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0,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国花
氓隶
全民
司地
暴政
宁民
蝥贼
牖民
史诗
遐氓
民行
跳月
民声
民灵
大司徒
《國語辭典》:国花(國花)  拼音:guó huā
代表国家的花朵。可以显示国性,凸显民族精神,如我国的梅花、英国的蔷薇、法国的百合等。
《國語辭典》:氓隶(氓隸)  拼音:máng lì
百姓。也作「萌隶」。
《國語辭典》:全民  拼音:quán mín
全体人民。如:「维护社会安全,打击犯罪,须赖全民共同参与。」
《漢語大詞典》:司地
掌管有关土地人民的事务。国语·楚语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使復旧常,无相侵瀆,是谓絶地天通。” 韦昭 注:“司,主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我大 周 之创业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
《國語辭典》:暴政  拼音:bào zhèng
专制暴虐的统治。如:「暴君必灭,暴政必亡。」《礼记。儒行》:「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漢語大詞典》:宁民(寧民)
安民,使人民安定。语出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淮南子·泰族训》:“故为治之本,务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宋书·武帝纪中:“民怀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暇给,是以寧民绥治,犹有未遑。”
《國語辭典》:蝥贼(蝥賊)  拼音:máo zé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也作「蟊贼」。
《國語辭典》:牖民  拼音:yǒu mín
开通民智。《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國語辭典》:史诗(史詩)  拼音:shǐ shī
以叙述历史或当代人物事件为内容的诗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西洋荷马的〈伊利亚德〉、〈奥德赛〉等,均属此类体裁。也称为「叙事诗」。
《漢語大詞典》:遐氓
边远地区的人民。 唐 于邵 《唐检校右散骑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序》:“利泽施於裔土,美化被乎遐甿。” 宋 范成大 《晓出北郊》诗:“遐甿病瘠土,不肯昏作劳。”
《漢語大詞典》:民行
人民的行为。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晏子春秋·问下二五:“政教错,而民行有伦矣。”
分類:民行人民
《國語辭典》:跳月  拼音:tiào yuè
苗、彝族习俗。每年春季或节日庆典的夜晚,男女盛装歌舞庆祝,未婚者吃芦笙以和歌辞,于舞宴中择偶求婚,称为「跳月」。
《國語辭典》:民声(民聲)  拼音:mín shēng
1.人民的要求和愿望。《礼记。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2.人民的言论。即社会舆论。如:「民声沸腾」。
《漢語大詞典》:民灵(民靈)
(1).人和神。《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民灵騫都野,鳞翰耸渊丘。” 李周翰 注:“民灵,人神也。”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况称兵 江 汉 之上,图衅庙闕之下,恶炽罪盈,民灵所絶。”
(2).人民,民众。 宋 范仲淹 《新定感兴》诗之三:“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稀逢贤太守,多是謫官来。” 宋 沈遘 《贺冬表》诗之二:“天瑞来格,民灵乐胥。”
《國語辭典》:大司徒  拼音:dà sī tú
职官名。周代为掌教化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汉。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