传》:「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
《國語辭典》:异物(異物)  拼音:yì wù
1.奇特难见的东西。《书经。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红楼梦》第二六回:「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
2.妖魔鬼怪类。《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彼虽异物,情亦犹人。」
3.死亡的人。唐。孟浩然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诗:「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4.非生物体本身具有,而是由外界进入身体内部的东西。如掉进眼中的沙子。
《國語辭典》:积年(積年)  拼音:jī nián
1.多年。《列子。周穆王》:「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又将凤姐素日之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他。」
2.资格老、有经验的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三回:「那老者也是个积年,相见四位,各行一个相见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主人是个积年,看出文若虚不快活的意思来,不好说破,虚劝了他几杯酒。」
《漢語大詞典》:名德
(1).名望与德行。后汉书·黄琬传:“ 卓 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大觉寺:“名德大僧,寂以遣烦。”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四:“抑春秋之义,责备於贤者。如 魏公 名德之重,盖可以责备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叙》:“或藉阶经术,致身卿相,非其名德之无偶,则必世主之非圣。”
(2).指有名望德行的人。旧唐书·昭宗纪:“ 关东 藩镇,请除用朝廷名德为节度观察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抄·经》:“先生但问 吴中 旧事与 吴中 昔日名德,絶口不及讲学。”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祐党籍碑融县重刻本》:“ 梁 勒碑而止为 珪 一人翻案,何以解於其餘诸名德乎?”
《漢語大詞典》:七闽(七閩)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國語辭典》:相者  拼音:xiàng zhě
1.引导宾客,传达命令,赞助行礼的人。《礼记。杂记上》:「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
2.旧指以相术为职业的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相者见后惊曰:『此成汤之法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有故家子,日者推其命大贵,相者亦云大贵。」
《國語辭典》:逸民  拼音:yì mín
节行超俗,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金。刘著 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
《漢語大詞典》:名公
(1).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宋书·谢景仁传:“ 高祖 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羣寇疑。”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婚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2).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你敢在 凤四哥 的肾囊上踢一下,我就服你是真名公。”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 上海 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
《國語辭典》:高贤(高賢)  拼音:gāo xián
对贤明才智者的尊称。《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國語辭典》:当行(當行)  拼音:dāng háng
1.内行、同行。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谁著你烧窑人不卖当行货,倒学那打劫的偻儸。」《金瓶梅》第九一回:「使玳安儿叫薛嫂儿见陶妈妈,道了万福。当行见当行,拿著帖儿,出离西门庆家门,往县中回衙内话去。」
2.一种替官厅当差的行业。旧时官厅需要物件勒令商民承办,这种承办店铺,称为「当行」。《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当行,凡是官府送那乡宦举人的牌匾,衙门里面做甚么断间板槅,提学按临棚里铺的地平板,出决重囚,木驴桩橛,这都是棺材铺里备办。」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國語辭典》:义勇(義勇)  拼音:yì yǒng
1.见义勇为。《汉书。卷七○。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
2.宋代兵制,选民为兵称为「义勇」。《宋史。卷一九○。兵志四》:「庆历二年,籍河北强壮,得二十九万五千,拣十之七为义勇,且籍民丁以补其不足。」
《國語辭典》:奸宄  拼音:jiān guǐ
1.犯法作乱。《明史。卷二七四。高弘图传》:「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脱罪侥倖。」也作「奸宄」。
2.犯法作乱的人。《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盘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义务。」也作「奸宄」。
《國語辭典》:奸宄(姦宄)  拼音:jiān guǐ
1.犯法作乱。《书经。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珠利耶国》:「气序温暑,风俗奸宄。」也作「奸宄」。
2.犯法作乱的人。《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也作「奸宄」。
《國語辭典》:高尚  拼音:gāo shàng
1.清高。《易经。蛊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2.清雅不俗。如:「他的谈吐高尚大方。」
3.指品味、款式与质地均佳。如:「高尚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