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民间团体(民间团体)  拼音:mín jiān tuán tǐ
人民基于志趣、信仰、理念、地缘、血缘、职业相同等而组成之非官方团体。
《国语辞典》:民力凋弊  拼音:mín lì diāo bì
人民生活困穷。汉。荀悦《前汉纪。武帝纪四》:「当武帝之世,赋役烦众,民力凋弊。」也作「民生彫敝」。
《国语辞典》:民穷财匮(民穷财匮)  拼音:mín qióng cái kuì
人民困穷,财物匮乏。《清史稿。卷四五四。长庚传》:「当此民穷财匮之时,尤不可轻战。」也作「民穷财尽」。
《国语辞典》:民权运动(民权运动)  拼音:mín quán yùn dòng
人民为争取应有的权利而发起的运动,其诉求强调人人平等的政治权利应由法律所保障。尤指西元19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该运动影响甚钜,日后世界各地的民权运动,从政治平权到性别平权、经济、族群与文化等各种权利的争取,皆受其启发。
《国语辞典》:民生凋敝  拼音:mín shēng diāo bì
人民的生活困苦。如:「这座城市在几经战乱后,民生凋敝,百废待举。」《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东南久罹兵革,民生凋敝,吾甚悯之。」
《国语辞典》:民生彫敝  拼音:mín shēng diāo bì
人民生活困穷。《清史稿。卷二三七。洪承畴传》:「目击民生彫敝及土司降卒,尚怀观望。」也作「民力凋弊」。
《国语辞典》:民生涂炭(民生涂炭)  拼音:mín shēng tú tàn
形容人民生活疾苦。元。郑光祖《伊尹耕莘。楔子》:「不脩德政,暴戾顽狠,诸侯多叛,至于禽鸟走兽不安,民生涂炭。」也作「生灵涂炭」。
《国语辞典》:民生问题(民生问题)  拼音:mín shēng wèn tí
1.有关人民生活、国民生计的问题。如:「民生问题是各民主国家首要解决的事。」
2.谑称吃饭一事。如:「老王!下班了,要到那里去解决民生问题?」
《国语辞典》:舍本事末  拼音:shě běn shì mò
古以农业为本,商贾为末流。舍本事末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商贾。亦用以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也作「逐末舍本」、「舍本问末」、「舍本逐末」、「损本逐末」。
《国语辞典》:社会建设(社会建设)  拼音:shè huì jiàn shè
泛指不属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国防而与人民生活福利有关的社会性建设。
《国语辞典》:社会福利(社会福利)  拼音:shè huì fú lì
政府或民间机构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提供的社会支持或服务措施,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津贴等。
《国语辞典》:生灵涂地(生灵涂地)  拼音:shēng líng tú dì
形容人民生活于极端艰苦的困境。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也作「生灵涂炭」。
《国语辞典》:生事扰民(生事扰民)  拼音:shēng shì rǎo mín
制造事端,骚扰人民。《隋唐演义》第七八回:「那班倚势作威的小人,都要生事扰民。」
《国语辞典》:神怒民痛  拼音:shén nù mín tòng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也作「神怒民怨」、「神怒人怨」。
《国语辞典》:神怒民怨  拼音:shén nù mín yuàn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兴,实起于楚。」也作「神怒民痛」、「神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