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世德  拼音:shì dé
祖宗世代的德行。《诗经。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
《漢語大詞典》:应刘(應劉)
汉 末 建安 文人 应瑒 、 刘桢 的并称。二人均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曰兴曰比,阶 应 刘 之閫奥;或草或真,藏 钟 张 之筋骨。”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知君最爱 应 刘 赋,更向 西园 一寄声。”
《國語辭典》:丙魏  拼音:bǐng wèi
汉宣帝时,丙吉与魏相并为名臣,世称「丙魏」。
《漢語大詞典》:贾马(賈馬)
汉 贾谊 、 司马相如 的并称。二人均以辞赋著名。晋书·文苑传序:“自时已降,轨躅同趋, 西都 贾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俱标称首,咸推雄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 荀 宋 表之於前, 贾 马 继之於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他曾笑 孙 庞 真下愚,若是论 贾 马 非英物。”
《漢語大詞典》:黄柳
(1).初吐叶的柳树。因其叶呈鹅黄色,故称。 唐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仇兆鳌 注引 顾宸之 曰:“柳始生嫩蕊,其色黄,故曰黄柳。” 唐 白居易 《巴水》诗:“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元 杨维桢 《赋春梦婆》诗:“黄柳城边风雨多,白头宫女有遗歌。”
(2). 元 代诗人 黄溍 、 柳贯 的并称。二人均为 金华 人,与 虞集 、 揭傒斯 齐名,时称儒林四杰。 清 顾嗣立 《读元史》诗之三:“后来 宋太史 ,犹承 黄 柳 诀。”
《國語辭典》:彭聃  拼音:péng dān
彭祖和老聃。皆为古代长寿之人。晋。嵇绍赠石季伦〉诗:「远希彭聃寿,虚心处冲默。」唐。柳宗元觉衰〉诗:「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沈。」
《漢語大詞典》:平陈(平陳)
指 汉 代的 平当 和 陈翁生 。两人均从 林尊 受《今文尚书》汉书·林尊传:“﹝ 林尊 ﹞事 欧阳高 ,为博士,论 石渠 。后至少府、太子太傅,授 平陵 平当 、 梁 陈翁生 。 当 至丞相,自有传。 翁生 信都 太傅,家世传业。由是 欧阳 有 平 陈 之学。”
分類:人均
《漢語大詞典》:申商
(1). 战国 时 申不害 与 商鞅 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鼂错 者, 潁川 人也。学 申 商 刑名於 軹 张恢先 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申 商 刀锯以制理, 鬼谷 唇吻以策勋。”
(2).指 申不害 、 商鞅 的学说。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太史公 曰: 贾生 、 鼂错 明 申 商 。”
《漢語大詞典》:管萧(管蕭)
管仲 和 萧何 的并称。两人均为历史上的名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新唐书·张文瓘传:“ 李勣 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 ( 张文瓘 字),今之 管 萧 ,吾所不及。’”
《漢語大詞典》:二阮
指 晋 阮籍 与侄 咸 。二人均为竹林七贤之一。 唐 皎然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诗:“道贤齐二 阮 ,俱向竹林归。” 明 何景明 《为陇州李举人寿其伯尚书公》诗:“竹林仲子追随地,二 阮 风流尚可攀。” 清 曹寅 《东署饮竹下喜上若自维扬耒》诗:“风流兼二 阮 ,秋被满书帷。”
《漢語大詞典》:颜冉(顔冉)
颜回 、 冉耕 的并称。二人均为 孔子 弟子,皆以德行著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颜 冉 龙翰凤雏, 曾 史 兰薰雪白。” 张铣 注:“虽行如 颜回 冉耕 ,德如 曾参 史鱼 ,终不云重也。” 前蜀 贯休 《上杭州令狐使君》诗:“ 颜 冉 德无邻,分忧 浙水 滨。”
《國語辭典》:旦望  拼音:dàn wàng
1.朔日及望日。《宋史。卷一○九。礼志十二》:「一遇旦望诸节序,下降香表,荐献行礼仪注。」
2.称周公旦与太公望。二人为周初功臣。《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成汤仗阿衡之佐,文、武凭旦、望之力。」
《漢語大詞典》:膺滂
东汉 李膺 、 范滂 的并称。两人均因党锢被害。后借用为遭受党祸的典实。 清 龚鼎孳 《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十年兰艾天难问,诸子 膺 滂 事可怜。” 清 陈维嵩 《沁园春·桐川杨竹如刺史招饮剧演党人碑即席有作》词:“叹家世 膺 滂 ,破巢剩垒;丹青 褒 鄂 ,硬箭强弓。”
《漢語大詞典》:张邴(張邴)
汉 张良 和 邴汉 的并称。二人均弃官归隐。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偶与 张邴 合,久欲还 东山 。”
《漢語大詞典》:罗赵(羅趙)
晋 罗暉 和 赵袭 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罗暉 、 赵袭 不详何许人,与 伯英 ( 张伯英 )同时见称 西州 ,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 伯英 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 崔 杜 不足,下方 罗 赵 有餘。”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减 钟 张 君自足,下方 罗 赵 我亦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