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无信不立(无信不立)  拼音:wú xìn bù lì
原指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后泛指人没有信用就无法立身。《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国语辞典》:整躬率物  拼音:zhěng gōng shuài wù
整饬自己的言行仪态,以为部属或人民的表率。如:「领导人物,应该整躬率物,使部下衷心信服。」
《国语辞典》:著作自由  拼音:zhù zuò zì yóu
人民有以文字、图画等表示意见,发表著作而不受任何非法干涉的自由权。
《国语辞典》:直接民权(直接民权)  拼音:zhí jiē mín quán
人民以集会或总投票的方式,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的民权。此种真正而具体的民权可制裁议会的专恣,并防止代议制的流弊。
《国语辞典》:直接政治  拼音:zhí jiē zhèng zhì
民主国家的人民不经过代表机关而直接参与政治,称为「直接政治」。如瑞士的政治制度。
《国语辞典》:政治责任(政治责任)  拼音:zhèng zhì zé rèn
一种民主政治的表徵,即政府对全国人民所应负的责任。如政府某些具体政策出现重大差失时,该管的部会首长会去职表示对政策失败的负责,这种辞职不论辞职者主观动机为何,在客观上都称为「政治责任」。
《国语辞典》:政治哲学(政治哲学)  拼音:zhèng zhì zhé xué
探索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权与自由、政体类型、权力关系、治理原则等等有关政治运作的系统性思想。
《国语辞典》:忧国爱民(忧国爱民)  拼音:yōu guó ài mín
忧虑国事,关爱人民。《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元史。卷四。世祖纪》:「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
《国语辞典》:于家为国(于家为国)  拼音:yú jiā wèi guó
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结勾他邦,可甚于家为国。咱人事要寻思,免劳后悔。」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据元帅济世才施宽厚,于家为国,端的是分破圣人忧。」
《国语辞典》:于民润国(于民润国)  拼音:yú mín rùn guó
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二折:「小生我贫居白屋,学浅才疏,艰辛陋巷,未遇皇宣,又不曾于民润国施功效,善机谋虎略龙韬。」
《国语辞典》:与民同乐(与民同乐)  拼音:yǔ mín tóng lè
和人民一同享乐。《孟子。梁惠王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也作「与民偕乐」。
《国语辞典》:与民同忧(与民同忧)  拼音:yǔ mín tóng yōu
和人民同担忧、共患难。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者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国语辞典》:与民偕乐(与民偕乐)  拼音:yǔ mín xié lè
和人民一同享乐。《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封神演义》第二回:「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也作「与民同乐」。
《国语辞典》:与民休息(与民休息)  拼音:yǔ mín xiū xí
给予人民调养生息,振兴生计。《汉书。卷七。昭帝纪》:「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
《国语辞典》:与民争利(与民争利)  拼音:yǔ mín zhēng lì
和人民互争利益。如:「政府为了各项建设,财源的开拓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处处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