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4,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敌特
美工
粮长
领章
流量
全员
陪价
派饭
教员
捷讥
九介
火虞
科员
坑道
诱供
《漢語大詞典》:敌特(敵特)
敌方的特务人员。 李瑛 《一月的哀思》诗:“谁也数不清,你在敌特的枪口下,曾几度出生入死。”
《國語辭典》:美工  拼音:měi gōng
1.美术工作。如电影的美工,就包括布景的设计,道具、服装的设计和选择等。
2.担任美术工作的人。
《國語辭典》:粮长(糧長)  拼音:liáng zhǎng
职官名。明代所置乡官,掌管钱粮赋税的事务,多由富户充任。《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江西南昌进贤县,有一人姓张名权,其祖上原是富家,报充了个粮长。」
《國語辭典》:领章(領章)  拼音:lǐng zhāng
军人或某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别在衣领上的徽章。可用以表明兵种类别和阶级高下。
《國語辭典》:流量  拼音:liú liàng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某一截面的物理量,如液体流量等。
《漢語大詞典》:全员(全員)
全体人员。如:我们要努力抓好全员的培训,扩大技艺队伍。
分類:全体人员
《漢語大詞典》:陪价
随从人员。清史稿·礼志七:“千秋宴…… 嘉庆 初元再举,设宴 皇极殿 ,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邀赏者五千人。上自榑槐,下逮袀襏,以至 蒙 、 回 、 番部 、 朝鲜 、 安南 、 暹罗 、 廓尔喀 陪价,略其年甲,咸集丹墀,诚盛典也。”
《國語辭典》:派饭(派飯)  拼音:pài fàn
团体生活中酌量分配饭菜,称为「派饭」。如:「每位学员要轮流去派饭。」
《國語辭典》:教员(教員)  拼音:jiào yuán
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國語辭典》:捷讥(捷譏)  拼音:jié jī
1.职官名。古代军中的低级官员。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这里高声叫有贼,慌走到街里。又无一个巡军捷讥,著谁来共咱应对?」也称为「捷机」、「节级」。
2.古代杂剧或院本中的滑稽角色。明。朱有燉《复落娼》:「捷讥的办官员,穿靴戴帽,付净的取欢笑。」
《漢語大詞典》:九介
古代朝会大典客方所设的九个礼仪人员。古代主方的礼仪人员称“宾”,客方的礼仪人员称“介”。隋书·礼仪志三:“既至,大司空设九儐以致馆。 梁王 束帛乘马,设九介以待之,礼成而出。”参见“ 九宾 ”。
《國語辭典》:九宾(九賓)  拼音:jiǔ bīn
古代朝会大典设九宾,文献说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周礼。秋官。大行人》汉。郑玄。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裴骃集解引韦昭注:「九宾则周礼九仪。」(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刘昭注引薛综曰:「九宾谓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九种礼宾的官员。《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王先谦补注引刘攽:「宾,谓传摈之摈。九宾,摈者九人,掌胪句传。」(4)典礼宴会中陈设的文物。《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张守节正义引刘云:「设文物大备,即谓九宾。」
《國語辭典》:火虞  拼音:huǒ yú
伙计。《荡寇志》第八四回:「我来做挑担的火虞,你去递手本参谒。」
《國語辭典》:科员(科員)  拼音:kē yuán
行政机构中,科室的工作人员。如:「他目前虽然只是一名小科员,但能力过人,前途不可限量。」
《國語辭典》:坑道  拼音:kēng dào
地面以下的通道,有天然与人为两种。
《漢語大詞典》:诱供(誘供)
诱使刑事被告人或证人按侦查、审判人员的主观意图或推断进行供述。《人民日报》1980.7.21:“如果是指供、诱供,那同样是逼供信的违法行为,必须严禁。”